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3 14:09: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从儿童紫癜性肾炎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专方验方治疗、中成药治疗等方面入手归纳总结,对近年中医药治疗儿童紫性肾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中医药治疗儿童紫性肾炎提供参考。

关键词:儿童紫癜性肾炎;中医药

本文引用格式:王枫阳,纪文祥.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44,47.

0引言

紫癜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1],以全身性小血管损害及肾小球系膜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以血尿和(或)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祖国医学无紫癜性肾炎的明确病名,以其临床症状归属于“紫斑”、“血尿”、“肌衄”、“水肿”等范時。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儿童紫性肾炎蛋白尿临床效果显著,优势独特且相关治疗研究颇多,现将相关方法综述如下。

\

 
1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现代医家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对古代书籍有关本病的研究基础上,多认为紫癜性肾炎的发病与“风、湿、热、毒、瘀”等实邪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小儿正处生长发育阶段,虽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但其脏腑娇弱,形气未充,因此,脏腑亏虚(肾虚、脾虚、肺虚)也是小儿易发本病的重要生理基础。丁樱教授[2]认为“风”是导致紫癜性肾炎发病的重要诱因。风邪为百病之长,其阳性开泄,善行而数,常合他邪为患,化热化燥,伤及肾络,引发血尿、蛋白尿。曹广海[3]从毒邪伤络理论认识本病,其认为毒邪是本病的主要病因,且多兼挟风、热、湿、瘀而存在,毒邪贯穿于本病的始终。杨洪涌教授[4]认为内蕴湿热是该病发病之基础,特别是久居湿地,加之后天饮食不节,外湿入里与内湿相合,蕴于内则生热,湿热互蕴而损伤脉络,亦致发斑、骨节疼痛、血尿等症。王孟庸[5]认为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肺脾肾三脏亏损是本病根结所在,若感外邪,入里化热,则导致血热外溢,瘀血内结,久则损伤肾络,引发血尿、蛋白尿。

2辨证分型

赵玉庸[6]将本病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多为风、热、毒合而致病。若风邪为主,当以疏风清热,凉血活血止血为法,方选银翘散合宁血方加减;若热毒为盛,治以清热凉血解毒,方选犀角地黄汤和宁血方加减;缓解期多为肺脾肾三脏虚损,当治其本,并辩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以补肺健脾益肾,益气、滋阴,佐以活血通络为总则。

李正胜[7]教授根据病理过程将本病分为热盛迫血、血热兼气虚、气不摄血三期,早期多实证,由热盛迫血所致,以清热凉血为主。中期病情迁延,血热过盛而耗气,采用清热凉血止血兼补脾益气,气血同治。后期虚证为主,常因血热伤及脾胃,气不摄血所致,予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邹燕琴[8]认为此病本虚标实,本虚责之肾虚,标实责之风、湿、热、瘀合而为患,应从治风、治血、治湿入手,以泄其标实,清利湿热、祛瘀之法贯穿始终,后期补肺健脾益肾以培本固元等。

丁樱教授[9]临床将本病分为四型,并佐以活血化瘀之法贯穿治疗始终,其证型为风热伤络型、血热妄行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分别以银翘散、犀角地黄汤、知柏地黄丸、参芪地黄汤为主方加减治疗。

\

 
3专方专法治疗

丁樱教授[10]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主要是由热伤血络或气不摄血导致,针对皮下出血、尿血等症状,善用茜草、蒲黄、三七等活血止血药,使止血于活血之中,避免一味收涩止血,加重瘀血导致血尿反复。

冮顺奎主任[11]从“肾风、伏邪”理论出发,临床运用“御风扶正”疗法治疗该病,在临床上取得了的满意疗效。其中黄芪三草汤(黄芪、白花蛇舌草、旱莲草、车前草)、黄芪六君汤(黄芪、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参芪地黄汤(黄芪、人参、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分别针对伏留肾络兼湿郁化热、肺脾气虚、阴虚火旺型蛋白尿、血尿。

