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合肾痹汤治疗肾虚血瘀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口服甲氨蝶呤片,补肾活血汤合肾痹汤+甲氨蝶呤片。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疾病活动指数(DAS28)的评分;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ESR、SOD、CRP和的变化;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的80.7%(P<0.05);观察组ODI,DAS28,ESR、SOD、CRP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的28.1%(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合肾痹汤可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症状、ESR、SOD、CRP,且可降低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补肾活血汤;肾痹汤;甲氨蝶呤;肾虚血瘀型类风湿关节炎
本文引用格式:苗喜云,孟庆良,展俊平,等.补肾活血汤合肾痹汤治疗肾虚血瘀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97-98+100.
0引言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自身的免疫性疾病[1]。其多发于女性,在成年人中发病率约为0.35%[2],病程10年患者致残率超过50%。西医主要采用抗风湿药、抗炎药、免疫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3]。但尚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大。中医药治疗RA经历长期临床实践,疗效确切。笔者采用补肾活血汤合肾痹汤治疗肾虚血瘀型RA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可降低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肾虚血瘀型RA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过程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脱落6例。
1.2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参照Amnett等[4]制定的RA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肾虚血瘀型RA辩证标准。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2.5分<DAS28评分≤5.0分;③年龄25-60岁;④入组前30d未抗风湿药、抗炎药;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及脱落标准。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风湿病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③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④接受本研究外的其他治疗,可能影响疗效判定者。脱落标准:依从性差、失访、死亡、数据不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674,规格2.5 mg×100片),10 mg/次,1次/周。
1.5.2观察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合肾痹汤(熟地、白术、肉桂、破故纸、菟丝子各10 g,杜仲、枸杞、归尾、茯苓、附子、山萸肉、防己、薏仁、石斛苁蓉、没药、地骨皮、独活各3 g,红花2 g)。1剂/日,分两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
1.6观察指标。①临床症状;观察治疗前后ODI[6],DAS28[7]量表。②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ESR、SOD、CRP的含量。③不良反应观察研究期间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
1.7疗效判定。临床疗效的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治愈:ESR、CRP基本正常,疗效指数(关节疼痛程度、疼痛数目、肿胀数目、晨僵时间和运动功能改善总百分率)≥80%;显效:ESR、CRP明显改善,50%≤疗效指数<80%;有效:ESR、CRP有改善,30%≤疗效指数<50%;无效:ESR、CRP无改善,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1.8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的80.7%(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ODI,DAS28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ODI,DAS28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ESR,SOD和CRP比较。治疗后两组ESR,SOD和CRP均不同程度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ESR,SOD和CRP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见表4。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口腔溃疡、皮疹)发生率1.7%,低于对照组的28.1%(P<0.05),见表5。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9]。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可伴有体重减轻、低热及疲乏感等全身症状。关节外表现:①一般表现可有发热、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及淋巴结肿大。②心脏受累可有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外膜、心肌及瓣膜的结节、心肌炎、冠状动脉炎、主动脉炎、传导障碍,慢性心内膜炎及心瓣膜纤维化等表现[10]。③呼吸系统受累可有胸膜炎、胸腔积液、肺动脉炎、间质性肺疾病、结节性肺病等。④肾脏表现主要有原发性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和继发于药物治疗的肾损害。⑤神经系统除周围神经受压的症状外,还可诱发神经疾病、脊髓病、外周神经病、继发于血管炎的缺血性神经病、肌肥大及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11]。
补肾活血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科大成》。由熟地、破故纸、菟丝子、杜仲、枸杞、归尾、山萸肉、苁蓉、没药、独活、红花。具有补肾壮筋,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损伤后期,肝肾虚弱。症见筋骨酸痛无力,尤以腰部为甚,舌淡苔白,脉细而弱。损伤后期,肝肾亏损,筋骨失养,则腰膝无力,酸软作痛,尤以腰部为甚,是虚中有实,瘀滞湿阻,经脉不畅之故。治当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佐以活血止痛之法。肾痹汤出自《辨证录》由白术、山茱萸、茯苓、薏仁、杜仲、肉桂、附子、防己、石斛、地骨皮组成。主治肾痹,因下元虚寒,复感寒湿,以致腰肾重痛,两足无力。方中熟地、杜仲、菟丝子、补骨脂、枸杞子、山茱萸、肉苁蓉填补精血,强壮筋骨,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弱,伤后致虚者,尤宜大剂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品;配以归尾、红花、独活、没药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治痹阻之余患,且可监制上述补益之品,以免滋腻之弊。
本组资料显示补肾活血汤合肾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肾虚血瘀型RA证总有效率优于甲氨蝶呤。治疗后补肾活血汤合肾痹汤联合甲氨蝶的ODI,DAS28评分较甲氨蝶呤片改善更为明显。其起效机制可能为补肾活血汤合肾痹汤通过机体调节免疫功能,抗击炎性反应,减轻炎症对骨关节的侵蚀。ESR、SOD、CRP为反映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常用于评价RA病情。治疗后补肾活血汤合肾痹汤结合甲氨蝶呤的ESR、SOD、CRP较单用甲氨蝶呤片改善更为明显,且优于文献。其起效机制可能与促进炎性因子吸收、拮抗炎症因子释放、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补肾活血汤合肾痹汤治疗肾虚血瘀型RA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单用甲氨蝶呤,且可降低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Emeline M,Luca S,Boissier MC,et al.Time trends in the incidence,prevalence,and severity of rheumatoid arthriti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J Bon Spi,2016,83(6):625-630.
[2]Marine C,Arnaud MaY,Melanie G,et al.Risk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and the discontinuation of TNF inhibitor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A meta-analysis[J].J Bon Spi,2016,83(6):701-705.
[3]Ellen SN,Gina HB,Tore KK,et al.Self-limiting arthritis among patients fulfilling the 2010 ACR/EULAR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a very early arthritis cohort[J].Semi Arthri Rheu,2016,46(3):272-278.
[4]Amnett F C,Edworthy S,Bloch D A,et al.ARA diagnostic c r it er ia fo r r h e umat oid a r t h r itis[J].J A r t h r i Rheum,2001,30(1):17-19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6.
[6]Jaap Fransen.Rheumatoid arthritis measures[J].Arthri Rheum,2003,49(5):214-2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