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高职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6 09:26: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高职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高职护生开展问卷调查。运用(校正)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职护生总体传染病健康素养及格率为95.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自评身体状况和每天上网时间会影响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及格率;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是影响高职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的因素。结论高职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水平虽明显高于普通居民,但各年级护生得分差异不大。

关键词:传染病;健康素养;高职护生;现状

本文引用格式:李影影,张艳.高职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328-329.

引言

2019年8月,卫健委[1]最新发布,法定传染病716823例,死亡2013人。由此可见,我国传染病的防治依然不容忽视。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与个人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密切相关[2]。传染病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理解健康信息,运用相关信息,防治传染病,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3]。提升个人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病的扩散与流行。护士是传染病防治的中流砥柱[5],护生是未来构建高质量专业化护理团队的储备力量[6]。护生只有拥有高水平的传染病健康素养,将来才能帮助居民预防和控制传染病[7],才能够承担起维护大众健康的重任。本研究旨在了解并分析高职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学生。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护理分析性研究,样本数至少是变量数的5-10倍,考虑无效问卷和回收率,确定样本量为300例。2018年9月至2018年10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和大三护生各100名,最终收回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为96.3%。

1.2.2调查方法

采用晋菲斐[8]研制的《中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测评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共有22个条目,4个维度。满分为38.62分,≧16.74分为及格。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32,内容效度>0.8。

\

 
1.2.3统计分析

运用SPSS 21.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校正)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不同背景下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的差异。釆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大一、大二和大三护生分别为95人、95人和99人;男生53人(18.3%),女生236人(81.7%);自评身体状况很好、好、一般和不好的人数分别为58人(20.1%)、124人(42.9%)、100人(34.6%)和7人(2.4%),每天上网时间不到1小时,1-2小时,2-3小时,3小时以上分别为19人(6.6%),44人(15.2%),74人(25.6%),152人(52.6%)。

2.2高职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情况

护生总体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平均得分为(24.80±5.34)分,及格率为95.5%。大一、大二和大三护生的及格率分别为95.8%、92.6%和98.0%。量表各维度得分为:传染病知识与观念(8.79±2.87)分;传染病预防(7.47±1.56)分;传染病治疗与管理(3.55±2.02)分;对传染源的辨认(4.99±2.00)分。

2.3影响高职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性别、自评身体状况、上网时间与护生的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及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源地与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及格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将性别、生源地、自评身体状况和每天平均上网时间作为自变量,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是否及格(1=及格,0=不及格)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择逐步进入法,进入和排除标准分别为0.05和0.10。


\

\

\


Logistic回归分析如下:性别是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及格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性的传染病健康素养及格率高于男性,尚不能认为生源地、自评身体状况和上网时间与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及格与否存在相关性。

3讨论

3.1高职护生拥有较高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护生拥有较高水平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总体及格率远远高于普通居民[9](73.4%)。探究原因,可能与以下两方面有关:一方面护生通过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的能力较强,更容易自主学习传染病知识;另一方面护生通过医学专业知识学习,已对常见传染病知识掌握较好。

3.2高职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得分主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性传染病素养水平高于男性,与相关研究显示一致[10],这可能与男性日常生活中对传染病的重视程度不高有关,男性更需提升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本调查显示,自评身体状况较好的人群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较高[11],与甘肃省研究结果一致,但自评身体状况与传染病素养的影响关系,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平均每天上网时间的长短[9]是影响护生传染病素养水平高低因素之一,这可能与护生正处于青年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获取更多的传染病知识有关。

3.3高职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调查研究相关启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虽然高职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但传染病治疗与管理维度得分最低,需提高护生此方面的能力。三个年级护生的传染病素养水平相差不多,说明大一新生在未曾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已对常见传染病知识掌握较好。通过访谈发现,护生虽熟知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却在实际行动中,忽视传染病防范措施。在以后的教学中,需增加社区传染病防治实践活动,让护生从内心重视防范传染病。此外,护生还反映对新发传染病知识了解甚少,心存畏惧。当今社会,现有的传染病护理学教材中,依然以常见经典传染病为主[12],缺少新发传染病。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需求,教师需及时更新知识,增加新发传染病的讲授,做到与时俱进,更好的为护生服务。

综上所述,高职护生传染病健康素养虽然处于较高水平,但是通过深层次的探索,暴露了许多现存问题,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亟需进行改革。本次调查,仅抽取护生300人,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总体调查结果,为将来如何改革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8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EB/OL]http://www.nhc.gov.cn/jkj/s5879/201909/8348e5dfbb3b4cd8879fc1ab9f074064.shtmL,2019-09-26.
[2]Castro-Sánchez,Enrique,Chang PWS,et al.Health literac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why does it matt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6:S120197121500301X.
[3]胡秀琼,田向阳,任学锋,等.我国3省高中生传染病健康素养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6(6):487-489.
[4]申洋,赵芳红,常春,等.北京市2886名服务业从业人员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01):32-35.
[5]肖清平,刘金玉.培养和发展传染病专科护士的意义及构想[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9):1768-1770.
[6]张帆,邓平基,柯攀,等.护理职业态度量表汉化及信度、效度评价[J].护理研究,2018,32(22):3580-3584.
[7]吴双胜,杨鹏,李海月,等.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与传染病症状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0(05):937-940.
[8]Tian X,Di Z,Cheng Y,et al.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fectious disease-specific health literacy scale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J].BMJ Open,2016,6(8):e012039.
[9]胡佳,田向阳,陈继彬,等.中国3省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06):1-5
[10]晋菲斐,田向阳,邸泽青,等.中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量表编制与信效度检验[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12):1651-1655.
[11]陆一鸣,鲁培俊,钱国宏,等.甘肃省定西市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12):1077-1081.
[12]王雪,卜秀梅,刘曼,等.WebQuest模式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14):2212-22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9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