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慢性肾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因起病缓慢、隐匿、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多样且反复难愈。“通法”在治疗肾病过程中因活血化瘀,化痰除湿,蠲痹通络、清热解毒可通,益气活血通络、补肾健脾祛湿、温肾助阳亦可通,其作用广泛,形式多样,可更好的指导临床,提高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延缓疾病的发展。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广义通法;中医疗法;西医疗法
本文引用格式:王珺琰,金彩元,靳锋.浅论通法治疗慢性肾炎[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63.
0引言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主要以延缓、稳定肾功能恶化,改善临床症状,防止并发症为主[1],慢性肾炎属于中医“水肿、腰痛、尿浊”等范畴,目前中西医治疗该病的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结果差强人意。通可去滞,通法作为一种临床治疗大法,临床多因其形式广泛,运用多样,为医家们所接受。本文旨在用通法的思维解释其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过程中的机制及可行性,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正。具体论述如下。
1从中医角度论通法
1.1慢性肾炎的归属
慢性肾炎这一论述在古籍中并无出处,现多以其临床症状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腰痛”、“水肿、尿血”等范畴。如《素问·水热穴论》指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附肿”,具体论述了因劳倦内伤而最终出现水肿的机理过程。又如《医门法律·水肿》指出:“……肾气从阴则阖,阴太甚则关门常阖,水不通而为肿”等论述了因阴阳失调而致水液代谢失常,潴留体内,泛溢肌肤而致的水肿。而《诸病源候论》指出“劳伤肾虚,不能藏于精,故因小便而精微出也”,其则论述了蛋白尿是因肾虚而致。
1.2病因病机
慢性肾炎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节或起居不当所致,上述诸因致脾失健运,运化无权,久则肾失通泄,蒸发气化功能失常,进而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水谷不能运化而聚生痰湿、瘀血、淫毒之邪。诸邪久客人体致人体气机升降失常,功能失调、精微物质外泄而发为蛋白尿,诸邪客于肾脏血络,内损其络,则见血尿。诸邪上犯头目清窍兼客肾络,清窍失养,肾络受损则见血压升高。水液失于蒸腾运化,潴留于内,泛溢肌肤而发为水肿。脾为后天之本,脾失运化,后天无力荣养先天则脾肾同虚。肾为先天之本,肾失泄浊,痰湿瘀毒内聚,再损肾络。如此互为因果,循环互损,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治宜通利泄浊,再顾其正。
1.3通法的运用
此处所述通法原则上应属于广义之通法。通法是针对“不通”的病理情况而设立,通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形式,不通是人体病理变化的关键,无论是“八法皆通论”还是指出凡能祛除病邪、协调脏腑功能的方法皆属通法[3]这些理念的提出均是对通法的恰当描述。
“通可去滞”,通法因滞而产生。滞,留而不行为滞,行而不畅为滞,滞则不通,不通则痛。通针对滞而设,功在通滞、消滞、通畅、通达[2]。《医学真传·心腹痛》云:“……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使之温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通法形式多样,具体运用时不可只拘泥于下泄者为通。在慢性肾炎的治疗当中用通法,既能活血化瘀,化痰除湿,蠲痹通络、清热解毒[3]祛除致病因素而通,亦可益气通络、补肾健脾祛湿、温肾助阳补益已虚之体而通,以上治法均可归类于通法范畴,旨在以通去滞疏通因长期患病所致肾络之郁,环环相扣,相互作用,既可去除实邪又能兼固补益,既能切中治疗的关键环节,又能作为一种重要方法和思路,实谓相得益彰。值得注意的是,在慢性肾炎的治疗过程中,运用通法虽然治疗方法多样,但仍有主次之分,意即祛除致病因素固然重要,但依本病病情迁延难愈之特点,治疗更得兼固本虚之性,或在病情后期应以本虚治疗为主而祛邪为辅的治法。通法实为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大法。
2从西医角度论通法
西医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与免疫介导的炎性疾病有关[4]。蛋白尿主因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致使大量蛋白尿远远超出肾小管的重吸收范畴而流失于终尿之中所致。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多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主要目的[1]。用药多从控制蛋白摄入、积极控制高血压、抗凝和血小板解聚[5]及诱因和并发症的处理方面为主,其中降压药的应用如替米沙坦、氯沙坦等药的应用旨在改善肾脏的高压高滤过状态,而双嘧达莫等抗凝药的应用旨在控制和减少肾脏大量微血栓的形成。西医治疗也侧重于防止病理因素的再生而损伤肾脏血管加速蛋白的流失和防止潜血的再生,若从此点而论,是否与中医所述之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3小结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反复迁延难愈,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将导致肾衰的发生,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肾脏不仅血供丰富而且因其具有排泄废物、控制水、盐、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内分泌功能,故在机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同样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而慢性肾炎作为一种隐匿且迁延性的疾病,其多元化的有效治疗无论是指导临床应用还是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方面都值得去深思和探究。
对于通法在该病中的作用,笔者认为意在欲止血、固蛋白者先疏通血道,再行修补之法,则如此易矣,旨在用通法祛除该病病理因素的基础上再顾护其本,标本兼固,已达其法。故而运用通法治疗慢性肾炎是可行的。但仍需意识到现行临床方法无论中医西医大多偏爱狭义通法,如此则有违广义通法之意,应广义认识通法,绝不可有以偏概全之意,反之则差矣。通法在中医体系中作为一种指导性的大法,该法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临床指导价值。但就目前而言,虽然该病在中西医治疗上均取得了一些疗效,但还有一些使用中未能明确的问题有待去解决,就药物毒副作用方面而言也有待进一步解决,运用通法治疗该病还临床试验研究的资料支持,故在此方面还应多加完善。通法是一种治病大法,用该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73.[2]柏树纲,姜凯.中医通法概论[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77.
[3]张煜,李傅尧,闫永钇,等.中医“通”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J].环球中医药,2016,9(06):707-708.
[4]Gao JR,Qin XJ,Jiang H,et al.Potential role of lncRNAs in contributing to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based on microarray data[J].Gene,2018,643(15):46-54.
[5]徐钢,徐永健.肾脏病诊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4-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