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高等医药院校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5 10:26: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加强5年制医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由于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和教学政策的影响,临床医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计划落实不到位,实践教学过程中尚存在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缺乏医学人文渗透;医学生技能训练不足;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其对策与建议包括: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注重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拓展临床实践教学途径;健全教学评价体系等。医学生的教育必须注重临床实践,从而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关键词:医学生;高等教育;实践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乙军.高等医药院校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377-378.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s

YI Jun

(The Affiliated Shuyang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Shuyang Jiangsu)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n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talents.How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Due to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reform,col-lege enrollment scale,relative shortage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eaching policy,the influe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clinical practice is often ignored,medical students clinical skills training plan implementation doe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actice,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to be solved,such as: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is monotonous;The practice teaching lacks medical humanity penetration;Medical students'skill operation training is se-riously insufficient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clude:innovat-ing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humanistic quality,expanding clinical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Medical students'education must focus on clinical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ir operational skills and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Higher education;Practical ability

0引言

现代社会发展对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存在教学政策、课程规划方面的问题,导致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重视不够,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实践严重不足。因此,加强5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

1本科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和教学政策的影响,临床医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计划落实不到位,实践教学过程中尚存在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1]。

\

 
1.1教学模式单一

现行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基本沿袭“三阶段式”教育,学生在经过2-3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在第3-4年进入专业课教学阶段,内容主要包括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2]。临床实践教学仍然是传统的带教,床旁教学内容存在着较大的随机性,学生接触的病种常因医疗机构性质、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计划性常常被打破;同时灌输式教学往往忽视对医学生创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缺乏双向互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得到激发。

传统临床实践模式受实习基地建设水平、医疗内涵以及带教教师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实习仍然以传统的集中实习、阶段实习为主,容易忽视具体的质量评价。

1.2实践教学缺乏医学人文渗透

医学教育长期以来始终关注最新医学技术进展与应用,但缺少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内容,医学人文素养的养成成效不著。虽然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原有的教学思维在较短的时间内仍难以改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注重医学生学科成绩,忽视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象仍然存在,不能将医学与人文培养进行融合。

1.3医学生技能训练不足

首先,我国《执业医师法》要求,医师只有通过严格的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考核,在取得执业资格后方能开展临床诊疗活动。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进行诊疗活动尚没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体系保障。同时,随着《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医疗损害成本加大,病人不愿配合、带教教师不放手的情况十分普遍。第三,带教老师由于自身医疗任务繁重,部分临床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将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当作“副业”而敷衍,无法让学生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临毕业前的应聘、考研也挤占了学生大量的临床实践时间。

进点实习由于抓不住重点,导致学习效果差;教师教学多是随机而为,造成实习内容随机,学生无法提前预习所学知识[3]。教师带教过程中,对大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教学缺乏全面性、连续性。由于医疗工作繁重,带教教师少有精力设计实习课程、教案等,实践内容与大纲不一致[4]。

1.4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科学

长期以来,临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主要以笔试为主,以记忆类题型为主要考试内容,卷面成绩往往决定最终的考试成绩。这种考核模式尤其不利于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价形式单一,多数考核都只以出科考试、终结性考试为评价形式,忽略形成性评价,导致临床实习不重视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系统分析、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是回归书本理论知识[5]。相比较英国《明日医生》中临床实践的规定,我国医学院校本科教育缺乏统一具体的临床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现有的《标准》未提供更为细化的实施细则。多数医学院校的临床实践教学大纲只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初步分为“了解”、“掌握”和“熟悉”,未将技能掌握的程度进行量化。

2提升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对策与建议

2.1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多采用以CBL和PBL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用主动学习的态度取代被动接受教育,实现教学由单向灌输式向研讨式、启发式转变。双向交流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辅以开展师生之间研讨会式、参与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会学”而“学会”。借助信息化手段,基于微信公众号开展移动PBL教学,教师通过微信平台开展病案讨论,进行实时引导和启发。有益于扩散学生临床思维,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6-7]。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要重视教学模式创新,更应重视临床实践性教学。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将“创造性”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对医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中之中。

2.2注重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贯穿于整个本科培养过程。医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应将医学、伦理学、法律法规、医患沟通作为教育内容,开设医学人文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分析案例,医、患“角色互换”,引导学生体验患者的切身感受。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承担教育任务的临床医师要加强自身人文精神的培养,掌握医学人文内涵的呈现方法,实现教师对学生素质的“潜移默化”[8]。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过程无疑也会促进医患之间的教学配合。

2.3丰富临床实践教学形式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开展的临床执业医师第一阶段考试安排在医学生完成临床见习时进行,考察医学生对重要的医学知识的掌握和基本临床应用能力,保证了医学生为后期的实习打下理论的实践基础。同时在维护患者权益和遵守医疗法规的前提下,教育和卫生部门应当对实习生合法书写病历、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基本诊疗活动做出具体规定。

重视全科临床实习。随着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被称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基层医疗单位可与医学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协定,定期安排医学生到社区医院学习,通过为基层居民体检、健康教育、社区巡诊等活动,能够切实感受最基层医疗活动的实践工作氛围,可以帮助实习生树立赴基层就业的信心和决心。

2.4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在满足临床医生培养的需要方面仍待完善,探索评价内容和方法显得十分重要。拓宽细化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的成效进行评价。多方面的量化考核,能够逐步矫正学生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缺陷,便于及时找准并解决问题。教学效果评价应当注重过程中的及时反馈和定期反馈,注重批判性思维形成、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综合技能的形成过程[9]。尽可能多地采用MINICEX、OSCE、CCS等科学考核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

对临床实习学生的入科出科环节的质量控制,为医学生提供更多临床实践机会。出科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应保证学生临床实习技能的实际运用,考试成绩应占学生毕业考试总体成绩的足够权重。

医学临床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核心,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宏观上需要制度体系的保障,微观上需要具有丰富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去指导,需要有足够的病员病种、相应教学水平、医疗设备的综合性医院作为教学基地。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者、高校教育管理者、医疗机构一线临床教学人员,都要勇于承担临床实践教学这个时代课题,认真研究,不断探索,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

\

 
参考文献

[1]王继年,张泓,樊松,等.高校附属医院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2:45-46.
[2]韩小玲,尹金宝,韩创,等.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医学人才培养水平教育教学论坛[J].2017,29:94-95.
[3]Lambert S.Can clinical reasoning be taught or can it only be learned[J]?Medical Education,2002,36:695.
[4]解超芳,蒋仁莲,廖容,等.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7):1007-1009.
[5]刘晨,亓来华.对于进一步细化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初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2-24.
[6]邸大琳,鞠吉雨,王丽娜,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移动PBL”教学在医学留学生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0:73-74.
[7]段梦夕,马晓露.微信平台辅助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医学检验实习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0:92-93.
[8]李昌金,段志军,常庆勇,等.“5+3”一体化培养模式下医学人文精神渐进式培训及多元化评估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1:61-64.
[9]张旭,李航,王君,等.医学本科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0:13-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9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