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补肾调冲方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量少的32例临床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0 11:10: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方治疗人工流产术后的月经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位该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位。对照组给以常规激素医治,实验组给以补肾调冲方医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月经量和子宫内膜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为84.4%,高于对照组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子宫内膜厚度由4.61±0.65mm增加到8.33±1.54mm,优于对照组由4.56±0.63mm到7.13±1.97mm(P<0.05)。结论补肾调冲方和常规激素治疗都可以治疗人流术后月经量少,但补肾调冲方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行。

关键词:人工流产;月经量少;补肾调冲;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李海静,李颖,彭丽.补肾调冲方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量少的32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287.

0引言

月经量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经量较前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行经时间<2d,经量亦少的妇科常见病[1]。人工流产常作为避孕失败采用的补救措施,近些年我国行人流手术的病人日益增加,因其导致的术后月经量少等问题也逐渐增多,这在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同时闭经、滑胎、不孕等严重后果也会出现,所以有效治疗该病尤为重要。补肾调冲方是导师(李颖教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致力于临床30多年,善于治疗妇科、肿瘤和疑难杂病,尤其在不孕症、子宫肌瘤、月经失调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治疗该病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方。

\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2019.1~2019.7,门诊确诊为人工流术后月经量少的已婚病人,年龄在22~40岁,平均(24±4.24)岁;病程3个月~12个月,平均(4.42±3.1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中医参考“十二五”版《中医妇科学》[1]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有关内容:人工流术后月经周期正常,连续3个月或以上月经量少,甚至点滴而净,或行经时间<2d,经量减少者。症状:量少,色黯,有血块,腰膝酸软,舌淡紫,或紫黯有瘀斑,脉沉。西医参考“十二五”版《妇产科学》[3]拟定: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少于5mL。

1.3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均为人工流术后;(3)排卵期彩超提示子宫内<7mm(双层),内膜分型B型以下。

1.4病例排除标准

(1)因子宫肌瘤、内异症、卵巢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量少;(2)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和严重的内分泌失调的患者;(3)患者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治疗者。

1.5治疗方法

患者于治疗前,彩超测定其排卵前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分型;并记录其月经量及行经时间。对照组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1mg/21s/盒,1mg QD服用21日停药,于第22日开始服用黄体酮(醋酸甲羟孕酮片2mg/100片/盒),10mg bid,连续服用21天停药,此为一个周期,待月经来潮,第5天重复上述服用方法,共用3个月经周期。

实验组从月经期开始服用补肾调冲方(当归30g、益母草30g、川芎20g、川牛膝12g、赤芍15g、醋三棱10g、醋莪术10g、生山楂30g、败酱草30g、黑豆40g、鸡内金30g、鳖甲15g、菟丝子15g、枸杞20g、杜仲12g、肉桂10g、细辛5g、柴胡10g,生姜7g、大枣8g),平日1.5天1付,经期1天1付,水煎服,早晚分服,共用3个月经周期。

1.6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和内膜的变化。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痊愈:经量恢复正常,经期3~7d,并≧3个月;显效:经量较前明显增多≧既往经量的2/3,经期3~7d,并≧3个月;有效:经量增加到既往经量的1/3~2/3;或经量恢复正常,但≦3个月;未愈:经量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总有效为84.4%,高于对照组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实验组子宫内膜厚度由4.61±0.65mm增加到8.33±1.54mm,优于对照组由4.56±0.63mm到7.13±1.97mm(P<0.05)。见表2。


\

 

3讨论

中医认为月经是在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调节下协调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且子宫定时藏泄的产生的,所以这过程中任何环节异常,都会影响月经量的多少。《妇人规》:“经血之源,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泄于肾”。导师认为脾肾在精血生成中尤其重要,肾中藏元阴元阳,是气血之始,冲任所隶。只有肾气胜,天癸才能充盈,月经生化来源才会充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冲为血海。若脾运化失常,则气血来源匮乏,血海枯竭,则月经来源匮乏。脾肾又有先后天关系,肾精充养,依靠脾之健运,而脾阳运化,依靠肾阳温煦,所以肾在其中占主导地位。多次人工流产加上反复的宫腔操作,损伤肾气,使精血亏少,冲任血海空虚,且胞脉受损,血行不畅而瘀阻冲任致无血可下或下血不畅致月经量少。故治以补肾益精,通调冲任。方中当归、怀牛膝、黑豆、菟丝子、杜仲、枸杞、肉桂、细辛温肾益精养血,又怀牛膝为引经药,可引血下行;当归、益母草、川芎、赤芍、醋三棱、醋莪术活血化瘀,补血调经,使淤血去而新血生;鸡内金顾护脾胃;鳖甲滋阴潜阳,张景岳《新方八略引》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新方八略引》,所以方中鳖甲即是此意。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17-322.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5-260.
[3]谢幸,苟文丽,等.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8-2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5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