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09 16:32: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20例,通过随机表法分为60例实验组与60例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接受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结果经过对比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急性胃肠炎临床治疗中,通过半夏泻心汤加味方法可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促进治疗效果提高,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备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急性胃肠炎;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王传志.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248,250.

0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我国居民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得到相应改变,进而引发各种胃肠疾病,其中急性胃肠炎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对人们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2]。急性胃肠炎属于医院消化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其临床症状较多,通常可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恶心等,容易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需尽早接受有效治疗[3-4]。目前针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以药物为主,但常规西药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方法开始得到广泛关注。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旨在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20例,通过随机表法分为60例实验组与60例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为19~71岁,平均(46.37±8.55)岁;实验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为21~70岁,平均(47.58±8.64)岁。纳入标准:①经过检查后,符合急性胃肠炎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均存在暴饮暴食或者饮食不当史;③以自愿为原则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②存在严重脱水、休克及酸中毒情况;③对相关治疗药物存在过敏情况;④精神异常或有精神疾病史。经过对比后,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129),规格为0.375 g,口服1片/次,3次/d。

实验组:本组患者接受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其组方为:白芍与车前子分别15 g;党参、姜半夏、广木香、厚朴、苍术分别12 g;黄连与黄芩分别9 g;干姜与炙甘草分别6 g,大枣5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味治疗:如患者存在发热情况,则需加用葛根与柴胡各9 g;如患者存在恶心呕吐情况,则需加用竹菇与紫苏梗各9 g;如患者存在腹痛情况,则需使黄连适当减量,再加用生姜6 g;如患者存在湿气重情况,则需加用山楂与麦芽各15 g。所有药物均以温水煎,分为2次服用,1剂/d,以2剂作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显效为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有效为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指标均得到一定改善;无效为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者存在加重情况。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对两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并计算总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情况


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
 


2.2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情况

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
 

3讨论

急性胃肠炎本质上属于一种典型胃肠黏膜急性炎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可包括暴饮暴食、饮食不当、细菌感染、毒素感染等,在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沙门菌属和嗜盐菌感染,在毒素感染中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5-6]。发病初期时,急性胃肠炎多表现为轻度腹泻,以大量水样便为主,且存在少量黏液,当该疾病发展后也可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当进展至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等情况[7-8]。

目前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中常规西药治疗最为常见,但根据相关研究可发现,其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多,整体临床效果不够理想,因此需采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由于其显著的治疗效果开始得到广泛关注。

在中医的认知中,急性胃肠炎属于“腹泻”与“霍乱”的范畴内,其发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洁,湿邪秽浊对中焦产生扰乱,使得热、虚、湿、寒错杂于其中,进而导致清浊不分、升降失常、阴阳失调、气机不开,最终导致相关症状出现[9-10]。半夏泻心汤作为一种辛开苦降的中药方剂,如单以一方定论进行治疗,则势必会导致阴阳失衡、祛邪外出。在组方内,半夏具有散结消痞、止呕降逆的功效;干姜具有温胃化饮、辛温散寒的功效,同时还可使半夏功效得到增强,两者联合使用能够达到调和阳气的作用;黄芩具有调节免疫的功效,与黄连联合使用后,可达到苦寒泻热的功效;广木香可对胃肠通气功能进行调节;白芍具有缓急止痛的功效;车前子具有利小便的功效;苍术具祛除脾湿、以热解湿的功效;山楂与麦芽具有促进食欲、消食开胃的功效;以上各种药物联合使用后,不仅能够使胃动力得到有效增强,还可平和胃气,以达到寒热平衡、阴阳和谐、升降有序的作用。

通过研究可发现,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3%,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急性胃肠炎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半夏泻心汤加味方法可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该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治疗效果提高,还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安全性较高,因此该治疗方法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庄旭煌,林信钊,卢桢婉.加味半夏泻心汤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对比[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6):175.
[2]袁继云,潘立华,曹家玮.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177-178.
[3]徐广鑫.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5):147-149.
[4]刘茂先.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23):80-83.
[5]郭志刚.加味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5):83-85.
[6]张家栋,彭丽萍,朱迪.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现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3):68-70.
[7]洪亚庆,马萌,刘燕妮.半夏泻心汤用于寒热错杂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9):134-135.
[8]白晓秋.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有效性[J].中外医疗,2017,36(19):171-172.
[9]何建萍,光发彪,谢磊.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4):32-33.
[10]李翠.半夏泻心汤在治疗急性胃肠炎中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8):149-1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4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