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平喘止咳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评估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7 14:18: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估平喘止咳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5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抽取2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止咳治疗,观察组给予平喘止咳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57.7%,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咳嗽、肺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等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平喘止咳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效理想,能缓解症状,改善各项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平喘止咳方;穴位贴敷;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何权.平喘止咳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187-188.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出气流的持续受限,属于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随着疾病的加重,会进展成呼吸衰竭、肺心病等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环境污染的严重,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率在9%-10%[1],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由于患者肺功能持续下降,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无法彻底根治,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文取52例患者分组对比研究,分析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5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抽取26例患者。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37-80岁,平均(55.9±16.7)岁;观察组男17例,女9例;年龄38-80岁,平均(56.2±17.1)岁;两组基线数据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入选对象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相关诊断标准,知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沟通和理解能力不佳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贴敷处皮肤破损或皮肤贴敷过敏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止咳治疗,为患者静脉滴注平喘药物,同时给予抗感染药物、去咳止痰药物,纠正患者酸碱平衡。观察组给予平喘止咳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药物组方中以薄荷、荆芥、白果、地龙为君药,麻黄、杏仁、款冬、半夏、苏子、浙贝母为臣药,黄芩、丹参为佐药,生甘草为使药。所有药物每日以水煎1剂,每早晚两组口服。配合中药贴敷选择穴位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药贴以中药制成,药物组方包括甘遂、细辛、白芥子、延胡索、淫羊藿、葶苈子等,每种药物各取6 g,药物混合研末后,加姜汁将药粉调和制成药饼,控制药饼直径在1.5 cm,贴于膻中穴、大椎穴、膏盲俞穴等穴位,维持贴敷10日时间,再更换药饼。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以后,对比两组临床与各指标变化情况[3]。

1.3观察指标。①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对两组临床疗效评估并分级,显效:症状消失,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正常,各指标明显好转;有效:症状有所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有所改善,各指标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和各指标均未见改善,甚至恶化。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②统计两组患者咳嗽、肺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③抽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取血清根据免疫酶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PCT,根据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CRP,根据魏氏法检测ESR[5]。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7.0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7.7%,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8.3077,P=0.0039,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

2.2比较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咳嗽、肺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
 

2.3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变化。比较两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等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多用药治疗,中医学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主要表现出喘息、胸闷及气促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表现出发热、失眠症状,西药能缓解病情,可是复发率较高。中医将此病归类于“肺胀”或“喘证”的范畴。在《灵枢·胀论》提出了“肺胀虚满喘咳”,此病本虚标实,肺脏反复受到邪气的侵袭,由于外邪壅闭,而导致宣降不利,使病情迁延不愈,病情不断进展。所以,临床对此类疾病的治疗要坚持止咳、平喘和化痰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应用的平喘止咳方,药物组方中的天花粉具有清热生津和消肿排脓的功效;其中桑叶具有疏散风热和清肺润燥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和泻火解毒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和补肾宁心的功效;防风具有发表祛风除湿的功效;红景天具有益气活血通脉的功效;枇杷叶具有清肺止咳和降逆止呕的功效;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和益胃生津的功效;炙紫菀、款冬花具有润肺下气和消痰止咳的功效;法半夏具有燥湿化痰和降逆止呕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和健脾消食的功效;甘草具有止咳祛痰和补脾益气的功效,同时可以调和药性[6]。

穴位贴敷药物组方药物可以透过膻中、大椎及膏盲俞等穴位起效,由体表入血液循环中,改善肺部通气功能。观察组将平喘止咳止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显示,与他人研究相符[7]。可以联合治疗能通过内外同时作用,发挥药效[8]。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平喘止咳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效理想,能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改善各项指标,缩短住院时间,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龚雪,牟方政.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8,3(11):2082-2085.
[2]卓玉珍.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4):237-239.
[3]蔡东林,江晓波,郭楚杰.穴位贴敷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0):1196-1197.
[4]秦玉帅.宣肺化痰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45例[J].中医研究,2019,32(3):43-45.
[5]杨进,钟美容,邓秋兰,等.天灸疗法穴位贴敷时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1):10-14.
[6]罗玉霞,贾金虎,高玉林,等.平喘Ⅰ号方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0例[J].中医研究,2018,31(8):18-21.
[7]郑云.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3):1673-1677.
[8]李冬梅.研究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肺炎喘嗽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8):182+1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1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