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对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围术期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差别。方法根据研究要求选择10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对比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围术期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围术期;快速康复
本文引用格式:木妮热·阿布都克力木,黄环.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275+279.
0引言
临床上许多疾病保守治疗效果较差,需要接受手术处理,但术后并发症是一个严重问题,如何能够加以预防,有效减少发生率,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这就促成了快速康复外科的发展。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研究,针对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合理措施,将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应用于围手术期护理当中,获得了较好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根据要求共入选100例患者,全部来自于我院,时间为2010年至2018年。入院后经明确临床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皆接受关节镜治疗。其中男40例,所占比例为40%;女60例,所占比例为60%。年龄15-61岁,平均
(38.1±13.5)岁。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及病情、治疗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
1.2方法。对照组行普通护理;观察组行快速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术前宣教: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宣教,根据病情传授相关知识,介绍治疗情况,并告知康复锻炼计划,让他们有充分了解,认识到康复的重要性,同时交待注意事项,防止出现意外。宣教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播放视频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成效,还要帮助患者调节心理,消除紧张情绪,克服心中恐惧,有效配合治疗。
1.2.2饮食:术前要控制饮食,禁食8 h,禁饮6 h。准备流质碳水化合物,午夜饮用,一般要求为500 mL。晨起时不再饮食,而是静脉补充能量合剂,维持机体需要,6:00开始进行。能量合剂要事先配置完成,里面成分首先为葡萄糖,要求浓度为5%,容量为500 mL,配制时加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b,分别为4 g及和0.2 g,完成术前准备。术后返回暂时禁食禁水,观察6 h,如无异常可饮用温开水,数量不宜过多,忌食辛辣刺激、过于油腻食物。
1.2.3应用抗生素:手术开始前需要应用预防性抗生素,减少感染可能,一般选择二代头孢类抗生素,提前30 min应用,如无感染因素,24 h内停药。
1.2.4多模式联合镇痛: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引入数字评分法完成,根据结果采取有效镇痛措施,术前术后联合处理。术前即需要预防用药,一般会口服赛来昔布,提前2-3 d连续应用,术后7-10 d停止。还可选择镇痛泵进行止痛,患者根据自身需要用药,设定用药间期,防止出现过量[1]。术后要加强患肢护理,采取物理降温的形式缓解疼痛,4 h/次,30 min/次。
1.2.5麻醉方式及体温控制:术中选择短半衰期麻醉药物,静吸复合麻醉。注意保暖,药物及冲洗液使用前需要加温,合理选择手术床。术中根据情况应用止血药物,防止体温过度下降[2]。
1.2.6手术前后培训与指导:①呼吸功能训练。包括咳嗽和深呼吸两方面。向患者讲解训练要领,指导其完成动作。首先以鼻吸气,紧闭双唇,当吸气完成后进行缩唇呼吸,此时需要控制呼气量,动作宜缓慢,口唇如吹口哨,逐渐将气体呼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肌肉锻炼,增强呼吸功能。②直腿抬高:帮助患者调节体位,处于平躺状态,四肢伸直,脚尖向上勾起,直腿抬高,使大腿与床呈一定角度,一般需要达到45°-60°,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如抬高时脚距床面30-40 cm也符合标准。达到要求后停止,维持在这一角度中,时间要求为10-15 s。之后缓慢放下,两腿皆要进行锻炼,交替完成,20 min/次,4次/d即可。助行器的应用有助于康复锻炼。
1.2.7术后指导:下肢肌肉和关节锻炼应尽早进行,由医务人员指导患者完成,具体方式如下。
①关节被动活动器(CPM)训练,这是利用器械进行康复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早期锻炼,使患肢被动运动,增强局部力量,有利于关节恢复。这种运动可以减少术后黏连发生率,改善患者症状,加快康复速度,提升患者信心。
②股四头肌收缩:让患者平卧,下肢置于病床上,处于水平方向。医生寻找到膝盖位置,在此处下压,观察股四头肌变化,发现呈现明显固体状态。这一动作需要维持5-6 s,以此来锻炼肌肉力量,维持股四头肌功能。
③踝泵运动:该动作由患者主动完成,当其平卧于床后,下肢伸直,用力上翘脚踝及脚趾,达到最高位置后维持不动,持续10 s后用力下压,达到最低点时维持不动,持续10 s后再上翘。该过程反复进行,4组/d,10-20 min/次。运动可以加强下肢肌肉活动,促进血液回流,也有助于改善淋巴循环[3]。
④伸腿和下压膝盖。患者下肢置于床上,尽量伸直,使膝盖与其他部分在同一水平。取毛巾垫,将其置于脚踝处,使其适当抬高,膝关节呈过伸位。此时对其下压,5-10 s/组,4次/d,20 min/次。
⑤床边弯腿运动:术后如无异常,第二天即可开始。坐床边,健侧脚踝向后压迫术侧脚踝,促进膝盖回弯,5-10 s/组,4次/d,20 min/次。医生根据情况嘱患者立于床边,供助行器并按要求运动。出院三个月后加强康复,不同患者康复时间不同,在家中按照计划进行,促进肌肉与关节恢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4]。出院时制定详细计划,选择适宜方法,方便患者康复。
1.2.8并发症:①筋膜间隔综合征,注意术中冲洗,发现异常由医生处理。②血栓性静脉炎,训练时肌肉收缩,加快血液循环;按摩2 h/次,10 min/次,促进血液回流;预防血栓泵按压,2-3次/d,30 min/次[5]。
1.3效果判定。Judet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根据膝关节活动度分四级,即优、良、可、差。其中最好为优,达到100°以上;差则在50°以下;良与可介于二者之间,分别为80°-100°和50°-79°[6-7]。
1.4统计学分析。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占有优势,两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许多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如果术后恢复不好,出现并发症,将会丧失肢体功能,导致生活受到影响,带来身心痛苦。对于青壮年患者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是家庭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果身体不能有效康复,必然增加痛苦,引起巨大心理压力[8]。鉴于此,寻找到有效的康复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有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康复护理引入到围手术期当中,大大提高了患者康复效果,结果理想。
参考文献
[1]张卓.快速康复外科在LINK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4(12):702-703.
[2]陈春芳.微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0例围手术期护理[J].今日健康,2016,5(10):872-873.
[3]薛静华.快速康复外科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研究[J].医学信息,2015,31(12):822-823.
[4]李良登.单膝骨性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93例围术期护理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2(11):401-402.
[5]吴茜,陈静娟,沈蓉蓉,等.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中护理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2):215-218.
[6]谢燕崧,张民勤,曹素玲,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5,12(6):767-770.
[7]刘莉萍,黄燕鹏,刘琴,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渊中旬刊,2013,(11):314.
[8]任锟,孙永强.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镇痛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16,25(1):38-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