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从肝肾论治月经量少伴黄褐斑验案1则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2 14:55: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用补肾益精,疏肝解郁法治疗月经量少伴面部黄褐斑验案1则。

关键词:月经量少;黄褐斑;肝肾同治

本文引用格式:朱涵茹,郑祖峰.从肝肾论治月经量少伴黄褐斑验案1则[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339.

1医案

董某,女,46岁,初诊时间:2019.04.22。主诉:月经量少半年,左右颧骨部长斑1年,范围21.7cm。平素月经周期30天,经期3天,量少,用迷你卫生棉即可,有血块,痛经(-),LMP:2019.03.22。婚育史:G2P1L1A1,1999年顺产一男婴,2001年药物流产一次,后放置宫内节育器至初次就诊。患者面暗淡,苔白,脉细涩,善太息。予白芷9g,白术9g,白茯苓9g,白芍6g煮取药液后用纱布外敷斑块处。同时予:熟地20g,川芎15g,白芍15g,当归15g,黄芪30g,白芷12g,桂枝9g,肉苁蓉12g,杜仲12g,菟丝子15g,黄精15g,淫羊藿12g,甘草10g,中药汤剂口服。

\

 
二诊时间:2019.05.04,LMP:2019.04.22-2019.05.02,前五天月经量较之前有少许增多,后五天月经淋漓不尽,建议取出宫内节育器,面部斑块未见明显改变,继续予上次中药方外敷及口服。

三诊时间:2019.05.14,面部斑块范围有少许缩小,在外敷方中加入薄荷3g,麻黄3g,继续外敷,内服汤药中加入土元6g,地龙6g,继续服用。

四诊时间:2019.05.28,LMP:2019.05.20-2019.05.25,月经量明显增多,血块(+),面色红润,面部斑块颜色变淡,面积缩小。调整药方:柴胡15g,枳壳15g,白芍12g,桃仁12g,红花15g,川芎15g,当归15g,生地20g,黄芪30g,香附12g,甘草10g。继续中药外敷方外敷。

2019.07.10诊时自诉月经量明显增多,月经周期规律28-30天,经期由3天延长至5天,卫生巾3片/日,斑块颜色逐渐变浅,面积逐渐缩小至1.5*1.1cm。

2中医概念及病因

月经量少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而净;或经行时间不足两天,量少于20mL即可诊断[1]。中医认为,月经量少主要病因病机不外乎虚实。虚者可有肾虚、血虚。实者则多因气滞、血瘀。

黄褐斑是一种女性较为常见皮肤病。色斑多对称布于面部,呈淡褐色或黑色,大小、形状不一,部分可相互融合,呈边缘清楚的蝴蝶型或不规则形,无鳞屑覆盖,亦无痛痒等自觉症状。中医又称为“面尘”“肝斑”[2]。陈彤云[3]老师提出有斑必有瘀,无瘀不成班,治斑必治血的学说,《医宗金鉴》中记载:“斑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结滞而生于面部”。《外科正宗》中记载:“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当随其因而调之也”。

3病机

3.1肾虚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人的生、长、孕、育皆依赖于肾精的作用。《黄帝内经》云:肾气盛⋯⋯天癸至,《傅青主女科》云:“经水出诸肾⋯⋯肾水本虚,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医学正传妇人科》云: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血日渐干”。精血同源,肾精亏虚,冲任血海不充,经血化源不足而致经行量少。

3.2阴血虚

王叔和《脉经》中云;“经水少,不如前者,何也?⋯⋯师曰:亡其津液,故令经水少”。津液亏虚,阴血不足,冲任血脉无以充盈,故月经来潮后量少于正常,面色暗淡无华。

3.3气滞血瘀

《妇科玉尺》中云:“气郁肝伤,故月来衰”。《妇人大全良方》中叙述“妇人以血为用,惟气顺则血和”。《女科要旨调经》中记载:“大抵气行血行,气止血止,故血病以行气为先”。中医中讲,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肝气条达,血液才能运行周身。若肝因情志受阻,失于疏泄,由肝疏泄之血液运行失常,胞宫、冲任血行瘀滞则月经量少,瘀滞于面部则发为色斑。

4治则治法

董某初次就诊时予中药口服,侧重于滋阴补肾。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取四物汤之意,意在滋阴养血补血和血。董某年近50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应给予滋补肾阴阳药物,阴阳互根互用,加入肉苁蓉、杜仲、菟丝子、淫羊藿补益肾阳,阴阳并补,阴血生化有源。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桂枝具有助阳化气的作用,配合黄芪益气功效,推动血液运行周身,气血充足,经血方可按时以下,经量正常。现代药理研究,白芷有解热、抗炎、镇痛作用,白术有抗衰老、镇痛、抗菌的作用,茯苓有延缓衰老,利水消肿的功效配合养血柔肝之白芍,改善面部循环。

后期患者就诊时,气血充盈,面色红润,则侧重于疏肝理气化瘀祛斑,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四逆散(柴胡、枳壳、白芍、甘草)疏肝理气,香附主入肝经,以疏肝解郁调经为长,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薄荷疏肝解郁,促进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配合麻黄宣发之力,提高面部新陈代谢能力。通过疏肝解郁的方法,使气机条达,通过气的升、降、出、入,带动血液运行,达到充盈血脉,经血冲盛,化瘀消斑的目的。
\

 
5讨论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女子亦以肝为先天。董某就诊时47岁,随着年岁增长,肾精日渐不足,加之各种社会因素(熬夜、过度损耗、压力大、情志异常等),阴血损耗,生化乏源,胞宫、皮肤失于濡养。肝为刚脏,得血则柔,血虚则肝亦失养,肝气疏泄异常,则气机运行不畅,血液循行亦受牵累,瘀滞不行,则出现月经量少及色斑。治宜益精养血,理气化瘀。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2.
[2]邓梦琪,林爽,丁慧.丁慧根据“月经周期”论治女性黄褐斑[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10):4643-4645.
[3]徐佳,姜希,曲剑华,等.陈彤云治血四法治疗黄褐斑经验[J].中医杂志,2019,60:20-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6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