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估大于10 mm低回声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及恶性征象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人在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并发现大于10 mm的低回声肿块患者,共25例49个低回声肿块,追踪其它检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9个肿块中,病理证实恶性病变4个,良性病变45个,双乳检出肿块的11例,共27个,单纯右乳8例,共12个,单纯左乳6例,共10个,形态不规则的21个,形态规则的28个,纵横比<1的5例,沙粒样钙化2例,粗大的钙化2例,后方衰减的13例。仅形态不规则对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低占19%,当合并2项以上恶性征象时诊断准确率增加。结论超声对大于10 mm乳腺肿块的检出率高,有典型良恶性图像特征的诊断准确率高,对图像不典型的需结合其它检查并定期随访,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超声;低回声肿块;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孙春晨.彩色超声对乳腺低回声肿块的诊断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158+160.
0引言
现代女性健康意识的增强,乳腺超声检查的普及,发现乳腺肿块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数的乳腺肿块是通过自己检查发现的。超声作为乳腺疾病的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价廉,易于复查,无辐射,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乳腺内的肿块回声,正确区分实性肿块和囊性肿块,实性肿块的回声高低,肿块的形态,边界,肿块内有无血流都可明确诊断。乳腺低回声肿块良恶性都有,良恶性跨度大,本文通过对双侧乳腺49例低回声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估低回声肿块的形态对乳腺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低回声肿块伴有其他恶性的意义声像图改变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检查的乳腺低回声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共25例,49个肿块,肿块均大于10 mm,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1岁,肿块最大的33×27 mm,最小的11×6 mm,平均19×12 mm。
1.2仪器与方法。应用Voluson E8、VIVID7等彩色超声诊断仪,配备线阵探头,探头频率6-15 MHz,病人仰卧位,充分暴露乳房至双侧腋下,双侧手臂上举放置头部两侧,使乳腺贴近胸壁,减少病灶的的移动。每侧乳腺常规进行内外侧位按逆时针方向缓慢滑动扫查,最后扫查乳头部位,病变位置表浅,选择更高频率的探头,深部大的肿块或有硅胶填充物的采用低频探头记录乳腺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内部有无钙化,钙化的大小,后方回声,血流等超声征象,进行分析整理,并与其他乳腺检查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表示,计数低回声肿块形态规则与形态不规则,形态规则的肿块合并其它超声征象及不规则肿块合并有其它恶性超声征象在乳腺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以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于大于10 mm的乳腺肿块,超声检出率高。双乳检出肿块的11例,共27个,单纯右乳8例,共12个,单纯左乳6例,共10个,形态不规则的21个,形态规则的28个,纵横比<1的5例,沙粒样钙化2例,粗大的钙化2例,后方衰减的13例。
2.1各肿块的超声声像特征与其它检查及病理学诊断分析。49个肿块,形态不规则的21个,10个为纤维腺瘤,5个为增生性结节,1个为良性叶状肿瘤,3个为浸润性癌,1个粘液癌。病理证实的恶性肿块中,形态不规则,边缘不规整,内见沙粒样钙化,纵横比<1,后方衰减明显,这些典型的恶性声像特征占比较多。良性肿块中,形态规则,边界清,有完整包膜,纵横比>1,典型的声像特征与其它检查及病理结果相似率高,也有声像特征明显但与病理及其它检查不符合。符合乳腺恶性肿瘤典型声像的1例,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蟹足样,内见沙粒样钙化点,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周边内部见血流信号,同侧腋窝见肿大的淋巴结。
2.2肿块的BI-RADS分级与肿块形态及病理及其它检查的的分析。49个肿块,BI-RADS分级3级的38个,乳腺纤维瘤21个,乳腺增生性结节17个,4A级的9个,7个为良性病变,2个为恶性病变,4B级的2个,诊断为浸润性癌,将4A与4B作为判断良恶性的临界点,其灵敏度、特异性、阳性率度比较高。乳腺恶性肿块表现多样,应仔细检查,通过多个切面观察一切可疑征象,这样可大大提高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率[1]。边界整齐、有包膜,外形规则并有回声增强的肿物未必就是良性,避免假阳性,乳腺局部纤维化,手术瘢痕,外伤史,可能造成不规则结节并伴有声影而酷似肿瘤,应注意鉴别。
3讨论
超声是目前诊断乳腺肿块简单、经济又敏感的方法之一。超声能清晰显示乳腺的各层结构,能够发现组织局部结构和形态的变化,乳腺肿块的检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对小的病变的诊断准确度低,小的肿块,恶性肿块早期声像图表现不典型时,易漏诊、误诊。超声难以诊断时需结合其它检查,随访肿块的变化情况[2]。BI-RADS分类系统对乳腺恶性病变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90%),现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对于4级以上的病变的评估没有具体的定性标准[3-4]有研究报道,在乳腺肿块超声征象的描述中,其生长方向和形态学是鉴别良恶性的最稳定特征。而其中形态不规则最为常见。超声声像中难以确定的肿块,还可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帮助术前病理诊断,超声可检查出胸骨旁及腋窝肿大的淋巴结,根据淋巴结图像特征有助于判断其良恶性,有助于乳腺肿块的分级[5]。
超声检查出的大的规则的低回声肿块及不规则的肿块均应建议进一步检查确诊。但以肿块的回声形态判断肿块的良恶性特异性较低,较多的良性肿块回声低,形态也表现为不规则[6],恶性肿块形态也可以表现为规则,不规则肿块同时伴有肿块内沙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有血流信号,腋窝淋巴结肿大,特异性比较高,病理基本能够证实。
超声诊断低回声肿块形态规则,边缘规整,有完整的包膜。纵横比>1,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于不规则肿块,后方衰减,同时伴有钙化,超声诊断的特异性不高,同时合并有几种恶性征象,特异性较高,乳腺肿块的形态与其良恶性相关性不大,只有合并多个征象时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本文对25例49个低回声肿块及其伴随的其它超声征象进行研究比较,包括形态规则的等回声肿块28个,边缘光整,纵横比>1,有包膜,内见线状高回声,结合其它检查及定期随访观察,考虑为良性病变,21个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肿块,病理及随访证实4个为恶性病变,1例具有典型图像特征,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呈“蟹足样”,内见沙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此病例超声诊断的准确率高,不规则低回声肿块,伴有1-2项恶性征象时,其超声诊断准确率降低[7]。
4结论
超声对乳腺低回声肿块的检出率高,对有典型的良恶性声像图特征的肿块诊断准确率高。对不典型的图像还需要结合其它检查及定期随访,为临床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8]减轻患者的经济及精神负担。要有规范的乳腺操作技术,乳腺典型的声像图表现要牢记于心,认真仔细的检查,对发现的乳腺肿块定期随访,不断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武,主编.现代超声诊断学[M].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俞丽芳,包凌云,许晓静.对不规则乳腺低回声肿块回顾性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8,34(11):989-991.
[3]许晓静,包凌云,朱罗茜,等.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联合彩色多普勒在乳腺硬化性腺病中应用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4):295-297.
[4]陈香梅,钟洁愉,孙德胜,等.超声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乳腺导管原位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6(9):650-653.
[5]韩照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15):22,24.
[6]林冬梅.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观察[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1):64-65.
[7]都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43-44.
[8]段红波.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45例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3):290-291,封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