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宫颈炎患者应用LEEP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4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使用利普刀治疗,对照组使用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为71.42%(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利普刀,安全性强,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LEEP刀;微波
本文引用格式:葛生萍.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42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72+74.
0引言
慢性宫颈炎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疾病发病机理包括女性出现急性宫颈炎后,治疗不当或者没有进行有效治疗,造成宫颈黏膜部位出现大量非特异性化脓性细菌,形成宫颈炎症[1]。该疾病以小腹胀痛、腰骶酸痛、白带增多、外阴痛痒为主要临床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之间联系密切,临床上通常应用手术、药物及物理等局部治疗手段治疗慢性宫颈炎。为防止患者病情严重,此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慢性宫颈炎患者,对其实施利普刀治疗,分析慢性宫颈炎疾病改善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4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慢性宫颈炎患者;②存在腰骶酸痛、白带增多、外阴痛痒等症状患者。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年龄25-39岁,平均(32.56±4.68)岁;病程9个月至13年,平均(6.43±1.41)年;宫颈糜烂深度:乳头型11例,颗粒型6例,单纯型4例;宫颈糜烂面积:Ⅰ度4例,Ⅱ度5例,Ⅲ度12例;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32.54±4.54)岁;病程10个月至13年,平均(6.53±1.43)年;宫颈糜烂深度:乳头型12例,颗粒型6例,单纯型3例;宫颈糜烂面积:Ⅰ度3例,Ⅱ度6例,Ⅲ度12例。两组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应实施相关准备,手术时间应选择患者月经后3-5 d。且患者术前3 d避免出现性生活。患者术前应实施盆腔B超检查、白带检查、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对患者实施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或者巴氏涂片,除外宫颈癌,阴道镜检查发现患者存在不确定情况时,应进行宫颈活检。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微波预热,输出功率控制在40-55 W,保持膀胱截石位,将阴道窥器插入。宫颈充分暴露,将宫颈附着黏液有效清除。采用微波探头,从宫颈糜烂部位外沿2 mm处缓慢移动探头,每点停24 s,直至病变组织变白。如患者合并宫颈息肉,可使用针状探头烧灼息肉根部,将息肉送至病理科,手术时间为3分钟-6分钟内。手术完成后将甲硝唑粉及络合碘涂于宫颈创面进行局部消毒,服用抗生素治疗,时间约为5-7 d左右。观察组实施LEEP刀治疗,患者术前将膀胱排空,保持膀胱截石位,对患者外阴及阴道进行消毒,将宫颈暴露,使用碘伏棉球对宫颈及阴道进行擦拭,接通LEEP刀电源,功率控制在60 w,针对患者病变范围及性质应用不同类型环形刀,切割范围应在病变组织外0.5 cm,乳头型切割深度:0.5-1.5 cm,单纯型切割深度:0.2 cm,手术过程中使用电凝止血方式,手术时间控制在3分钟-6分钟内。降低出血量。使用球形电极整形修理患者宫颈。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患者治疗后新生鳞状上皮碘试验着色,子宫颈创面完全上皮化,宫颈大小正常,恢复光滑,宫颈糜烂面消失,为显效;患者治疗后宫颈肥大症状明显改善,糜烂面改善在Ⅰ度以上,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症状变化不大,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
=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
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进行分析,无序分类资料使用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计数变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s)表示,(P<0.05)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5例(71.42%)、5例(23.80%)、1例(4.76%),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0例(47.61%)、5例5(23.80%)、6例6(28.5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为71.42%(=4.286,P=0.038<0.05)。手术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宫颈炎临床上较为常见,以慢性宫颈炎较为多发。主要病理变化包括宫颈宫颈肥大、宫颈糜烂、宫颈息肉,以腰骶酸痛、外阴瘙痒、纳氏囊肿、白带增多,部分伴随小腹胀痛为主要表现。该疾病主要由感染造成,多发于已生育过或者已婚妇女,大部分伴随一定程度的宫颈糜烂[3]。
利普刀属于新型诊断及治疗宫颈疾病的一种方式,通过电极尖端高频电磁波产生强大能量,迅速加热病灶部位细胞,形成蒸气波,致使其产生不可逆性坏死,对组织进行快速切割,促进组织重建,止血效果显著,组织边缘无碳化现象。术后对患者实施病理检查,对红外线凝结、微波、激光、冷冻等治疗方法的不送组织学检查缺点进行有效弥补[4]。应用利普刀治疗可加速宫颈创面愈合,且宫颈不会出现瘢痕,组织弹性良好,使其恢复正常状态,并且能够对宫颈肥大、颈管外翻、宫颈外口松弛进行整形,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宫颈恢复正常柱状上皮和鳞状上皮交界,不会对生育功能造成影响。应用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对患者进行随诊,发现在中度宫颈糜烂及重度宫颈糜烂治疗中作用显著。利普刀无需住院及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费用低廉,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5]。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为71.42%(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应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显著,对患者健康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微波疗法与利普刀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均具有显著效果,但利普刀疗法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可同时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雨花.LEEP刀与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外医疗,2016,35(1):13-14.
[2]李英.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医学,2015,32(8):39-40.
[3]李华英,黄守国,LEEP刀疗法和微波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有效性的Meta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4):660-664.
[4]王爽,李开侠,张淑英.LEEP刀和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重度糜烂样改变的疗效比较[J].河北医药,2015,37(17):2659-2661.
[5]李小萍,虞文辉.LEEP刀与微波治疗对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7):934-9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