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心肺复苏患者通过急诊优质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2例心脏骤停后运用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急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急诊优质护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优质护理在本次研究中比只进行急诊常规护理的康复效果更加明显。急诊优质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且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诊优质护理;康复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彩红.心肺复苏后接受急诊优质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365-366.
0引言
一旦患者出现心搏骤停而不能及时得到心肺复苏,将会使患者的脑部和其他重要人体器官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1]。所以患者在心搏骤停后必须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后续治疗,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2]。因此,在后续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能够改善辅助治疗的康复效果[3]。本文通过对62例心肺复苏患者的观察研究,探讨心肺复苏后接受急诊优质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2例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急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急诊优质护理。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40~71岁,平均(56.32±5.45)岁。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41~72岁,平均(57.24±4.3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心肺复苏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急诊优质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大部分心肺复苏患者会由于焦虑、紧张等产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主动为患者讲解治愈的成功案例等,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手术治疗。
(2)环境护理:确保急诊室内的光照适宜、空气流通和环境整洁等。护理人员应定时对病房进行环境检查和清洁,使病房内环境保持整洁和干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播放舒缓的音乐,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理舒适感。
(3)脑部护理:在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后,护理人员应重点护理患者的脑部,用湿毛巾在患者的颈部与额头进行一定时间的湿敷,并将病房内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2%,使患者脑部的再灌注损伤和氧代谢率得到降低,帮助患者更快地复苏。
(4)气道护理:医护人员应保证患者气管有效湿化,并使用胶布固定气管插管,以防其脱落。护理人员应实时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监测与记录,其中呼吸机的参数主要包括患者的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和潮气量,仔细查看是否出现人工气道堵塞、管路衔接松脱、皮下气肿、通气过度和不足等现象。给予患者2~3 min的纯氧后进行吸痰操作,在吸痰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如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并且在患者治疗前后需对全部医疗仪器进行相应消毒处理,确保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无菌性。
1.3观察指标
记录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其中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主要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具体方式如下:(1)显效:心肺复苏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消失或者明显好转,生活能够完全自理。(2)有效:心肺复苏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生活基本能够自理。(3)无效:心肺复苏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更加严重,生活完全无法自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得出的心肺复苏患者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针对性分析,表格的计数资料采用2进行检验,并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并采用(±s)表示,当P<0.05时为差异显著,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使用急诊优质护理的术后康复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心肺复苏是我国临床急诊科心搏骤停的一种有效抢救手段[4]。患者在心搏骤停后必须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在黄金4 min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大约有50%[5]。心肺复苏患者在急诊科工作中遇到的可能性比较大,大多数经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患者必须在急诊室进行持续稳定的后续治疗[6]。
急诊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心肺复苏后续治疗护理方式,其护理方式主要包括在常规急诊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环境护理、脑部护理和气道护理等方面护理措施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7]。
本文通过我院收治的62例心脏骤停后运用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急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急诊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表示,急诊优质护理在本次研究中比只进行急诊常规护理的康复效果更加明显。急诊优质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且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满意度。探讨心肺复苏后接受急诊优质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8]。
参考文献
[1]张艳艳.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2):1889-1890.
[2]权秋香,陈锦秀,张义花.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6(5):181-182.
[3]粟芳.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226-227.
[4]广明亮,范玉梅,陈楚云,等.心肺复苏标准化考核对提高急诊护士团队合作能力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5):156-158.
[5]张艳梅.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73-174.
[6]顾春娟,张晓坤,徐静.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ICU心肺复苏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102-104.
[7]Kalhori RP,Jalali A,Naderipour A,et al.Assessment of iranian nurses and emergency medical personnel in term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knowledge based on the 2010 guideline[J].Iranian Journal of Nursing&Midwifery Research,2017,22(3):184-189.
[8]Na JU,Han SK,Choi PC,et al.Effect of metronome rates on the quality of bag-mask ventilation during metronome-guided 30:2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a randomized simulation study[J].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7,8(2):1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