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1 16:04: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切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结肠息肉患者66例,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予以普通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血清Cor、ACTH、ATII、N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血清IL-1、IL-6、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可有效减轻肠息肉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与炎症反应,促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疗效良好,值得推荐。

关键词:结肠息肉;无痛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术;黏膜下注射

本文引用格式:王军生,王屹然.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189-190.

0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结肠镜检查进一步普及,结肠息肉已经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常为良性病变,有进一步发生恶性病的可能,多种原因形成,可能由于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结肠黏膜上皮及黏膜下腺体局部发生异常增生导致[1]。结肠息肉会导致患者排便困难、便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随着肠镜技术的发展,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成为治疗结肠息肉的主要手段[3]。研究发现,高频电凝切除术中注射肾上腺生理盐水有利于明显隔离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使得视野更清晰,有利于术者操作,同时对结肠息肉切除后电凝综合征具有保护作用[4,5]。因此,本研究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切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结肠息肉患者66例,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3)。纳入标准:(1)均经肠镜下检查证实,符合结肠息肉的诊断标准[6];(2)具有手术指征;(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症者;(2)合并感染性疾病者;(3)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4)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5)合并恶性肿研究组患者予以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开通静脉通道,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采用丙泊酚静脉推注使患者处于昏睡状态,麻醉成功后置入肠镜,明确结肠息肉的解剖位置及直径,经结肠镜光亮定位后,使用注射针于结肠息肉根部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生理盐水,待息肉基底部充分隆起后,使用高频电凝、电切交替切除,对息肉残端采用电凝止血,采用网篮取出切除的息肉。

对照组患者予以普通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不应用麻醉药物,插入肠镜后,在肠镜下观察结肠息肉的位置、病灶范围,充分暴露并提起息肉,使用高频电凝、电切交替切除,对息肉残端采用电凝止血,采用网篮取出切除的息肉。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2)炎症反应: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早晨空腹外周血5mL,其中2mL血标本在3000r/min离心机中离心5min,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应激反应: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II(ATII)、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皮质醇(Cor)。

1.4统计学分析

瘤者;(6)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研究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37~65岁,,平均(52.72±6.44)岁,病程3~17(7.14±1.28)个月,息肉直径14~142(59.42±13.66)mm。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9~63岁,平均(53.11±7.62)岁,病程3~18(7.19±1.62)个月,息肉直径17~146(60.14±14.72)mm。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1.2.1仪器与设备


ICC-200高频电凝装置、Olympus CF-H260AI肠镜、SD-230U-20圈套器。

1.2.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1d均进食半流质易消化食物,术前12h禁食,术前4h禁水,术前早晨8:00口服25%的硫酸镁溶液清理肠道,在半小时后口服1L复方氯化钠直到排出水样便。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指标,常规禁食、补液,术后7d内禁止剧烈运动。

研究组患者予以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开通静脉通道,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采用丙泊酚静脉推注使患者处于昏睡状态,麻醉成功后置入肠镜,明确结肠息肉的解剖位置及直径,经结肠镜光亮定位后,使用注射针于结肠息肉根部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生理盐水,待息肉基底部充分隆起后,使用高频电凝、电切交替切除,对息肉残端采用电凝止血,采用网篮取出切除的息肉。

对照组患者予以普通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不应用麻醉药物,插入肠镜后,在肠镜下观察结肠息肉的位置、病灶范围,充分暴露并提起息肉,使用高频电凝、电切交替切除,对息肉残端采用电凝止血,采用网篮取出切除的息肉。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2)炎症反应: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早晨空腹外周血5mL,其中2mL血标本在3000r/min离心机中离心5min,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应激反应: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II(ATII)、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皮质醇(Cor)。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5.0 计算数据“,%”代表计数资料,采用 2 检验“,代表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P<0.05 表示数据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血清Cor、ACTH、ATII、N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比较见表3。

\

 
3讨论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是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手段,在无痛环境下进行手术,能够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与痛苦,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且在肠镜下能够清晰直观的观察结肠息肉的位置、形态与大小,有利于准确切除,避免损伤周围组织[7-9]。无痛肠镜符合目前医学疼痛学的发展,通过麻醉技术加强患者的耐受性,减轻患者的痛苦,能够减少术中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10,11]。

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采用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能够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缩短手术时间,促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促使创面快速愈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12]。表2中,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血清Cor、ACTH、ATII、N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采用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可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程度,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减少机体分泌应激相关激素,患者术后出血风险较低,证实了该术式的安全性[13]。研究发现,结肠息肉患者的肠道长期存在炎症反应,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浓度高于健康人群[14]。从表3数据可知,研究组患者术后的血清IL-1、IL-6、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采用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结合黏膜下注射能够彻底切除结肠息肉,减少机体分泌炎症因子,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15]。

综上所述,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可有效减轻肠息肉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与炎症反应,促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疗效良好,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李栋材.结肠镜下不同电切方式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当代医学,2019,25(27):154-156.
[2]张璋.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1):47-48.
[3]周荣伟,胥小运.无痛肠镜在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13):4-6.
[4]马玲.经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0):32+34.
[5]韩志彬.无痛肠镜下治疗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9,5(15):111-112.
[6]胡敏,陆敏.无痛肠镜下大肠息肉治疗的临床观察[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9,14(02):112-115.
[7]马鹏飞.结直肠息肉采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治疗对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19,4(05):104-106.
[8]龙秀伟.无痛肠镜下治疗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21):114-115.
[9]樊炳辉.无痛肠镜下行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4):96-98.
[10]邓嘉秋,林龙,黎明,等.结肠镜辅助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治疗直肠息肉的疗效及对术后胃肠功能及疼痛评分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08):1866-1868.
[11]杨春.结肠镜下不同方法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比较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7,23(S1):85-86.
[12]洪丽莉,杨红旗,彭辉,等.塞来昔布联合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结肠息肉的临床研究[J].广东医学,2017,38(18):2853-2855.
[13]毕小刚,沈鹏臻,周文雄,等.经结肠镜高频电圈套器联合尼龙绳套扎术与高频电切术治疗宽蒂息肉的术后血清指标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7,23(06):77-81.
[14]黄福林,林佐光,杨勇,等.无痛肠镜下钛夹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2):96-97.
[15]李宾.观察氩气刀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安全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1):2021+20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5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