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9 15:32: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小儿咳嗽患者200例,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则使用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均发生了一定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咳嗽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惧怕吃药的小儿较为合适,值得在医学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小儿咳嗽;临床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耿宽.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186-187.

0引言

小儿咳嗽属于小儿慢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因小儿肺脏娇嫩,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足,极容易导致小儿咳嗽症状的发生,其病主要以外感咳嗽为主。在小儿发病期间若未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日后小儿的发育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严重者可直接引发小儿哮喘[1]。目前,医学上对小儿咳嗽常规的治疗方式便是西药治疗与中药内服相结合,中药味苦,对小儿脾胃的损害较大,患者依从性较低,具有一定的不足。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中医外治方法得到广泛的关注[2]。本次研究以200例小儿咳嗽患者为例,总结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体会,详细情况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小儿咳嗽患者200例,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46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为(3.4±1.6)岁,使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男性47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为(3.5±1.8)岁,则使用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检查和护理,引导患者适当地进行锻炼,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注意防止患儿到达人多的场所,促使患儿养成较好的作息习惯。观察组选择常规的治疗方式,即口服蛇胆陈皮散(国药准字Z44020785,广州白云山奇星药业有限公司)的同时加以服用中药汤剂,主要成分为:杏仁、甘草以及法夏各3 g,太子参、白前和茯苓各8 g,陈皮2 g。用水熬制,2次/d。治疗组则使用中医外治法治疗,通过磁贴(鲁械注准20152260309,日照海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对患者实施敷贴,根据培土生金法为患者选穴,避免因皮肤过敏停止治疗,选脾俞、肺俞、膏盲与足三里等穴位交换进行。对于哮喘加剧患者可增加天突穴,对于痰多患者可增加丰隆穴。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护士完成取穴定位和穴位贴敷。使患者采取卧位,保持皮肤干燥,让磁贴敷贴在所选穴位上并轻轻按压,贴敷时间应控制在24 h之内,每隔1 d治疗1次,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做好记录,发现患者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医师报告并解决。

1.3观察指标

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痊愈:患者咳嗽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部呼吸音清晰;显效:患者咳嗽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的好转,肺部呼吸音较为清晰;无效:患者咳嗽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病情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患者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结束后,两组均发生了一定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3讨论

小儿咳嗽是儿科常见的疾病,在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通常表现为患者久咳不愈。目前,针对小儿咳嗽的治疗手段主要为内服和外治两种手段,内服多为中药汤剂,外治则是穴位贴敷、针灸等[3]。外治的手段更加被患者和家属所接受,运用范围较广。小儿机体较为弱小,抵抗力与成年人相比较差,不慎感染风寒便能引发咳嗽等症状。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小儿咳嗽不仅是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多发疾病,发病时间不受季节影响。小儿身体稚嫩,药性纯温或者纯凉皆易对小儿身体造成损伤。从现代医学而言,咳嗽属于一种神经反射,与呼吸中枢外周咳嗽感受器的联系密切[4]。

从中医角度而言,小儿咳嗽是因患儿肺脾虚弱,由外邪引起。脾可产生痰,而肺则是存储痰的器官,脾虚引起水湿导致无法正常运作产生痰液,从而导致咳嗽。患儿咳嗽初期利用清热苦寒中药实施治疗,极容易导致患者肺脾损伤,引起久治不愈的后果,并且中药治疗疗程相对较长,小儿依从性较差,因此中药内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学者指出,对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小儿咳嗽可使用贴敷治疗的模式[5]。小儿肌肤薄弱,皮肤角质相对较薄,药物的成分易被吸收,使用敷贴疗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膏盲穴可帮助患儿调理肺气,足三里有利于健脾,脾俞可利湿升清,而肺俞是肺气传输、输注的重要穴位,当患者肺脏具有病理变化情况时,对肺俞穴进行适当的按压可明显感知具有酸痛感,肺俞穴对患者肺脏病变和改善肺脏功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呼吸道疾病亦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实施治疗后24 h,疗效便可有所体现,具有高效快速等显著优点,不良反应较少,操作简单,小儿较容易接受[6]。

本次研究中,以200例小儿咳嗽患者为例进行分组治疗,数据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均发生了一定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知,中医外治法与内服中药法相对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患儿的依从性较高,能够在稳定患儿情绪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选择中医外治法还可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相应的降低,使患者食欲不振和大便异常的临床症状得到较好的改善。

综上所述,中医外治方法治疗小儿咳嗽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中药内服,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极大提高了临床治疗安全性,易被患者所接受,对于惧怕吃药的小儿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相朝,姜攀,莫大.中医内外结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1):51-52.
[2]刘洋洋,丁樱,高敏,等.中医外治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4):155-156.
[3]曾宪妮,吕计宝.温肺化饮法内外合治小儿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1):19-20.
[4]闵锋,朱少元,蔡志军.远红外穴位敷贴联合温肺化痰活血法治疗小儿咳嗽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4):459-460.
[5]白寿强,马生莲.中药内服外治疗法在儿科临床疾病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7,32(19):2855-2857.
[6]及晶晶.农本方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效果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8):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25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