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到2018年12月行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者60例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机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组给予晚期颅骨修补术,观察两组临床各项数据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术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指数,进而改善临床症状。
关键词: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颅骨修补术;时机;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宋近林,文利.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60+62.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交通事故导致外伤呈逐年递增趋势。各种原因所致的颅脑损伤包括颅骨骨折、硬膜外伤以及硬膜下血肿等。此时往往需要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进而患者颅内高压对脑组织的影响[1-2]。但如何处理开颅术后颅骨缺损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因术后颅骨缺损会导致患者出现颅骨缺损综合征,因此对去骨瓣减压手术后颅骨修补手术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本研究现重在探究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实施不同时机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2月到2018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行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者60例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机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
(41.87±2.54)岁,颅骨缺损面积在85-95 cm2;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40.85±6.58)岁,颅骨缺损面积在86-97 cm2。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对比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给予早期颅骨修复手术(去骨瓣减压手术后5-8周),对照组给予晚期颅骨修补手术(去骨瓣减压手术后≥13周)。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准备,暴露检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常规检查,如检查结果未见异常,请专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如无明显手术禁忌,常规术前CT和三维CT重建检查。术前常规备皮消毒原手术伤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呼吸机辅助,建立静脉通道,清除手术皮肤,留置导尿管。常规消毒三遍,铺无菌孔巾,按去骨瓣减压手术原切开皮肤逐层达颅骨,分离帽状腱膜、肌层下、皮瓣后,用丝线悬吊暴露骨缘。牵拉游离皮瓣过程中注意硬脑膜保护,避免破裂至脑脊液漏。创面止血后确认无脑脊液漏出,针对骨缺损面积将术前塑形好的钛网颅骨板覆盖修补,修补过程中应确保修补边缘大于骨缺损面积,使用钛钉将钛网直接固定贴紧骨窗缘,注意吻合紧密性。悬吊缺损处的中央硬脑膜于颅骨三维钛网上,避免术后出现死腔、血肿积液产生。在钛网外放置引流管后止血、逐层缝合,包扎,术毕。术后心电监护、伤口换药、脱水药物等。
1.3观察指标。①日常生活指标(Barthel指数)[3]:共10项,满分为100分,61-99为轻度功能障碍、41-60为中度功能障碍、≤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②NIHSS评分:对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4天均采用NIHSS量表,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评分。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对患者入院时和治疗第14天均采用ADL量表,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 18.0软件计算中χ2检验(“%”为计数资料)、t检验((±s)为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计算,当P<0.05,证明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情况: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NIHSS评分、ADL评分、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长期颅骨缺损会出现颅骨缺损综合征(trephined综合征),表现为头痛、眩晕、失眠、耳鸣、局部感觉麻痹、癫痫等。为避免出现trephined综合征,需实施颅骨秀碧手术,恢复颅腔生理完整性,改善颅内压、脑血流灌注,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者伤后日常生活能力[4]。但近年来临床对去骨瓣减压手术后实施颅骨修补手术时机的选择成为研究热点,且目前并未统一标准。颅骨修复术目的在于恢复颅脑外观,保护脑组织避免二次伤害。手术时机选择十分重要,传统观念认为颅骨修补手术应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6月进行,但有些患者因去骨瓣造成颅骨缺损较大,会引起头痛、头晕等,因此需要适当提前手术时间。王坤研究[5],显示去骨瓣减压手术后尽早实施颅骨修补手术,可有效恢复颅脑生理结构,改善脑血流,促使神经功能恢复。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证明本研究结果真实可信。
综上所述,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术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指数,进而改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Yamaura A,Makino H.Neurological deficit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sinking skin flapfollowing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Neurol Med Chir(Tokyo).1977;17(1Pt1):43-53.
[2]Aarabi B,Hesdorffer DC,Ahn ES,Aresco C,Scalea TM,Eisenberg HM.Outcome following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r malignant swelling due to severe head injury.J Neurosurg.2006 Apr;104(4):469-479.
[3]王建军,孙炜,胡安明,等.颅骨修补术常见因素与并发症相关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04):138-142.
[4]王正君,姬西团.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10):626-628.
[5]王坤,李冰,赵鹏,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不同时期行颅骨修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8,4(02):77-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