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血液成分制备工作主要接触待检测血液、产生感染性废物,分析该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至2018年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保护工作人员安全。结果职业暴露风险因素中,主要为血袋离心破损(7袋)、血辫离心破损(32节)和热合口漏血(16节)污染工作台面,存在职业暴露风险问题。结论在血液成分制备的工作中,很容易受到血液因素的影响出现职业暴露问题,因此,应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防护,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为后续工作的实施提供帮助。
关键词:血液成分制备;职业暴露;防护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冯霞,蔡兰.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30+232.
Analysi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Risks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in Blood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Process
FENG Xia,CAI Lan
(Panzhihua Central Blood Station,Panzhihua Sichuan 617067)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occupational exposure risk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in blood component preparation process,which mainly contacts to be tested and infectious wastes.Methods analyze occupational exposure risk factors during blood components preparation from 2014 to 2018,to protect safety of staffs.Results main risk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cludes centrifugal breakage of blood bags(7 bags),centrifugal breakage of blood braids(32 sections)and blood leakage of heat seal(16 sections),with occupational exposure risks.Conclusi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is easily affected by blood factors during blood components preparation.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correct methods to prevent occupational exposure,and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provide help for follow-up work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Preparation of blood components;Occupational exposure;Protective measures
0引言
血液成分制备工作者每天都会接触待检测血液,随着传染病逐年攀升,工作者长时间对血液进行加工制备处理,很容易出现职业暴露问题。当前,在世界卫生组织中,已经开始对质量管理的计划进行推行,这就需要在血站不断改善与创新自身的质量、安全管理形式,创建较为完善的安全防范体系。因此,下文分析了2014年至2018年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风险因素,提出具体的防护要点。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本站成分制备工作人员主要承担全血分离制备红细胞类、血浆类、血小板类、冷沉淀凝血因子类产品,分析2014年至2018年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风险,主要为血袋离心破损、血辫离心破损、热合口漏血等污染设备及工作台面,造成工作者职业暴露风险。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成分制备过程中血袋离心破损,血辫离心破损、热合口漏血情况,统计每年出现上述情况的数量,评估职业暴露风险点,分析相关因素及采取应对措施。
1.3统计学分析。这次研究的数据主要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计算与分析,获取到准确的结论。
2结果
调查研究之后发现血袋离心破损7袋(12.73%),血辫离心破损32节(58.18%),热合口漏血16节(29.09%),血辫离心破损引发职业暴露风险因素较高,见表1。
3讨论
3.1职业暴露风险原因分析
3.1.1血液制备过程操作不规范:在血液制备工作中遇到血液渗漏、飞溅污染工作者身上、设备和工作台面上,接触到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风险增加,热合血袋基础设施与血浆管基础设施外渗;离心配置工作中,平胶片的质地硬度过高,使得血液出现破溃的问题,很多血液会在离心杯区域与离心仓区域暴露。此类问题的出现,是导致血液制备工作者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血源性传染病大范围拓展的因素[1]。
3.1.2人员自我安全防护不到位:工作者自我安全意识淡薄,认为血液处于密闭系统采集,不容易出现外漏现象,不佩戴防护用具,会导致工作者出现皮肤或是粘膜感染的后果,威胁身体健康。
3.1.3接触感染后紧急处理措施不当:在血液制备工作中,血液暴露于仪器设备、工作台面或工作服时,因工作原因,未及时进行处理或是消毒剂使用浓度不够等处理措施不当,造成传染源未被彻底清除,诱发职业暴露风险。
3.1.4其他的隐患:在血液成分制备工作完成之后,经常会出现一些医疗废弃物,有着感染性的特点,主要含括:成分血转移袋基础设施、一次性的基础设施与生理盐水、注射器以及针头、已经出现渗漏现象的血袋等,在分析与研究医源类型废弃物比例之后可以发现,检验科、成分科中的隐患因素占比最高[2]。
3.2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3.2.1血液接触方面的合理防护:做好个人防护工作,规范操作流程,要求血液制备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正确的佩戴口罩以及帽子等,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佩戴手套,加强仪器桌面、地面的清洁消毒,如果操作人员的衣服受到血液的污染,立即对其更换,消毒之后清洗;为防血液喷溅佩戴护目镜,若飞溅到眼部黏膜,应使用洗眼器等装置;在血液袋已经破损之后,离心仓设备与离心机设备受到污染,应使用消毒液,按照一比三十的比例进行浸泡,半个小时之后进行消毒与清洗[3]。
3.2.2空气传播的合理防护:做好制备环境的空气消毒保证通风的良好性,与此同时,在应用消毒剂的时候,应在工作室之内没有人的情况下消毒,消毒半个小时之后才能允许人员进入,以免危害身体健康。在消毒过程中,严格按照空气消毒规则设定照射时间和照射距离,如果出现停电的现象,需要针对消毒时间进行严格的调控[4-6]。
3.2.3定期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定期开展防护培训,若出现职业暴露,做好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针对不同的损伤及皮肤及黏膜的污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作好暴露后的登记、风险评估、事故报告及持续监测[7]。
3.2.4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在血液成分制备的工作中,管理部门应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案,全面分析职业暴露特点与具体发生原因,总结丰富的经验,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为后续工作的合理实施提供帮助[8-9]。
综上所述,目前在血液制备工作期间,很容易出现职业暴露的问题,严重影响各方面工作效果,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严格的管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引导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安全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高芳,徐胜春.浅论导致血液成分制备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0):15-17.
[2]段艳芳,张静涵,邱玉霞.血站成份科制备人员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2):122-144.
[3]汤文隽,蔡晓波,蔡红军.成分制备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措施[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7,23(6):108-109.
[4]陈玲玲.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7,33(26):55-99.
[5]张志刚,魏秋霞,杨致霈,等.某中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与防护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7,35(3):205-311.
[6]苏红.成分血制备中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处理及防护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10(s1):190-191.
[7]汤文隽,蔡晓波,蔡红军.成分制备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措施[J].当代护士:学术版旬刊,2017(6):108-109.
[8]陈英,张丽芳.血液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6):611-611.
[9]张丽.成分血制备过程中易发生血液破损关键点的控制[J].现代妇女(下旬),2014(5):349-3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