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体外振动排痰在尘肺病人排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9 16:14: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振动排痰在尘肺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尘肺患者均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患者中选择,抽选量为60例,抽选对象均通过纳入、排除标准。之中30例组成参照组,施予常规人工背部叩击排痰;余下30例组成观察组,施予体外振动排痰。经干预和评测剖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疗效评估,评测显示观察组第1~3天的排痰量较参照组有更高水平,第5~6天的排痰量较参照组有更低水平,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第4天排痰量数据相近,组间数据计算显示P>0.05。量表评测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分值较参照组有更高水平,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评测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有更高占比,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尘肺患者开展体外振动排痰,有利于提高排痰护理效果,增加排痰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体外振动排痰;尘肺;护理;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刘艳虹.体外振动排痰在尘肺病人排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296,303.

0引言

尘肺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受职业环境影响长时间吸入大量生产性粉尘或者灰尘,导致肺部出现弥散性纤维环病理改变引起,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较大。患者临床可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表现,病情持续发展可引起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1-2]。尘肺病患者在临床上需要予以排痰处理,改善患者呼吸道情况,使呼吸功能维持正常[3-4]。我院就体外振动排痰在尘肺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尘肺患者均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患者中选择,抽选量为60例,抽选对象均通过纳入、排除标准。其中30例组成参照组,施予常规人工背部叩击排痰;余下30例组成观察组,施予体外振动排痰。参照组内,男18例,女12例。年龄50~78岁,平均(62.10±0.21)岁。

病程为6~1 8年,平均(8.1 0±0.21)年。观察组内,男19例,女11例。年龄51~76岁,平均(66.28±0.29)年。病程5~17年,平均(8.02±0.29)岁。纳入对象的资料经上传处理,计算结果显示P>0.05,符合研究公平性。

归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尘肺诊断标准;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扫除标准:患者存在其余类型肺部病变;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患者存在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沟通障碍;患者存在严重原发性系统疾病。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施予常规人工背部叩击排痰,护理人员按规范清洁双手,保持着装整洁,关闭门窗,备齐纸巾、毛巾、听诊器等,告知患者人工叩背的相关内容以及事项流程,并说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并告知配合事项。患者选择侧卧或者坐位,取薄毛巾对皮肤予以保护,并拢五指后对背部予以快速叩击,叩击遵循自上到下、自内到外的规则,严禁叩击心脏、脊柱、骨突以及乳房等位置,排痰后予以听诊,并记录排痰量以及性状。

观察组患者施予人体外振动排痰,排痰前准备工作与参照组相同。取排痰仪自上而下,自肺外缘至肺门,自右肺至左肺,部分湿啰音、感染患者叩击时间适当延长,并上调叩击频率,每次持续10 min,2次/d。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不同时间(术后1~6 d)接受排痰量评测,并对评测数据进行记录和比较。依据GQOL-74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各项目分值为0~100分,并对两组患者组间评测数据进行记录和比较。

以自拟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此次护理工作的持有态度,分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三级,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同时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工作使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合理挑选数据集剖析整体效果。一切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查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数据参照2检验进行查验,数据以率(%)的形式表述;计量资料参照t检验进行查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述。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排痰量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疗效评估,评测显示观察组第1~3天的排痰量较参照组有更高水平,第5~6天的排痰量较参照组有更低水平,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第4天排痰量数据相近,组间数据计算显示P>0.05,详见表1。


\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量表评测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分值较参照组有更高水平,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问卷调查评测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有更高占比,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

 
3讨论

尘肺是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属于临床职业病中常见一类,其可对患者心肺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尘肺病主要予以综合疗法,通过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5-6]。

尘肺病患者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通过对患者进行排痰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患者呼吸道微环境。研究显示,痰液在呼吸道累积,可导致患者呼吸道不畅,还可出现反复感染,加重病情。传统的排痰方法主要为人工叩背排痰,然而其排痰效果并无法满足预期要求,临床上需要采取更为高效的排痰方法[7-8]。

体外振动排痰主要应用排痰机拍打患者不同部位促使排痰,相比传统人工叩背排痰,体外振动排痰具有更好的穿透力,且作用、力度稳定,可持续进行排痰,同时对患者肌肉紧张缓解、血液循环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我院通过研究得出,两组患者接受疗效评估,评测显示观察组第1~3天的排痰量较参照组有更高水平,第5~6天的排痰量较参照组有更低水平,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第4天排痰量数据相近,组间数据计算显示P>0.05。量表评测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分值较参照组有更高水平,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评测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有更高占比,数据计算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通过体外振动排痰,可有效提高排痰量,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生活质量。经我院研究中排痰量数据比较,可得出观察组在第4天经体外振动排痰,痰量显著减少,可见体外排痰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尘肺患者实施体外振动排痰,可促进患者排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张秀茹.振动排痰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4):131-133.
[2]李力维.振动排痰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3):1996-1997.
[3]盛珍,贾仙娥,吕培儿.体外振动排痰仪联合吹气球呼吸训练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7,16(11):1176-1178.
[4]赖亚文.机械排痰配合雾化吸入在颈髓损伤并截瘫患者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283-285.
[5]唐永林,温韬雪.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5):108-110.
[6]邬金梅.振动排痰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7):114-114.
[7]徐瑞卿.体外振动排痰用于尘肺患者排痰护理的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8):992-993.
[8]宋继敏.对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体外振动排痰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6):150-1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2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