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埃索美拉唑用于治疗骨折引起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骨折引起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给予不同治疗方案展开临床治疗,其中研究组行埃索美拉唑药物治疗,对比组行常规药物治疗,统计记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比组患者,其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均高于对比组患者,以上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应用在骨折引起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临床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减少其患后风险因素,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有效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骨折;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慈丽纹,徐梓耀,孙洪珍.埃索美拉唑用于治疗骨折引起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39-140.
0引言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骨科疾病引发的消化内科疾病,其主要指患者在严重创伤、手术等状态下出现的急性胃黏膜病变症状,该疾病病发会导致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紊乱的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易诱发贫血、休克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以此危及患者性命。近年,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病发率愈来愈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本文通过对埃索美拉唑在骨折引起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意在为该疾病有效治疗提出可行性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骨折引起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各14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19~64岁,平均(38.7±5.9)岁,平均体重(54.1±3.6)kg,男性7例,女性7例。对比组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38.9±6.2)岁,平均体重(53.8±3.4)kg,男性7例,女性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两组患者均确诊为骨折引发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且符合WHO关于该疾病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均知道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并发脏器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其他感染疾病者。(3)排除认知存在缺陷或障碍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由医护人员统计患者既往病史、既往药物过敏史等一般资料,随后由医师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一般资料和检查结果对症用药。研究组患者行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药物治疗,药物使用剂量和方法严格遵照医嘱,1次/d,40 mg/次,采用混合100 mL生理盐水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对比组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药物选择奥美拉唑(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进行治疗,药物使用剂量和方法严格遵照医嘱,1次/d,40 mg/次,采用混合100 mL生理盐水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以上治疗均持续7 d后对比疗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贫血、休克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严格参考临床资料,确保数据统计的准确性。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其中生活质量评分参考WHO制定的生活质量评量表展开统计,其统计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VAS疼痛评分参考视觉模拟VAS评量表展开统计,其统计分数与患者疼痛程度呈正相关。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疗效以患者呕血、排柏油样便等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和大便潜血试验结果分为临床治疗显效、临床治疗有效以及临床治疗无效,并最终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中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单位进行抽样检测,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具体对比数据见表1,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统计得知,研究组患者贫血、休克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VAS疼痛评分
具体对比数据见表2,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统计得知,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具体对比数据见表3,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统计得知,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无效率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骨折病发率不断增长,而患者在骨折创伤后没有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引发急性胃黏膜病变,其主要表现为胃内多发性溃疡症状。而由骨折引发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病发率愈来愈高,其疾病不仅会危及患者消化系统,还易波及周围重要器官,以此导致该疾病病发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最终危及患者性命。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病因颇为驳杂,骨折等创伤、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烧伤以及手术等均易导致该疾病病发,该疾病属于急症,其病发后患者会出现呕血、排柏油样便以及疼痛等,部分重症患者甚至还会出现大出血等症状。目前针对该疾病主要采用药物控制的方式展开治疗,患者接受药物控制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能得到有效改善,其治愈性较高[1]。
由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病程发展较快,常规的药物应用在该疾病临床治疗中不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此导致患者出现各类并发症,最终影响临床疗效。如奥美拉唑等药物,其虽具有抑制胃酸、缓解临床症状的疗效,但见效时间较长,患者接受治疗后往往不能及时起效,导致患者治疗体验变差,加上临床症状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极易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此外,奥美拉唑等药物应用在临床治疗中,还易引发患者出现内分泌、血液学等多种不良反应,甚至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支气管痉挛、肾炎等不良反应,以此导致患者治疗周期延长,同时容易对临床疗效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骨折引发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临床治疗中需要考虑疗效更好的药物。
埃索美拉唑作为特异性抑制剂,其属于新型的第一个S-异构体质子泵抑制剂。该药物主要用于胃损伤、胃食管反流以及食管炎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其相比常规药物,具有抑制胃酸、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凝血以及稳定血痂等疗效,且药物能在2 h内到达血浆浓度峰值,生物利用度超过85%,能在快速发挥疗效的同时,持续维持疗效。在大量临床治疗中发现,埃索美拉唑的应用,相比常规药物更具安全性,药物的使用不易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仅有少数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皮疹等症状,但停止用药后即能快速恢复。由此可见,埃索美拉唑应用在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临床治疗中,具有更高的疗效价值[2-3]。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行埃索美拉唑药物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14%,生活质量评分(81.9±7.7)分,VAS疼痛评分(1.1±0.2)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VAS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示埃索美拉唑应用在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中,相比常规药物,其具有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减轻患者病痛程度等优势。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骨折引发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临床治疗有效率,帮助患者快速改善病情,提高患者后期康复效率以及生活质量。此外,该药物的应用还能规避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大量风险因素,以此减少患者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医患矛盾的发生概率,进一步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因此,埃索美拉唑可作为骨折引发的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疾病主要的治疗药物,推广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赵晋锐.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6):11039.
[2]王飞.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根除率及IL-6、TNF-α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20):105-108,111.
[3]陈飞.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17-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