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成分输血在血液病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及护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2 12:55: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成分输血在血液病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00例血液病患者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成分输血,观察输血效果。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通过输血护理,所有不良反应已得到及时处理,并已痊愈。结论成分输血可保证血液病患者输血的安全性,通过输血护理,使输血治疗效果更佳,在临床应用中较为重要。

关键词:成分输血;血液病;不良反应;白血病

本文引用格式:辛文英,张福仙.成分输血在血液病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64,366.

0引言

血液病属于人体内造血系统异常的疾病[1]。血液病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以及出血和血栓性疾病[2]。通常较为常见的即是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患者在患病后将会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气短,严重者可能发生昏厥等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影响较大[3]。通过输血可对于此类疾病进行治疗,但全血输血治疗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成分输血可根据患者自身所需,调整血液的成分进行输血,以此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即主要分析成分输血在血液病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及护理。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血液病患者9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450例,女450例,平均年龄(47.62±5.29)岁,疾病类型:白血病492例,地中海贫血7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83例,溶血性贫血54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收治入院后,先对患者相关情况进行检查,并给予患者输血护理。在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与患者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情况,拉近护患关系,使患者处于相对放松的心情进行输血。并且告知患者输血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输血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实际意义。在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等进行核实后,为其进行输血治疗。

选择患者合适的成分血,采用先慢后快的形式为患者进行输血,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开始输血后患者的身体情况,若速度过快应立即进行调整,以患者身体可承受为宜。在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亦可与患者进行简单的沟通,使患者以较为平静的心情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主动性与积极性。若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发生有堵塞情况,应注意输血器的更换,不可通过挤压针头的方式进行疏通,以防造成对患者的伤害。

输血结束后,为患者输送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管道清洗,保证输血完全。并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记录患者发生过敏、发热、管道堵塞的情况。

2结果

所有患者输血治疗完毕后,共发生不良反应24例,其中过敏4例、发热16例、管道堵塞4例,发生几率分别为0.4%、1.8%、0.4%,总发生率2.6%。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已痊愈。

3结论

目前阶段,普遍认为血液病的发病因素较多,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异常以及污染等均有可能导致人体发生血液疾病。并且由于目前科技与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类污染情况亦日渐严重,血液病的发生概率亦在不断上升[4]。

患者在患有血液疾病后,在早期发病时症状发病相对较隐匿,因此患者自身通常难以察觉,在早期仅表现为身体逐渐乏力、肢体酸沉、免疫力下降、常感冒等[5]。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高热、头痛、晕厥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

而白血病即是血液病中的一种,其属于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病毒感染、各类化学因素的影响以及遭受到放射线辐射,均可能导致患者患白血病。白血病患者患病后将表现为发热、皮肤、牙龈出血、全身乏力、面色苍白、骨与关节疼痛、肝脾与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其中发热最为常见,主要由于各类感染所致,咽峡炎、口腔炎、肛周感染等。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患者各症状表现将逐渐严重,并最终病情恶化,导致患者迅速死亡,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较大威胁。因此确诊后需要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通常白血病可使用化疗、免疫抑制剂治疗、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而在为血液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输血亦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输血,可有效缓解患者体内贫血症状。但由于输全血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已难以满足目前的治疗预期,对于成分血的使用在逐渐增加[6-7]。

成分输血对于血液病患者的治疗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根据患者需要的成分进行给予,可更好的补充患者所需,以此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由于成分血可以对血液内成分进行浓缩输血,使得需要比全血更少的成分血对患者进行输血即可满足患者对于血液成分的需要,提高了输血治疗的效率。而成分血的获取是通过对全血进行提取所得。因此同一份全血可提取出多份成分血,使得对于血液的利用增高,在提高利用率的同时节省了血源[8]。

因此对于血液疾病患者使用成分血进行输血治疗尤为重要。但由于成分血的输血过程相对较为复杂,需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护理,以此保证输血治疗的效果。例如成分血袋不可进行剧烈晃动,导致其中红细胞由于碰撞出现破裂,引起溶血;在开始输血后,需要对患者采取先慢后快的输血速度,在患者适应输血治疗后,再逐渐加快输血速度;同时应注意对患者的各类不良反应进行处理,管道堵塞后应当进行输血器的更换,以保证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通过成分血输血治疗后,所有患者共发生24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2.6%,并且通过针对性治疗后所有患者已痊愈。证明使用成分血输血治疗血液疾病患者可保证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通过对患者的护理,可使整体输血治疗效果更佳,在临床应用中较为重要。综上所述,成分输血可保证血液病患者输血的安全性,通过输血护理,使输血治疗效果更佳,在临床应用中较为重要。

\

 
参考文献

[1]Manish Raturi,Shamee Shastry,Mohandoss Murugesan,et al.Effect of plasma component transfusion on 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screening tests[J].Asian Journal of Transfusion Science,2018,12(1):57-61.
[2]Dunbar Nancy M,Olson Nicholas J,Szczepiorkowski Zbigniew M,et al.Blood component transfusion and wastage rates in the setting of massive transfusion in three regional trauma centers[J].Transfusion: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2017,57(1):45-52.
[3]侯淑萍.小儿血液病成分输血的临床探讨[J].临床研究,2018,26(1):115-117.
[4]黄亚男.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成分输血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4):43-44.
[5]黄飞,苏正昌.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在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价值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6):671-672.
[6]任明臣,李敏,李娟,等.溶血性贫血患者行不同制备方法的成分输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8,35(11):1008-1010.
[7]沈祖建.成分输血对慢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的改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3):61-63.
[8]刘丹,周婷,闫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成分输血的应用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5):41-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6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