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处于围绝经期阶段的妇女中,患有抑郁症或有抑郁倾向的群体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也逐步上升,近年来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西医对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运用抗抑郁药物以及雌激素疗法,但其弊端及副作用不容忽视。本文拟根据中医辨证施膳为基础,针对临床常见的围绝经期抑郁症的证型提出适宜的食疗药膳调治方法,希望能为临床上预防、治疗、调理该病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医;药膳
本文引用格式:王琨翎子,辛雪红,蒋力生.中医食疗药膳调治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252-253.
Discussion on the Treatment of 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 with Chinese Medicine Diet
WANG Kun-ling-zi,XIN Xue-hong,JIANG Li-sheng*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health,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Jiangxi)
ABSTRACT:Among women in the peri-menopausal stage,groups with depression or depression tend to expand year by year.With the advent of the aging society in the world,its incidence has gradually increased,and i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in recent years.Western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 is mainly the use of antidepressants and estrogen therapy,but its drawbacks and side effects can not be ignored.Based on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suitable diet therapy method for clinically common 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 syndrome,hoping to provide a new idea for clinical prevention,treatment and conditioning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Perimenopausal;Depression;Chinese medicine;Medicated diet
0引言
围绝经期又称更年期,是女性由生殖期向老年期转变的过渡时期。“更年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为“阶梯”,由此可见它实际上是女性一生当中特殊而重要的时期。在这期间女性的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和内分泌的改变,加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是疾病集中体现的爆发期。因此大多数妇女在围绝经期间会产生一些精神和躯体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其中,精神和情绪症状的出现率相当高,还有一定数量的妇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如情绪低落、焦虑、紧张、猜疑、自责、甚至有自杀倾向,这就是围绝经期抑郁症。该疾病不仅对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带来严重的影响,还影响到了她们的家庭和工作,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睦。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老龄化趋势逐渐加重,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逐渐引起了各国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
西医对于该病常给予抗抑郁、抗焦虑的药物,并结合心理疏导进行治疗。然而,且不谈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以及停药后的不良反应,只因患有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妇女虽然有少数严重病例,但大多数病例虽然抑郁症状明显,却多可通过自身调摄而有所缓解,并非严重到需要抗抑郁药物治疗的程度,动辄运用此类药物治疗往往会给她们加重心理负担。[2]至于专业的心理疏导治疗,因自身的条件限制以及价格高昂,患者接受程度并不高,依从性也较差。中医对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优势,除药物手段外,还可从生活各方面进行调治,全方位的改善患者状况。其中中医药膳食疗就是颇有特色的手段之一。可通过辨证施膳的方法,根据不同证型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药膳食疗方,让患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改变体质偏颇,调理脏腑气血,从而缓解抑郁,改善症状,恢复健康。
1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相关脏腑及食疗药膳
1.1从肾论治
中医并没有对应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专有名称,也没有专书专篇论述到该病,总的来说此病可属于古代中医的“脏躁”、“百合病”、“郁症”等范畴。[3]肾为先天之本,《黄帝内经》中又特提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高度概括了肾在女子不同生理阶段中起到的作用,说明女性在围绝经期的生理特点是天癸将竭,冲任虚衰,其表现在身体上则是肾脏的亏虚,可能偏阴或偏阳,但总体而言肾虚是她们患病的根本原因[4]。
(1)黄精芝麻粥
黄精30克,合欢花、玫瑰花各10克,大米100克,芝麻少许。将黄精、合欢花和玫瑰花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粥熟后调入芝麻服食。此粥有滋肾养阴,疏肝解郁的功效,适用于围绝经期因肝肾阴虚所致的情志不畅、心烦易怒等症状者。
(2)枸杞汤
枸杞子30克,鱼肚50克,甲鱼500克,熟地15克,调料适量。将甲鱼去爪甲及内脏,切块,将鱼肚剖开,洗净切块,熟地切小粒,先用清水煮沸,下鱼肚、甲鱼,沸腾后下诸药及葱姜、料酒等,文火炖至鱼肉熟烂后,加食盐、味精等服用。此汤可养阴益肾,疏肝解郁,适用于围绝经期情志不畅、心烦易怒的患者。
(3)冰糖莲子果肉粥
莲子120克,菠萝30克,樱桃、桂圆肉各30克,冰糖少许。将莲子去皮去心,桂圆肉、樱桃洗净,菠萝去皮,切成小块,然后将以上食材与冰糖一并放入锅中加水煮熟。每日连汤带果肉一起服下,连服一周。此药膳有补肾健脾、养心安神之效,适用于围绝经期脾肾虚弱,心神不宁者。
1.2从肝论治
