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急惊风是小儿常见疾病,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方法在治疗这方面临床疗效确切,且具有良好的远期治疗效果,现收集近现代医家有关中医疗法治疗小儿急惊风的文献,加以整理分析,为临床提供经验指南。
关键词:急惊风;中医治疗方法;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王红.中医药治疗小儿急惊风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6(92):88.
0引言
急惊风是小儿常见的危急重症,其来势急骤,变化迅速,证情凶险,列为中医儿科四大证之一。可发生于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以高热、抽搐、神昏为主要表现。多发发于1~5岁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1内治法
江育仁教授主要从热、痰、风理论认识小儿急惊风,并且提出了“疗惊首重解热、豁痰开窍宁心、虫蛇搜剔息风”三大法则。风热袭表者,用银翘散加减;属暑湿者,用新加香薷饮化裁。配伍之品,风动清肝,如蜈蚣、菊花、蝉蜕、钩藤、羚羊角之类;神乱宁心,如牛黄、石菖蒲、琥珀、茯神之属。若邪热入里,一则清气、清营、凉血,二则重视清泻少阳、阳明之火,可取凉膈散合龙胆泻肝汤,火降则风自息。急惊风治痰之法,宜取豁痰涤痰之品,如胆南星、天竺黄、浙贝母、陈皮、半夏、远志、石菖蒲之类。若属痰火夹杂证,须与降火清肝药如龙胆草、黄连、黄芩、栀子、石膏等同用。若是热极生风,则疏风清热与平肝息风合用;若是抽掣频繁者,属邪陷心肝,风邪中络,非一般植物祛风药物可解。江教授经验,风邪窜络,必取蜈蚣、全蝎、地龙、僵蚕、蝉蜕、乌梢蛇等虫类灵动之品,搜剔邪风,方能止痉。需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多性偏温燥,热盛风动者须与清热药物配伍;伤津耗血者须佐生津养血、活血通络之品,如红花、桃仁、当归、麦冬、石斛、鸡血藤之类。
阎兆君教授认为小儿惊风当从肾论治,在治疗时应抓住肢体抽搐、神志不清这两个主要症状,结合发病的经过、兼证,尤其要审证求因。肾精亏虚者,治以固本培元,填精益髓,方选河车八味丸加减;肾阴亏虚者,治以滋阴补肾,方选六味地黄丸加减;心肾不交者,治以补肾育阴,清心安神,方选黄连清心饮合交泰丸加减;脾肾阳虚者,治以温补脾肾、安神定志,方选黑地黄丸合定志补心汤加减;惊恐伤肾者,治以安神定志,益肾填精,方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宣桂琪主张“高热惊厥患儿挟痰、挟食,治疗时务必祛其痰,消其食,清其热,如此则风难生,惊风难成”,在此基础上将急惊风分为风、热、痰、食四证,分证治之:偏于风者,以“宣氏镇惊汤”治之,药用蝉蜕、僵蚕、全蝎、钩藤、天麻、郁金、连翘、银花、薄荷等。偏于热者,以银翘散和白虎汤加减治之。药用生银花、连翘、淡竹叶、石膏、知母、栀子、鲜芦根、石菖蒲、全蝎、钩藤等。偏于痰者,以麻杏石甘汤加减治之。药用炙麻黄、杏仁、生甘草、蝉衣、胆南星、竹沥、半夏、僵蚕、天竺黄、浙贝母等。偏于食者,以平胃散加减治之。药用陈皮、半夏、厚朴、霍香、六神曲、木香等。
何红霞等将110例小儿惊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五味异功散联合远志丸加减治疗,根据中医辨证治疗,邪陷心包者,加用清瘟败毒散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91%,对照组81.82%,2组比较,中医辨证治疗惊风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2外治法
2.1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急症中常用的方法,一般取十宣穴、大椎穴、曲池穴、水沟穴、神门穴、太冲穴、涌泉穴,以及手部的十二井穴。辨证配穴:痰多者,加丰隆、列缺穴;口噤者,加合谷、颊车穴。在操作中,应用泻法捻转、强激。其中水沟穴向上斜刺,用雀啄法;大椎穴可用点刺、拔罐放血等;十二井穴、十宣穴可用点刺挤血法。耿文治疗21例急惊风患儿,以开窍清热,定惊熄风为主。主穴:十宣、印堂、人中、曲池、太冲均用泻法。配穴:昏厥不醒加劳宫、涌泉;抽搐不止加行间、阳陵泉、昆仑、后溪;高烧不退加大椎(点刺出血)、合谷,总有效率为95.2%。
