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职工健康体检心电图结果观察及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9 11:00: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心电图异常在不同年龄段分布的情况,为预防疾病、告别亚健康状态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体检的42429名职工按不同年龄、性别统计异常心电图所占百分比并进行分析。结果42429名职工中,正常心电图占70.1%,异常心电图占29.9%。异常心电图随着年龄增加而递增且在男性中检出的比例高于女性。其中异常检出率前六位为:st-t改变、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束支传导阻滞以及早搏。结论体表心电图检查经济、无创、简便,应定期进行检查、分析原因、及时宣教、提高对各种异常心电图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关键词:健康体检;心电图;宣教;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刘中春.职工健康体检心电图结果观察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39-40.

Obser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cardiogram Results in Health Examination of Workers

liU Zhong-chun

(Yanche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Yancheng,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lectrocardiogram abnormalitie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preventing diseases and saying goodbye to sub-health status.Methods the percentage of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ecG)of 42429 workers who took part in physical examination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ir age and sex.Results of the 42429 employees,70.1%were normal ecG and 29.9%were abnormal ecG.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increases with age and the proportion of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detected in males is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s.The first six abnormalities were ST-T changes,sinus arrhythmia,sinus tachycardia,sinus bradycardia,bundle branch block and premature beats.Conclusion surface 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 is economical,non-invasive and simple.it should be checked regularly,analyzed the causes,timely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s,so as to achieve early detection,early preven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KEY WORDS:Physical examination;ecG;education;application effect

0引言

从心电图诞生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心电图检查以其快速、经济、无创、临床价值高的特点,已经成为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1]。本文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健康检查的42429名职工的心电图结果按年龄、性别进行观察分析,揭示各种心电图异常结果在各个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原因,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并及时进行宣教,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的健康水平。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参加健康检查职工42429名。不同年龄段人数占比详见表1。


\
 

1.2方法

参检人员取平卧位,采用北京福田Fx-3010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自动分析仪,常规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务人员以《临床心电图学》[2]《临床心电图图谱》[3]为标准进行分析,检查统一在上午进行。

2结果

2.1异常心电图在各个年龄段的检出情况


各个年龄段异常心电图检出情况,如表2所示。

\

 


2.2在6个不同年龄段检出的心电图异常种类及分布情况

6个不同年龄段检出的心电图异常种类及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

\

 
3讨论

从本文收集的资料中得出,在多个年龄段ST-T改变发生率最高。ST-T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心室除极后,首先进入缓慢复极过程,在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然后出现T波,进入心室快速复极。ST-T改变是非特异性心肌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肌有不同程度的缺血、纤维化和退行性变,导致心肌的兴奋性、应激性、传导性、不应期、自律性等发生变化。在引起ST-T改变的原因中,首先要排除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及心肌炎引起的心肌损伤等病理性的改变。ST-T改变也可见于失眠、疲劳、饮酒、紧张熬夜、工作压力大、自主神经紊乱等功能性变化。此外,药物(洋地黄、化疗药等)电解质紊乱(低钾、高钾、低钙、低镁)也可引起非特异性ST-T改变。年轻人大多为熬夜、生活没有规律引起,但也要结合临床资料排除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有研究表明,中青年已成为心血管病的高危特征人群[4]。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定期进行心电图普查,有助于冠心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在本文中,31~40岁年龄段窦性心律不齐检出率最高。主要与年轻人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有关。同时也受呼吸的影响,一般无临床意义。窦性心动过缓多见于老年人、运动员、体力劳动者,大多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有关,大多数是生理性的,一般无需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增高,如果出现进行性的心率下降且心率<40次/min,建议进一步行阿托品试验,或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并询问病史。如主诉出现胸闷、心悸、黑朦症状时,建议前往心血管专科诊治,可能需要起搏器治疗。窦性心动过速在年轻人中检出率较高,这可能与其紧张,不放松等有关。需要排除发热、甲亢、贫血等病理性因素。对于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不恰当窦速、慢性非阵发性心动过速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5]需要及时的干预,以防发生心动过速心肌病,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期前收缩的产生与心脏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触发活动有关,都由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炎症、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病理性因素引起[6],也可由抽烟、喝浓茶、咖啡以及精神紧张后出现,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年轻人偶发早搏,多为良性,无需治疗处理。对于无症状频发的期前收缩,体表即刻心电图,只能记录一段时间,有其局限性。建议进一步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多源性、多形性频发的早搏、运动后早搏增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生活的,多为器质性心肌损害供血不足等引起,需要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药物干预。本文中期前收缩在>70岁年龄段的检出率高达9.44%。老年人由于器官机能减退、心脏瓣膜、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收缩舒张功能降低、血管退化等各种基础病增多,出现高检出率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心脏传导阻滞中,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常见。由于右束支具有细又长的解剖特点,其极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损伤,造成传导延缓[7]。在心电图上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时,还要和室上嵴导致的右室流出道生理延迟除极及先天性离子通道病Brugada综合征相鉴别。从本文中看出,右束支传导阻滞在≥71岁年龄段中最多见。在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年轻人中,结合病史,排除心肌炎后,多无病理意义,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思想顾虑。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71岁年龄段中检出率最高。青年人多由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心肌炎等引起。冠心病、房室结退行性病变引起的房室传导延缓在老年人中常见[8]。在治疗基础病的前提下,提倡生活规律,适当锻炼,可阻止室内阻滞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对全体职工普查心电图的结果分析,我们发现青年人的异常心电图大多为生理性的,多受精神因素的影响,但也要结合检查的临床情况综合分析,排除病理因素,消除思想顾虑。中年人群中,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偏高,应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戒烟少酒,适当运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老年人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最高,常常合并多种异常结果。应定期、动态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尽早发现一些心血管疾病,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总之,对健康检查中出现的心电图异常,应结合受检者的个体状况、临床表现做出相应的分析。建议受检者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参考文献

[1]高小琴.健康人群异常心电图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2):151-152.
[2]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3.
[3]王思让.黄宛临床心电图图谱[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41.
[4]刘玉玲.体检中异常心电图的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095-1096.
[5]吴祥.病理性窦性心动过速[J].心电与循环,2001,20(1):59-63.
[6]王丽娟.高校教职工体检心电图结果分析及保健指导[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2):694-695.
[7]李丽.5000例青少年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9):182-183.
[8]付春秋.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20):77-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2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