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4 11:22: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2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14例,给予两组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及资料前后心理应激指标。结果围手术期观察组并发症例数相较于对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更高,治疗后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相较于护理前期阶段更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围手术期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的消极情绪,提升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介入手术;围手术期

本文引用格式:王桂春.分析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325,327.

0引言

冠心病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心肌缺血、氧等心脏疾病,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血管硬化所致的血管阻塞等[1]。老年患者是冠心病的高发群体,目前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趋势,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也受到诸多影响,同时疾病对其生理以及心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威胁[2]。介入手术治疗是目前医学中较为新型的微创手术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迅速以及疼痛轻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治疗中。资料指出,给予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升疗效[3]。此项研究通过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患者护理手段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确诊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628例,通过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64例,女150例,年龄42~78岁,平均(59.81±4.3)岁;对照组,男性170例,女性144例,年龄43~79岁,平均(61.0±4.5)岁,病程1~17年,平均(7.2±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较小(P>0.05)。

1.2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1)手术护理:冠心病患者其体质相对较弱,并且心肺功能不强,极易出现诸多并发症状,故而,医护人员应该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指标予以检查,若是患者出现异常应该及时告知医生予以处理;(2)心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年龄普遍较高,并且由于病程治疗较长,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消极情绪,进而加重病情,医护人员应该和患者进行定期地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护理的依从性;(3)饮食指导: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摄入蛋白质以及维生素较为丰富的食物,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钾元素丰富的食物,进而调节患者的血脂功能。(4)运功护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状况,对其运动强度进行指导,确保患者的血液循环,通过运动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引导患者规律性运动,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走或者太极拳等。

1.3观察标准

统计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有低血压、尿潴留等;对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根据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问卷调查表,采用百分制,指标有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非常满意:高于90分,满意:70~90分;不满意:低于70分;根据抑郁评分量表(SDS)以及焦虑评分量表(SAS),对其进行统计,分值越高其消极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经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低血压以及尿潴留等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见表1。


\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见表2。


\
 

2.3护理前后SAS、SDS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有显著下降,同治疗前比较差异较大,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数据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见表3。

\

 
3讨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介入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但患者心肺功能并不强,加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较低,极易出现抑郁以及焦虑等消极情绪,对疾病的治疗有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影响预后[4]。

由于患者的年龄较大且自身原发性疾病较多,在治疗的过程中易出现抵触甚至是恐惧心理,这就对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对其焦虑抑郁的情绪进行疏导,帮助患者正确对疾病进行认知,从而提高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5]。配合运动以及饮食干预后,能够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从多个方面共同促进康复。通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由此得知,给予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治疗疗效;同时总满意度明显更高,提示患者更倾向于综合护理模式,对于该种护理方案的接受程度更好,护理干预后心理情绪明显稳定,从侧面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6]。

综上所述,给予心脏介入手术资料冠心病围手术期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钟敏,李思静.老年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3):126-128.
[2]宋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前睡眠状况及围手术期心理干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3):150-151.
[3]吴晓.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7,31(10):795.
[4]陈晓.健康教育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0):133.
[5]马景涛,刘敬,郭丽敏,等.术前冠脉造影及其临床干预在降低胸科恶性肿瘤并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脏事件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2017,26(4):321-326.
[6]李秋泽,魏松洋,寇卫军.危重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5):417-4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81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