赵红[12]等针对本病“风、热、瘀、虚”的病理要素,自创肺肾同治方加减(黄芪、生地、黄芩、赤芍、丹皮、紫草、槐花、金银花各10g、山茱萸12g、蝉蜕6g)治疗紫癜性肾炎患儿35例,实验结果显示患儿24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覃玉芳[13]等运用加味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生地黄、赤芍、丹皮、丹参、炒栀子、紫草、白茅根、侧柏炭)治疗62例该病患儿,结果证明治疗组在降低尿红细胞、蛋白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4中成药治疗

郭宏艳[14]临床应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该病,结果显示治疗组对患儿血尿、水肿等症状的改善及恢复情况较对照组(糖皮质激素)显著提高(P<0.05),丁云峰[15]在抗过敏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肾炎康复片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证明肾炎康复片在对小儿血尿、蛋白尿症状的缓解程度上均优于单纯抗过敏及对症治疗,且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柴茂山[16]在西药常规治疗组上加用调血保肾胶囊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156例,总有效率90.38%,其对血尿及蛋白尿改善较西药对照组明显提高。

段翠蓉[17]等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加用槐杞黄颗粒治疗紫癜性肾炎患儿36例,其对气阴两虚证患儿临床效果显著,且明显降低了患儿血浆粘稠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和血清hs-CRP水平,改善了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功能,从而提高HSPN的治疗效果。

厉洪江[18]等将观察组在常规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体液免疫水平较常规组明显下降,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较常规组均明显升高,且临床安全性较高。

5归纳总结

儿童紫癜性肾炎作为一种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在对其病因病机认识及治疗方案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针对不同证型,随证治疗临床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弥补了西医在治疗本病时使用免疫制剂和激素所带来的副作用。但中医药在治疗本病尚缺乏相关统一完善的辩证分型、治疗方案标准及系统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各医家根据自己经验进行诊治,临床可重复性较低,缺乏系统性和循证医学依据。因此,应该广泛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大数据、大样本、多重心的相关临床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实验、动物实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等,挑选、制定出相应的高效方药供临床参考应用,统一完善该病的中医临床证分型标准、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系统,使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时能更好的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指导临床。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二):紫癜性肾炎的诊治循证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2):911-913.
[2]李雪军,张霞,胡明格,等.丁樱教授从“风”论治过敏性紫癜经验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315-316.
[3]曹广海,云鹰,肖华.从毒邪和络病理论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J].世界中西医杂志,2009,4(2):139.
[4]袁相凤.杨洪涌教授从“内蕴湿热”论治过敏性紫癜的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0):1848-1849.
[5]黄艳琼,汪栋财,赵恒霞,等.王孟庸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管窥[J].江苏中医药杂志,2018,50(8):19.
[6]杨洪娟,司秋菊,潘莉,等.赵玉庸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6):2559-2561.
[7]黎常利,李正胜,张雄峰,等.李正胜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J].光明中医,2018,33(3):323-324.
[8]张文曦.邹燕勤论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J].中医杂志,2018,59(18):1547~1549.
[9]郑海涛,尚东方,韩珊珊.丁樱教授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治疗紫癜性肾炎思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6):510-511.
[10]任献青,郭庆寅,管志伟.丁樱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0,42(12):510-511.
[11]冯春丽,蒋秋明,李春香.冮顺奎主任医师运用御风扶正法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经验[J].中医儿科杂志,2019,15(1):20-21.
[12]赵红,李玉秋,赵晨阳.肺肾同治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6):94-96.
[13]覃玉芳,李贵平.加味屏角地黄汤辨治儿童紫性肾炎血热夹瘀证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2):2-3.
[14]郭宏艳.雷公藤多苷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2(6):33.
[15]丁云峰,李志辉,段翠蓉,等.肾炎康复片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血尿和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7,9(5):408-409.
[16]柴茂山.调血保肾胶囊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2012,28(4):43.
[17]段翠蓉,李志辉,张翼,等.槐杞黄颗粒对儿童紫癜性肾炎血液流变学及血清hs_CRP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7,23(3):94-95.
[18]厉洪江,刘翠华,田明,等.百令胶囊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32):4546-45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4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