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移植物内瘘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6 11:46: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对我院已建的移植物内瘘患者进行长期观察及总结,发现人造血管相容性好、能反复穿刺、血流量大等诸多优点,但其穿刺后不易止血、易形成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因此,让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移植物内瘘并发症的护理,加强透析患者的健康宣教,对延长移植物内瘘的使用寿命、保护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移植物内瘘;并发症;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刘娟.移植物内瘘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349.

0引言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透析治疗的前提条件,是他们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首选通路,但现在的透析患者大多年龄大,并发症多,血管条件差等诸多因素,很多患者不能成功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1]。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快发展,人造血管相继问世,它主要是聚四氟乙烯(PTFE),其取材容易,形状及口径容易控制,生物相容性好、容易穿刺[2],因此移植动静脉内瘘成为血液透析通路的第二选择方案。但是如何能让移植动静脉内瘘更长久的使用,避免发生内瘘阻塞及其他并发症,一直是临床血透医护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综述移植物内瘘常见的并发症及正确的护理方法。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科现有血透病人400多例,至今共建移植物动静脉内瘘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在40岁到75岁之间,使用年限为3个月到7年,糖尿病患者5例。1例已闭塞失功,1例闭塞1年半后再通恢复良好的震颤,1例使用7年闭塞失功后于对侧手再建移植物内瘘,2例转院后失访,其余均正常使用中。

1.2手术材料及方法

材料均为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方法:均为袢型(U型)吻合法,其中8例选用非惯用上肢前臂,1例为惯用上肢前臂,3例为左大腿中部。

2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方法

2.1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是移植血管内瘘失败的常见原因,分为早期血栓形成和晚期血栓形成。术后1月内发生的为早期,大于1月或开始穿刺后发生的为晚期[3]。

2.1.1形成原因

早期血栓形成与移植血管在皮下的扭曲、成角,血管内膜损伤、未成熟即穿刺及术后压迫有关;晚期血栓形成主要是静脉内膜增生,其次是穿刺不当,加压包扎过紧、时间过长,反复低血压,患者本身有高凝状态及患者血红蛋白升高但未及时停止促红素的使用等。

2.1.2护理方法

避免过早使用内瘘,最好在内瘘成形术后6到8周开始使用;下机后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的指压止血法,使用绷带的不易包扎过紧;提高穿刺成功率,切记定点穿刺;避免超滤过多引起血容量不足、低血压;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让患者参与自己内瘘的管理;高凝患者根据医嘱及时用药。

2.2感染

移植血管手术感染发生率高,常导致内瘘功能的丧失,还可引起败血症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后果。

2.2.1感染原因

穿刺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患者个人卫生习惯不良;长期使用胶布致过敏,发生破溃用不洁之手挠抓致感染;透析结束后穿刺点接触水或血肿形成导致的感染。

2.2.2护理方法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患者卫生宣教工作;提高护士穿刺水平,避免发生血肿;内瘘感染严重时,应停止使用内瘘,改用其他血管通道,并使用抗生素。

2.3血管瘤

在瘘口及穿刺部位易形成假性血管瘤,主要在动脉化的静脉上形成,一般发生在术后数月至数年。

2.3.1原因

内瘘过早使用,静脉壁太薄;反复在同一部位进行穿刺或动脉穿刺处离吻合口过近致血流冲击大。

2.3.2护理方法

小血管瘤一般不需要手术,可使用弹力绷带或护腕轻轻压迫,防止其继续扩大并避免反复在此部位穿刺;如血管瘤明显增大,影响了患者的活动,或有破裂的危险,可采用手术处理。

2.4血清性水肿

只发生于移植物内瘘,见于人造血管走行的皮下隧道,术后1~3天开始出现,一般持续3~6周消退,随着人造血管制作技术的改进和质量的提高,肿胀持续时间逐渐缩短[3]。

2.4.1护理方法

一般不需处理,术后尽量抬高患肢,数周后水肿会自行消退,术后一周内应尽量使用无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透析。

2.5充血性心力衰竭

多发生在高位的移植物内瘘,血管吻合口离心脏较近,使回心血量明显增加,加重了心脏负担,较易引起心衰[4]。

2.5.1护理方法

一旦发生,可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内瘘,必要时可采用外科手术缩小瘘口或结扎内瘘血管。

2.6其他

如窃血综合征、肿胀手综合征、血流量不足等。

3小结

移植物内瘘使用的人造血管材料费用高,手术难度系数大[5],一旦发生并发症导致内瘘闭塞,将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医护人员做好常规操作外,还应熟练掌握移植物内瘘常见的并发症,并勤观察,有问题及时干预,做好预防工作,延长内瘘使用年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参考文献

[1]卢燕雯,张健,丁峰,等.50例PTFE人造血管术后存活率及并发症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2):50.
[2]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王质刚.透析与肾移植实用手册[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
[4]李红兵,辛玲芳.血液透析操作技术及护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
[5]叶朝阳.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23-1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0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