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共情护理应用于抑郁症患者对其抑郁情绪以及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于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选取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DS评分为(38.2±5.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7±5.8)分,P<0.05,差异明显。两组干预后生活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和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共情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抑郁症;共情护理;抑郁情绪;满意度;生活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梅京斌.共情护理对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与生活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311+315.
0引言
抑郁症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易焦虑、抑郁为主的心理疾病,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很容易出现自杀或自残的情况,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因此,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共情护理要求医护人员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抑郁症患者60例,所有病例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均被诊断为抑郁症;排除滥用药物、高度自杀倾向和严重躯体疾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25-67岁,平均(42.3±5.6)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24-68岁,平均(42.5±5.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用于比较。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关注患者病情,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给予患者用药、生活等多方面指导,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强患者适应社会的能力。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具体为:①心理护理,在患者入院后由医护人员陪同患者熟悉医院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通过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心声,了解患者的抑郁程度,并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况。②共情体验,严密观察患者的肢体和面部表情变化情况,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好地了解患者内心世界,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自我,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况[3]。③知识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专业培训,主要包括艺术理论、人性关怀以及共情理论等多方面培训,帮助患者认识自身优势,改变患者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从而转变患者思维模式,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心态对待生活,减轻患者抑郁症状。
1.3观察指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护理后的抑郁情绪进行评分,以得分达到70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得分在60-69分为中度抑郁,得分在50-59分为轻度抑郁,得分低于50分为无抑郁[4]。两组护理前后生活功能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进行评定,各项目得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越好[5]。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满意度,根据得分分为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90分)和不满意(<70分),比较两组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SDS评分以及生活功能评分用(±s)代表,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护理满意度等数据用卡方检验,对比差异显著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抑郁情绪比较。研究组护理前SDS评分为(75.8±4.6)分,对照组为(75.7±4.9)分,组间差异不明显(t=0.1052,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后SDS评分为(38.2±5.2)分和(54.7±5.8)分,经统计学比较,t=14.9777,P<0.05,有统计学差异。
2.2生活功能比较。分析表1可知,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高(P<0.05)。
2.3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表2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达到了93.3%,常规护理对照组满意度为66.7%,经统计学比较,χ2=6.6667,P<0.05,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抑郁症在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是一种常见精神障碍性疾病,且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对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6]。在病情较重的情况下,患者很容易出现自残或自杀倾向,威胁患者生命安全[7]。因此,加强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等干预,也成为当前临床关注的重点。
共情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切身感受患者内心的痛苦,更好地了解患者内心情绪,从而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我,保障患者心理健康[8-10]。本研究中,通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研究组应用共情护理,而对照组中仍然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发现护理后,研究组的抑郁评分显著较低,生活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表明共情护理更有助于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患者满意度来看,研究组满意度达到了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说明共情护理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11-12]。
总而言之,共情护理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活功能,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顾秀娟.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9):150-153.
[2]王娅.探讨“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8,4(29):101-102.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8,31(19):177-178+181.
[4]李华英,武苏,汪宁.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与生活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5):142-143.
[5]李悦仪,吴辉霞,杜斯瑜.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生活功能、护理满意度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3):199-200.
[6]吴波.心理护理联合共情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症认知情况及生活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09):68-71.
[7]卢迟英.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4):141.
[8]李龙赢.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2):105-106.
[9]马洪霞,陈圣霞,李遵清,等.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9):817-819.
[10]宋乃云,孙玉梅,王彦芳.共情护理对抑郁症病人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22):2771-2772.
[11]刘婷.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12):1258-1260.
[12]索巧云.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22(1):118-1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