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应用贯穿连续缝合技术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给予对照组(25例)海绵填塞鼻腔,给予实验组(25)例贯穿连续缝合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适感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2 d内各指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鼻腔粘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贯穿连续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生理不适感,降低出血和鼻中隔血肿风险,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贯穿连续缝合;鼻中隔血肿;填塞鼻
本文引用格式:陈刚.贯穿连续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90,98.
0引言
近年来我国鼻中隔偏曲发病人数逐渐增多,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鼻中隔偏曲是临床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通过外科手术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以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为主[1]。术后填塞鼻腔易引发流泪、头痛、耳闷等不适症状,不仅增加痛苦,而且会形成焦虑、躁动等负性心理,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影响术后康复[2]。因此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对减轻患者痛苦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应用贯穿连续缝合技术的效果展开讨论,详情参考下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同时排除存在血液疾病、高血压等加重术后出血者、并有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病变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各25例,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8岁,平均(41.64±2.62)岁;实验组男18例,女7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0岁,平均(42.04±2.48)岁。所有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协议书,对比基本信息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给予对照组鼻腔填塞,术后彻底止血,对鼻中隔前端实施单纯缝合,随后使用海绵填满双侧鼻腔。术后2 d观察鼻腔渗血情况,若无异常取出填塞物,行鼻腔冲洗。
给予实验组贯穿连续缝合技术,具体为完成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对术腔进行生理盐水冲洗,观察内部是否存在残留组织和出血倾向,随后实施鼻中隔贯穿连续缝合。根据徐开睿[3]学者鼻中隔贯穿连续缝合技术,并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缝合过程中选择4-0可吸收线,针距1 cm,首先缝合鼻中隔切口上端并打结,然后经左侧鼻腔鼻中隔前上方顺沿鼻顶,由前至后贯穿于鼻中隔进行缝合。缝合至中鼻甲前缘平面时停止并向下方缝合,并由后至前呈“之”字型贯穿缝合整个鼻中隔。缝合至切口处时缝合针经右侧鼻腔贯穿缝合至鼻中隔,到左侧鼻腔切口后方。随后在切口前方进针实施贯穿缝合直至右侧鼻腔,最后缝合切口。最后一针停于鼻前庭,在皮肤上打结缝合,对缝线妥善固定。术后由于鼻腔粘膜肿胀会出现鼻塞症状,密切观察鼻中隔血肿情况,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术后2 d冲洗鼻腔。
1.3观察指标
①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调查患者术后2 d内生理不适感,分值为0~10分,分值越大疼痛程度越严重。包括头疼、鼻疼、睡眠障碍、流泪、吞咽障碍、耳闷6个维度。②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鼻中隔血肿和鼻腔渗血量情况,对鼻腔粘膜水肿程度进行评分,分值越低鼻腔粘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2 d内VAS评分对比
由调查结果得知,实验组术后2 d内头疼、鼻疼、睡眠障碍、流泪、吞咽障碍、耳闷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详情见表1。
2.2鼻腔粘膜、鼻腔出血量、鼻中隔血肿情况对比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鼻腔出血量、鼻中隔血肿率差异较小(P>0.05),实验组鼻腔粘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详情如表2所示。
3讨论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有效缓解鼻塞、头痛等症状,保证鼻道畅通[4]。以往临床在术后普遍采取海绵填塞鼻腔,虽然填塞材料经过不断更新,从最初的油纱条逐渐过渡至膨胀海绵,但填塞鼻腔还是会造成患者鼻部疼痛、吞咽苦难、睡眠困难等情况,加大生理痛苦[5]。同时鼻腔填塞会升高中耳负压,产生耳闷、耳鸣等症状,增加中耳炎风险[6]。取出填塞物时容易再次出血,阻碍康复进程。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贯穿连续缝合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避免填塞鼻腔,操作较为简便,明显减轻填塞物引发的生理不适感[7]。
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实验组采用鼻中隔贯穿连续缝合技术后,头疼、鼻疼、睡眠障碍、流泪、吞咽障碍、耳闷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采用贯穿连续缝合技术能够明显减轻痛苦,降低生理不适。由于术后鼻腔粘膜肿胀和手术创伤的影响,术后疼痛无法避免,但应用贯穿缝合技术产生的术后疼痛明显低于鼻腔填塞[8]。传统鼻腔填塞的目的主要是预防术后鼻腔出血和形成鼻中隔血肿,促进鼻中隔粘膜修复[9]。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在鼻中隔血肿率和鼻腔渗血量上,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异较小。金春顺等[10]学者在4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对比研究中,分别采用贯穿缝合技术和鼻腔填赛,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鼻腔出血量和鼻中隔血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接受贯穿连续缝合患者无明显出血风险,与鼻腔填塞具有类似的止血和预防鼻中隔血肿效果。在鼻腔粘膜评分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贯穿连续缝合技术相较于鼻腔填塞对缓解鼻腔粘膜水肿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贯穿连续缝合技术应用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患者生理不适感得到明显减轻,具有较高的安全保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懿颖.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0):1298-1302.
[2]Wang HD,Song PP,Hou J,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ontinuous transfixion suture for nasal septum in septoplasty[J].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2018,32(12):927-930.
[3]徐开睿.不同术后鼻腔处理方案对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症状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9,42(6):502-505.
[4]TONG Yifeng,ZHANG Nannan,ZHANG Xinran,et al.Discussion on the micro-plastic operative treatment of nasal septum deviation combined with crooked nose[J].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Neck Surgery,2018,32(6):462.
[5]陈海兵,周涵,汪李琴,等.负压引流应用于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7,43(23):1693-1695.
[6]林秀,邹卫珍.对接受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279-280.
[7]Metin Celiker,Yuksel Cicek,Suat Tezi,et al.Effect of Septoplasty on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Nasal Septum Deviation[J].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2017,29(2):1.
[8]金春顺,陈望兴,赵雪,等.鼻中隔偏曲及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调查[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8,32(4):24-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