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应用于小儿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治疗中的疗效与对患儿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70例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患儿,将行常规切除术的35例设为A组,将行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35例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B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A组的80.00%,P<0.05;B组患儿的MTR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应用于小儿腺体肥大合并鼻窦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效果理想,且不会对患儿的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小儿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努尔麦麦提·吐拉麦提,热孜玩古力·依敏.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于合并鼻窦炎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者疗效与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115+133.
0引言
儿童的腺样体因过度增生而肥大临床上将其称之为腺样体肥大,患儿发病后往往表现出张口呼吸、憋气以及鼻塞等症状,需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否则病情进一步加重后可能导致患儿发生中耳炎与鼻窦等疾病,所以,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必要[1]。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应用于小儿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治疗中的疗效与对患儿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并将详细内容介绍如下。
1基础资料与治疗方法
1.1基础资料。本次研究纳入的7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儿科临床收治的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患儿,纳入的时间是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将行常规切除术的35例设为A组,将行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35例设为B组,A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介于5-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47±2.11)岁;B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介于6-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9.04±2.36)岁;2组患儿的家长对本研究已经知情,并且签订了同意书,且患儿的基础资料已经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及批注,对比其基本资料,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可作下一步对比和分析。
1.2方法。A组患儿实施腺样体刮除手术治疗,具体操作是:协助患儿取仰卧位后展开气管插管与静脉联麻,在良好的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首先借助医用用开口器压住患儿的舌根,在将细导管经患儿鼻腔施展软腭牵拉操作,最后借助腺样体刮除器清除腺样体即可。值得注意的是,若难以触及鼻孔、咽隐窝时可借助鼻内镜经口腔置入双极电凝灼烧残留的腺样体,处理活动出血区,此过程中采取吸引器吸出烟雾,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需确保患儿的鼻孔处理暴露状态正常开放其咽鼓管,清除彻底后以局部纱球压迫止血即可。
B组患儿施予鼻内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具体操作思:对患儿实施常规全麻,并在良好的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待鼻腔与黏膜收缩后缓慢置入鼻内镜,并在鼻内镜的直视作用下吸出患儿鼻腔内的分泌物,确保手术区域视野足够清晰,术者可清晰辨别患儿的腺样体,及其周边组织情况。术者借助等离子耳鼻喉刀头经患儿的口腔进入鼻咽部抵达腺样体的侧面,倾斜到头并插入腺体组织,游离其边缘组织后射频消融处理,功率设定为15W,直至患儿的腺体组织坏死并呈灰白颜色时间,再将刀头调整为止血,并慢慢将刀头退出。
1.3指标观察。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标准为:治疗后,患儿鼻塞、脓涕以及头痛症状全部消失,无张口呼吸、鼻甲内肿胀等症状,身体指征正常为显效。经治疗患儿脓涕鼻塞显著改善,在夜间虽然存在偶尔的张口呼吸,但睡眠不受影响,患儿的机体身体指征基本正常,视为有效;治疗后,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恶化,呼吸困难,鼻甲内严重充血肿胀为无效。(显效+有效)/总病例数=总有效率。
分别于患儿术前与术后半年进行糖精试验,对其鼻腔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TR)进行测定,糖精颗粒位置至鼻咽部后壁的距离(mm)/总用时(min)=MTR,期间以患儿未打喷嚏、未咳嗽为准。
1.4数据统计处理。研究涉及的一切数据一律用软件SPSS22.0处理,2组的临床疗效以“[例(%)]”表示,选择χ2检验;术前术后的鼻黏膜纤毛MTR情况以(±s)表示,选择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意义。
2结果
2.1比较2组患儿的本次治疗效果。B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显效者共23例,有效者共11例,治疗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7.14%,A组治疗显效者16例,治疗有效者12例,治疗无效者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对比可知,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差异明显。
2.2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的鼻黏膜纤毛MTR变化对比。手术前,B组患儿的鼻黏膜纤毛MTR(7.43±1.26)mm/min,A组为(7.31±1.17)mm/min,两组无明显差异,但手术后,B组患儿的鼻黏膜纤毛MTR(6.90±1.04)mm/min明显高于A组的(4.65±0.84)mm/min,P<0.05,差异明显。
3讨论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程度与患儿合并发生鼻窦炎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这是由于腺样体肥大作为典型的炎性疾病之一,发病后炎症感染腺样体,并且产生大量细菌,进而引发鼻窦炎,且儿童的鼻窦未发育完全,鼻腔与鼻窦口又长又窄,一旦腺样体肥大就会造成阻塞鼻腔,使得分泌物难以排除,引起鼻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障碍,也会引起鼻窦炎[2]。
腺体的分泌与腔内血供是鼻腔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前提,而鼻腔黏膜纤毛系统发挥着鼻腔分泌功能、空气流量、湿度调节以及过滤清洁的作用,一旦切除手术损伤到其周围组织,会导致其部分纤毛微观结构丧失,降低其清除功能。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的主要原理是借助射频使刀头与病灶组织间形成离子体薄层,经电场加速并传递到靶组织中,从而使得靶组织的细胞在低温下迅速凝固、坏死、脱落,且经纤维组织修处理最终形成瘢痕,从而促进患儿鼻腔内的腺样体变小,改手术具备微创的特点,不会对鼻腔造成较大损伤,亦不会引起鼻腔出血等,对于患儿黏膜纤毛功能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临床疗效较为理想[3]。在本次研究中,B组患儿治疗后的有效率(97.14%)较A组(80.00%)高,且术后检测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鼻黏膜纤毛MTR明显优于A组,P<0.05。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小儿腺体肥大合并鼻窦炎疗效良好,且对患儿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影响极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艳霞,魏艳艳,僧东杰,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的效果[J].临床研究,2019,27(01):52-53.
[2]方铭达,许振跃,黄前进,等.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黏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9):26-29.
[3]李雯,李曦,黎晓静.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护理[J].医疗装备,2016,29(01):161-1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