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素问》:“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说明肝脏与人的思维情绪和精神活动联系最为密切。肝主疏泄,人体气机的舒畅,血液和津液的正常输布和代谢,精神情志的调节都要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围绝经期妇女正处于天癸将竭之阶段,血海不足以致肝失所养,疏泄功能减退,再加之年龄逐渐衰老,心理压力增大,工作学习往往力不从心,情志不畅郁结于内,更加剧肝气郁结。由此可见肝郁是该病妇女的重要病机之一。
(1)合欢红糖粥
合欢花3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将粳米洗净,与合欢花、红糖一起放入锅内加水,文火煮成稀粥。可于每晚临睡前1小时左右服下。此方具有疏肝解郁,养心安神,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围绝经期因肝气郁结而致精神抑郁、易怒易忧者。
(2)百合乌鸡汤
百合60克,小麦90克,大枣12个,桂圆15克,乌鸡一只。将乌鸡去除内脏,红枣去核,与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文火炖约2小时,喝汤吃肉。此药膳能清心安神,养肝缓急,适用于围绝经期妇女精神紧张、心烦易怒等症状者。
(3)双花饮
绿梅花3克,玫瑰花3克,同置于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代茶频饮,每日冲泡3-5次。[5]此代茶饮有疏肝解郁之效,适用于因肝气不舒而造成的围绝经期情志不畅、心烦易怒。
1.3从心论治
围绝经期抑郁症总而言之是一种精神情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中医理论里,心是情志病的重要相关脏腑之一。《素问》中有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中提到“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都说明了心主宰着人体的精神、情绪、思维、意识等活动的变化。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天癸将绝,肾气衰退,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容易造成心火亢盛,以致影响心主血脉主神明的功能,造成妇女郁郁寡欢,悲伤叹息等症状[6]。
1.3.1枣仁粥
酸枣仁30克,粳米60克。将酸枣仁加水煎煮后取汁,再将粳米洗净与酸枣仁汁一起煮成稀粥。每日可食一次,连续服用十天。此方宁心安神,对于围绝经期妇女出现的喜怒无常、入睡困难等症状有较好疗效。
1.3.2甘麦大枣粥
小麦30克,粳米50克,大枣10个,甘草15克。先将小麦、甘草、大枣加水煎煮后取汁,再将粳米洗净,加入药汁后煮成稀粥。每日分两次服下。此粥有益气安神之效,对于围绝经期容易精神恍惚、哭笑无常的妇女有良好疗效。
1.3.3归参龙眼猪心汤
当归、党参、龙眼、枸杞子、酸枣仁、白芍各10克,猪心1个,食盐适量。将猪心洗净切片,诸药水煎取汁、煮沸,下猪心煮熟,加食盐调味服用。此药膳可以养心安神,补益心血,适用于围绝经期因心血不足而致情志失常的妇女,症见喜怒无常,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时悲时忧。
1.4从脾胃论治
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辨证多从肾虚入手,往往忽视了脾胃在本病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围绝经期症状亦与冲任二脉关系密切,而冲脉之血又总由阳明水谷所化,冲脉的亏虚主要与脾胃运化失常相关,因此后天脾胃也是此病发作的相关脏腑。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妇人胎产论》提到“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即说明在妇女进入围绝经期间,要重视太阴脾经的调补,可见调理脾胃也是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的关键[7]。
橘皮扁豆粥:
鲜橘皮30克,白扁豆50克,粳米100克,煮粥分上下午食用,每周三次,连续服两周。[8]此方解郁疏肝,健脾护胃,适用于肝郁脾虚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
随着近年来有关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逐渐深入,基本可以确定与此病最密切相关的脏腑是肾、肝、心三脏,同时中焦脾胃与此病也有密切关系,值得关注。因此笔者认为患者在日常进行药膳调治时,可以从以上四个脏腑入手,辨证调补,从而起到改善体质的效果,从根本上缓解病症。
2小结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临床实践中,药膳疗法也遵循这一原则,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病情,不同食物药物的性味、功效来选择不同的配方食谱,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它打破了单一的药物治疗模式,使得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在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化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围绝经期抑郁症作为这一类型疾病的主要代表,更需要全方位的保持患者的身心健康。但是,中医药膳疗法在显露优势的同时,其受制因素和存在的不足仍需要我们的关注。例如,各地的风俗习惯,饮食偏好,南北口味的不同都会使药膳选择受到影响。其次,虽然现代临床上有关药膳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存在于历代医家医案中的药膳内容仍然值得进一步探究。最后,中医药膳食疗的规范化、科学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使其治病保健机制更为明确[9]。
参考文献
[1]耿思维,孙建民,王福菊.更年期抑郁症病因及治疗的中西医研究[J].医学信息,2014,(8):539-540.
[2]王小云,杨洪艳.绝经前后诸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3]施学丽,张丽萍.更年期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04):51-53.
[4]许凤全,李健,许琳洁,等.206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5):3905-3907.
[5]赵翠萍,王京菊,李燕燕,等.抑郁症患者中医辨证施护综合干预效果研究[J].护理学报,2013,20(07):62-65.
[6]苏志超,闫华琼,荣兵,等.腹部推拿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理论探讨[J].河北中医,2016,38(07):1081-1084.
[7]苏志超,闫华琼,荣兵,等.腹部推拿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理论探讨[J].河北中医,2016,38(07):1081-1084.
[8]周文泉.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9]张丽瑛.浅议药膳源流及临床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01):63-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