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治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68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分析两组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情缓解率(67.65%)和3年生存率(44.12%)高于对照组[(41.18%),(20.59%)];其不良反应发生率(47.06%)高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多表现为轻度骨髓抑制以及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反应,症状轻微,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对局部晚期NSCLC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能够提高其近期疗效和3年生存率,安全性尚可,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关键词: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年生存率;不良反应
本文引用格式:陈雷,尤传文,靳晓伟,等.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160,162.
0引言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前期无典型症状,通常于中晚期发现,患者表现为咯血、呼吸困难、痰血、体重降低、食欲不振等症状,5年生存率较低,需要给予有效的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临床上,局部晚期NSCLC无法采用手术达到治愈的效果,需要采用放疗治疗,其疗效仍需加强[2]。同步放化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模式,能够加强对局部病灶的控制,进而兼顾到全身疾病,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3],其具体效果仍需实践。为此,本文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中抽取68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为30~73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2.68±7.24)岁;其中鳞癌17例,腺癌17例;在肺癌分期上,ⅢA期18例,ⅢB期16例。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为31~7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3.02±7.53)岁;其中鳞癌18例,腺癌16例;在肺癌分期上,ⅢA期20例,ⅢB期14例。两组一般资料上数据呈均衡化分布(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和退组标准
1.2.1入选标准
(1)经影像学及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可测量病灶;(2)预期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3)karnofsky评分≥70分;(4)复治病人停用放化疗及生物治疗1个月以上者;(5)无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6)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均正常;(7)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8)无铂类药物过敏史;(9)无骨髓功能障碍;(10)治疗取得患者或家属的书面知情同意。
1.2.2排除标准
(1)4周内参加过其他药物试验及进行过抗肿瘤治疗者;(2)对本药过敏者;(3)有其他严重并发症,医师认为病人不适合入组者;(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1.2.3退组标准
(1)不能按照方案规定完成治疗者;(2)病人自动要求出组者;(3)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者,如血小板下降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白细胞下降并发危及生命的感染,及肝肾不良反应达Ⅲ级以上者;(4)治疗中出现病情进展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放疗治疗,通过6MV X线常规分割照射,放疗剂量为2.0Gy/d,5次/周,总剂量为60Gy,6周完成。
观察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其中放疗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第一周,第1d静脉输注135mg/m2紫杉醇(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第1~3d静脉输注20mg/m2顺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周重复第2个周期,治疗时间为6周。
1.4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关数据并分析。
近期疗效评估[4]:根据实体肿瘤缓解评价标准(RECIST),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完全缓解:病灶消失;部分缓解:病灶减少50%以上;疾病稳定:病灶减少不明显或未增加;疾病进展:出现新的病灶。病情缓解率=(CR+PR)/34×100%。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6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数据输入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以(n,%)表述,采用2检验。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3年生存率和近期疗效
对照组病情缓解率为41.18%,3年生存率为20.59%;观察组病情缓解率为67.65%,3年生存率为44.1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有16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白细胞减少3例,轻度骨髓抑制3例,恶心呕吐6例,便秘4例,总发生率为47.06%;对照组有8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白细胞减少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恶心呕吐3例,便秘1例,总发生率为22.53%,比较分析后,组间差异显著(2=4.121,P=0.042<0.05)。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多表现为轻度骨髓抑制以及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反应,症状轻微,患者均可耐受。
3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无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发现时通常已至中晚期,由于癌细胞生长分裂较快,诊出后一般已经发生扩散转移,无法通过手术方式彻底治愈。临床上,治疗局部晚期有放疗、化疗等方式,其中放疗较为常用,其能够针对局部病灶产生作用,但晚期NSCLC患者肿瘤转移,放疗的效果缺乏全面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步放化疗是指在放疗的同时,给予化疗药物治疗,其能够综合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但具体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实践。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局部晚期NSCLC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其中放疗通过X线照射对局部病灶的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具有控制作用,化疗药物中的紫杉醇和顺铂能够杀死微小转移灶,缓解肿瘤细胞转移,避免病情发展,针对局部晚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能够产生相互协同作用,放疗能够使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增强,而化疗能够提高肿瘤细胞的敏感性,有效提高其对局部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免肿瘤细胞放疗后再转移增殖,从而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情缓解率和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安全性上,放疗只针对局部肿瘤细胞有效,而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肿瘤已经发生转移,如不加以治疗,转移的肿瘤会继续损伤患者其他部位,导致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影响治疗效果,化疗则能够随着血液循环对全身器官和组织产生作用,巩固放疗效果,有效杀死肿瘤细胞,以避免其损伤其他部位器官组织。故同步放化疗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增加的不良反应通常为轻度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反应,症状轻微,对肝功能、免疫功能等损伤不大,患者均可耐受,说明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NSCLC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同步放化疗应用于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近期疗效和3年生存率,且安全性可靠,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罗劼妍,黄浩,黄胜兰,等.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7,38(6):18-21.
[2]李爱科,林萍萍,杜新生,等.康莱特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9):1082-1086.
[3]冉毅,夏冬梅,包中会,等.三胶扶正合剂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8,628(10):86-89.
[4]张军.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注射液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12):42-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