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临床效果,及对眼周指标的影响,为临床牙周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拔牙种植治疗的牙周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即刻组,双号设为延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牙周病患牙拔除,即刻组拔牙后即行牙齿种植,延期组拔牙后6个月再行牙齿种植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24周牙周指标(红色美学评分(PES)、探诊深度(PD))进行评估并行组内比较,评患者种植成功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1)即刻组患者术后4周PES评分高于延期组(P<0.05),其它阶段两组患者P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4周、8周、24周PD比较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种植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对牙周指标影响不大,相关指标变化趋势一致,种植成功率一致,即刻种植可减少患者就医次数,提高患者就诊效率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牙周病;拔牙后种植时机;即刻种植;延期种植;种植成功率;牙周指标;对比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陆惠娟.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效果及牙周指标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167,169.
0引言
牙周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复杂,无法修复的牙齿大多采用拔除患齿重新种植的治疗方案。在患牙拔除后的种植时机选择上,常选择两种时机,一种是拔牙后即刻种植,一种是拔牙后待牙槽恢复正常后再行种植。目前临床对两种种植时机的选择并不统一[1]。即刻种植对于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治疗时间、牙槽骨吸收降低等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可能将承担种植不成功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及设备的提升,即刻种植是否能完全取代延期种植成为临床争议较大的问题[2]。本方案对牙周病牙齿拔除患者分别行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对比其种植成功率和牙周指标,为临床拔牙后种植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拔牙种植治疗的牙周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即刻组,双号设为延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性23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6.32±6.59)岁。观察组中男19例,女性21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6.42±6.63)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参与对比研究。
1.2治疗方法
所用患者入组后,均经完善检查,明确符合拔牙种植修复指征,有同一组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微创拔牙。即刻组患者拔牙后,对牙窝残留、牙周膜及周围肉芽组织行深入清理,加深牙槽窝至约2mm,将植入床扩大,于GBR技术引导下,对腭侧骨板进行挤压并将种植体植入,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感染。术后1周内患者采用氯已定溶液漱口。延期组拔牙后止血,牙窝残留、牙周膜及周围肉芽组织不予清理;将小钛钉钉入牙窝定点,6个月后在定点处备种植窝,行牙齿种植,术后一周内行氯已定溶液漱口。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24周牙周指标(红色美学评分(PES)、探诊深度(PD))进行评估并行组内比较,评患者种植成功率,并行组间比较。
1.3.1探诊深度(PD)判断标准
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24周,由同一位经过培训的牙科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探诊深度判断,用专用探针对患者的底袋与种植体唇舌近中、中央、远中黏膜边缘距离进行测定,计算上述位置距离均值为PD值;PD值越小,说明其发生感染的风险越低。
1.3.2红色美学评分(PES)判断标准
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24周,由同一位经过培训的牙科医师对所有患者进行红色美学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种植牙美学效果越好。
1.3.3种植成功率判断
种植术后6个月,由同一位经过培训的牙科医师对所有患者的种植牙成功与否进行判断,成功标准:稳定性好,无痛感种植体在行使支持和固位义齿功能的条件下,无任何临床活动度,功能好。并且种植后无持续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自我感觉良好为种植成功,否则为失败。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系统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标准差±标准差,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种植成功率比较
两组患者种植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种患者种植完成后不同阶段PES评分比较
即刻组患者术后4周PES评分高于延期组(P<0.05),其它阶段两组患者P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种患者种植后不同阶段PD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4周、8周、12周、24周PD比较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种植体是目前修复牙列缺损的常用方法。可分为即刻种植和延迟种植[3]。即刻种植即拔牙后即行种植,具有义齿修复时间短、牙槽骨萎缩率低的优点,但有研究认为其种植风险较高[4]。周期性种植风险大,即在牙齿脱落6个月后种植,治疗周期长,但种植风险低[5]。随着牙科设备、技术的发展,即刻种植的种植成功率不断提升。临床对牙周病拔牙后种植时机的选择已有了较多的争论[6-7]。本方案对比分析了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治疗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种植时机患者牙齿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美学评分方面,即刻种植组患者仅在术后4周得PES评分高于延期组,其它阶段两组患者PE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在探诊结果方面,两种患者术后不同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在种植效果及对牙周指标的影响方面并无劣势。但其却具有就诊次数少,修复时间短的优势[8]。
综上所述,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对牙周指标影响不大,相关指标变化趋势一致,种植成功率一致,即刻种植可减少患者就医次数,提高患者就诊效率有一定优势。
参考文献
[1]曹志伟,徐金梅.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疗效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4):157+165.
[2]梁珉.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4):30-31.
[3]徐向阳,王治平,黎炽炎.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9,30(01):70-72.
[4]陈路.牙周病患牙拔除即刻种植即刻修复10例临床体会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74.
[5]罗翠芬,彭国光,冯远华,等牙周病患者行牙种植术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8,38(08):761-764.
[6]毕小成,危伊萍,胡文杰,等.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磨牙拔牙后位点保存与自然愈合后种植治疗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7,10(10):598-604.
[7]欧阳瑾.探讨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的临床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09):1573-1575.
[8]魏玢.浅析牙周病患者的种植治疗时机[J].中国医疗美容,2016,6(06):58-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