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四肢骨折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3例采用普通接骨板治疗,实验组43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优良率。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与疼痛评分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锁定加压钢板应用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四肢骨折;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南吉.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177,179.
0引言
四肢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且具备发病率高、病程长、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当,患者就需要截止,不仅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选择一种有利于骨愈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四肢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有研究对象不存在精神疾病、沟通障碍以及先天性骨骼畸形的情况。对照组中有男33例,女10例,年龄在22~49岁,平均(37.18±5.65)岁,股骨骨折13例,胫腓骨骨折21例,肱骨骨折9例。实验组中有男32例,女11例,年龄21~48岁,平均(38.87±5.53)岁,股骨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20例,肱骨骨折1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X片、血常规、心电图、尿常规等常规检查。对照组采用普通接骨板进行治疗:首先确定骨折部位,根据骨折的部位确定切口的部位,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手术之后3天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性训练。
实验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首先鉴别患者的骨折情况,依据骨折类型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并选择合适的钢板进行固定。患者采取仰卧位,实施全身麻醉手术,全身麻醉后将患者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出来,通过C型臂机指导,观察患者骨折骨骼的长度、大小以及旋转角度等情况,先实施手法复位,之后通过C型臂机了解患者的复位情况,待骨折部位完全复位,在不影响钢板的植入和固定的前提下,用克氏针行进行临时固定。在骨折部位进行切开手术,将断层部位的组织进行分离,然后选择合适的锁定钢板,植入到组织通道内,并通过C型臂机观察钢板放置的情况,放置满意后,用3枚螺丝拧入进行固定,最后进行缝合。手术之后按照常规的处理方法即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按照VAS评分法评定,分数越大,说明疼痛越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优良率。优良率的评价标准[2]:优秀:患者具有良好的四肢关节活动,生活可以自理,没有疼痛感,没发生感染,没有神经、血管损伤;良好:患者的肢体活动度恢复到75%以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协助,有轻度的神经、血管损伤;差:患者四肢关节基本不能活动,生活完全需要别人照顾,存在严重的感染现象。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中全部数据都选择SPSS 20.0进行处理和对比分析,组间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有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2例骨髓炎,内固定松动5例,骨不连1例,总发生率是18.6%,实验组内固定松动1例,骨髓炎和骨不连0例,总发生率是2.33%,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优良率
对照组优秀19例,良好10例,差14例,优良率是67.44%,实验组优秀29例,良好13例,差1例,优良率是97.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2.3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37.76±3.41)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48.36±4.13)天,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住院时间短,(t=12.9781,P<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为(3.10±0.57)分,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为(6.85±1.02)分,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的短(t=14.3527,P=0.0000)。
3讨论
四肢骨折的致伤因素包括交通事故伤、高处坠落伤以及机械损伤等,如果骨折较严重,患者会伴随一定程度的损伤,对临近神经、血管与脏器造成影响。近年来我国四肢骨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四肢骨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常规手术通过切开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复位来达到治疗效果,但是手术的创伤性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骨折愈合慢,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3]。
锁定加压钢板属于最近几年推广的新型内固定技术,其主要优势为确保了患者骨折处生理方面的完整性,为术后骨折伤口的恢复提供有利生物环境,并且其手术理念和传统接骨理念有较大的相似性,可以防止骨头和钢板之间的摩擦,固定效果较好,同时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安全性极高,可确保肢体整体的固定性,使骨骼关节运动的角度更加稳定,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4]。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与疼痛评分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将锁定加压钢板应用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不但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减轻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促进了骨折的愈合,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了整体治疗效果。总而言之,将锁定加压钢板应用在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骨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秀森,侯磊.100例骨折患者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52-53.
[2]刘金亮.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7):36,38.
[3]阿克木江·阿力汗.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9):72-73.
[4]钱斌锋.锁定加压钢板在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4):119-1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