2.2推拿疗法
近年来,小儿推拿颇受欢迎,以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机体经络穴位的有效点按摩擦刺激,起到舒经通络,调理脏腑之功。张瑜治疗急惊风以开窍镇惊、清热熄风为主。先用开窍醒神镇惊的方法,取穴:人中、百会、内劳宫、百虫、承山。选取一、二穴,用重掐手法,需惊停得哭,意识清醒为度。一般1次即能奏效,如还不能达到此目的,可增加穴位或重复再掐。随证调治是继开窍醒神之后运用的推拿疗法。治疗部位:运天庭推上攒竹,分推坎宫,运二太阳,掐揉中指巅,揉合谷,分阴阳,掐揉五指节各30~40遍,揉内劳宫,运八卦,推肺经、三关,通六腑,清天河水各100~300遍。如腹部胀满,二便不通者,加运中脘100次,天枢120次;口噤不开加运颊车100次。汗解法:上述两步推拿做完后,如还不能得汗,发热不退,需用汗解法。取穴:少商、中冲、商阳、合谷,先用重掐法各数次,次取太阳、风池,用掐揉并进,须至大哭得汗,如能得涕泪,俱现则效果更佳。
2.3其他疗法
灯火疗法:又称爆灯火疗法,是我国少数民族土家族人民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方法是,用灯芯草的一端浸蘸灯油或植物油,点燃后,以燃烧的灯火点烧一定的穴位,操作时,可听到轻微的“噗、噗”爆响声,被点烧过的皮肤会出现米粒大小的白色焦点,患者有痛感。灯火疗法又是古人治疗小儿脐风的一种方法,清代儿科名医夏禹铸的《幼科铁镜》将灯火疗法称为“灯火十三燋”治疗小儿脐风,取囟门、眉心、人中、承浆、少商、脐心、脐轮共十三燋,此法可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祛邪外出。此外,书中还记载了“定惊灯火十五燋”,即:取囟门、眉心、脐心、脐轮、合骨鞋带各穴共十五燋。
推拍分理总筋法:以患儿腕横纹为界,近前臂称为“总筋”,近手掌称“小天心”。术者以两手握患儿手,将两大拇指指腹在总筋中分推往两侧边。推法用冷水在掌心范围内按顺时针方向旋推旋吹作数次循按;拍法用冷水从总筋随吹随拍至肘弯处;往返重复数次;患儿症状改善可,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针挑疗法:针挑疗法是粤北民间医生采用针尖样的用具在病人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挑拔,使皮下出血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古老的民间疗法,对治疗小儿惊风有特效,具有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特点。
3总结
急惊风作为小儿常见危重症之,我们不仅要治疗疾病,预防复发同样重要。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使得中医疗法以独具特色的优势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受传.江育仁辨治小儿急惊风的经验[J].江苏中医药,2016,48(11):01-03.
[2]李建,樊惠兰.小儿急惊风及高热的中医急救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7):11-13.
[3]赵兴友,阎兆君,周旭.阎兆君辨治小儿惊风经验[J].中医学报,2018,33(10):1934-1938.
[4]王晓鸣.宣桂琪防治小儿高热惊厥经验浅谈[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1):804.
[5]耿文,王栩.针刺推拿治疗小儿惊风5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5):1504-1505.
[6]石尚忠.针刺治疗小儿高热惊厥53例[J].中国针灸,1996,16(10):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