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脏彩超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前、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采用统计学分析7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功能好转率、平均舒张压水平、平均收缩压水平、心率水平等。结果治疗后7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好转率高于治疗前(P<0.05),7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后平均舒张压水平、平均收缩压水平、心率水平等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心脏彩超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心脏彩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孙艳红.心脏彩超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30+239.
0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进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成果也取得较大发展。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具有以下优势而代替传统开刀手术治疗:其一,手术时间短;其二,位置精确;其三,恢复速度快等。我国一些大型医院应用介入手术治疗颇为成熟,心脏彩超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均具有显著价值[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7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前、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7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有男性62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
(42.51±2.65)岁,平均体重为(66.87±15.23)kg;疾病类型:77例房间隔缺损。
1.2方法。选择美国GE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探头频率为3.5 MHz。介入手术前进行常规彩超检查,积极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情况,观察心脏瓣膜的闭合能力和开启能力等,预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状况。对不适合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予以排除,再进行多角度和多切面的扫查工作,监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缺口的具体形态、具体位置、具体范围和血流方向等,再选取适合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封堵器加以治疗。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内的封堵器具体形态,配合X线来释放封堵器,观察缺损残端是否出现移位情况,通过心脏彩超来监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是否出现过隔血流状况。手术结束后,复查心脏彩超,确认封堵器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出现残余分流状况等。
1.3观察指标。分析7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功能好转率、平均舒张压水平、平均收缩压水平、心率水平等。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两组间的构成比较用χ2检验,以均数(±s)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好转率分析。治疗后7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好转率高于治疗前
(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水平比较。7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后平均舒张压水平、平均收缩压水平、心率水平等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2。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有:①房间隔缺损;②动脉导管未闭;③室间隔缺损[2]。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左半侧心脏体循环压力显著高于右半侧肺循环压力,与此同时血流从左向右分流[3]。介入手术被广泛应用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现阶段已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首选方法[4]。心脏彩超在介入手术中起着重大作用,对手术是否成功起着重大作用。通过心脏彩超能够精确测量心脏缺口范围,继而选取适合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封堵器。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大力运动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呈现出显著上升发展趋势,静动脉血趋于混合状态,面色呈青紫状态[5]。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介入诊疗手术逐渐取代传统手术[6]。在进行介入手术之前,使用心血管造影检查或者心脏彩超检查方式能够准确判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具体病变位置,继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现阶段大部分学者认为心血管造影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金标准。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7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好转率高于治疗前(P<0.05),7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后平均舒张压水平、平均收缩压水平、心率水平等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心脏彩超能够有效监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彩超能够全方位地检测封堵器的方位和形状,在医生指导下可估测封堵器的释放时机,在此过程中观察介入手术过程中是否出现脱位情况。通过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心脏彩超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介入手术治疗中能够广泛提高手术成功率。手术前采用心脏彩超来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手术过程中加强监测,手术结束后加以合理复查能够给医生提供可靠的数据。本文中出现过手术失败案例,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到房间隔缺损边缘部位的质地影响,导致封堵器容易脱落。基于此,在进行介入手术之前需做好切面心脏检查,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缺口边缘的形状,注意尺寸较大的房间隔缺损不可使用封堵术。
综上所述,心脏彩超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卢志洁,牛心刚.心脏彩超联合血清cTnI、IGF-Ⅰ水平的检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6,38(18):2786-2788.
[2]王海英.心脏彩超联合血清cTnI、IGF-Ⅰ水平的检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14(13):60-62.
[3]黎天明,张碧宏,黎见,等.心脏彩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5(2):59-61.
[4]张权,李之明,张东亚,等.小儿法洛四联症体肺分流术后合并声门下狭窄行全麻气道管理一例[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9):918-918.
[5]代华磊,殷实,郑甲林,等.贝前列腺素钠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PAH封堵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8,58(1):57-59.
[6]周利平,李小刚,祁敏,等.左侧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者心脏骤停成功救治Ⅰ例[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2(12):1458-14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