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多样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3 12:28: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多样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多样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利用多样性护理干预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多样性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陈海梅.多样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354,356.

0引言

近年来,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各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处于水涨船高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2]。医学治疗水平的不断革新,有效地提高了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3]。为有效提高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依从性,有效的护理模式受到了关注。本研究中,分析探讨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多样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4例,男性34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66.12±6.85)岁;对照组患者64例,男性3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5.10±5.7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有效治疗的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对患者的血压及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控制。

对照组患者在有效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主要针对日常用药、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有效护理的过程中利用多样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的工作中要实时关注患者的情绪,主动向患者讲解医院的环境及治疗条件,使患者对医院的整体情况有相应的了解。同时要对患者的情绪进行有效的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对存在消极心理的患者要及时地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消除消极心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及临床治疗效果,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2)健康宣教:有效护理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思想认识,护理人员在有效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就患者自身疾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过程中的有效预防措施,详细地讲解于患者,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

(3)饮食护理: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实际饮食习惯制定有效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在食物摄入的过程中要保持营养的均衡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止暴饮暴食,有效引导患者戒烟酒,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

(4)用药指导:有效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详细讲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并就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向患者有效说明,提高患者的用药意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5)运动护理:有效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有效的运动方案,患者可根据护理人员提供的方案进行有效的运动,将每次运动的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确保患者运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康复指导:为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指导患者掌握血脂、血压的测量方法,同时将不良反应的有效预防措施详细地讲解于患者,使患者对各类不良反应及日常血压、血脂的有效测量有实质性的掌握,为患者后期的有效康复提供基础。

1.3观察标准

有效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监测,并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两组患者满意度的对比。按照总分为100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有效的评估,分值越高越满意,分值越低越不满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的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可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

 
2.2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对比

由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对比可知,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6.9%(62/64),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为85.9%(55/64)(2=7.517,P=0.006)。数据表明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群体主要集中于老年人[4]。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此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地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5]。医学治疗手段的不断革新,提高了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使得临床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受到了诸多的关注。

目前常规护理方式普遍应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护理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6]。但是由于发病群体的特殊性以及病程的时效性,有效护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针对这一点多样性护理干预受到了诸多的关注[7]。多样性护理干预是利用系统的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有效地避免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及患者的满意度[8]。本研究显示,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利用多样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利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避免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有效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秀娟,顾婷,何清,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多样性护理方式的干预效果[J].当代护士旬刊,2017,26(4):20-22.
[2]于淑敏.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8):139.
[3]王双.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35(20):185.
[4]童艳妮.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6):195-196.
[5]涂剑萍,李星.整体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1):183-184.
[6]赵春梅.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35(11):106.
[7]Mostafa NM,Ahmed GH,Anwar W.Effect of educational nursing program on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 at Assiut University Hospital[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18,8(11):61.
[8]Frison V,Simioni N,Marangoni A,et al.Clinical Impact of 5 Years of Liraglutide Treatment o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a Real-Life Setting in Italy:An Observational Study[J].Diabetes Therapy,2018,9(6):2201-22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