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给予HIV血液透析患者协同护理模式(CCM)对其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03月至2019年02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HIV患者共54例,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CCM,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两组ESCA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多,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HIV血液透析患者CCM效果显著,能提高其自护能力,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关键词:艾滋病;血液透析;协同护理模式;自我护理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韦汉芬,陈昌贤,李静,等.协同护理模式对HlV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94+296.
0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HIV感染率正呈现日渐上升趋势,伴随HIV感染者增加、治疗手段增多以及生存时间不断延长,HIV合并肾病患者也在不断增多,各种急慢性肾衰的发生率也在相应增加。接受血透的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较低,且病死率极高,更需要专业指导及护理,如何选择护理方法以减少应激事件刺激,使得患者能够充分适应当前状态,在延长其生命的同时,最大程度上提高其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1]。有研究提出[2],将协同护理模式(CCM)应用至血透患者中,有助于提高其自护能力,同时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本文探讨我院对HIV血液透析患者应用CCM,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03月至2019年02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HIV患者共54例,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27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3例;年龄在41-62岁,平均(52.70±7.65)岁;透析时间0.4-10年,平均(5.21±1.36)年。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4例;年龄在40-61岁,平均(52.75±7.59)岁;透析时间0.5-9年,平均(5.18±1.40)年。经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数据之间可进行分析和比较。入选标准[3]:①透析时间均>三个月;②肺、脑、心均不存在严重并发症;③均与认知障碍、意识障碍以及精神类疾病;④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者;②存在智力障碍者;③肺、脑、心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功能障碍者;④急性感染与肿瘤患者。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心理、用药、运动、饮食等方面护理,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予以CCM,方法如下:①评估患者,和其建立起良好护患关系:责任护士和患者主动进行沟通,消除其恐惧感,依据患者病情及文化程度等,对其疾病知识需求、心理状况以及自护能力进行评估,给患者和其家属讲解CCM方法并建立起相互协同及信任的关系,积极引导家属参与患者的健康照顾中,共同制定出个性化护理计划;②知识指导:给患者分发健康宣传手册,给患者和其家属讲解常见药物种类、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避免服用给肾脏造成损害的药物,对患者体重和血压等进行及时监测,严格限制水盐摄入,嘱患者定期接受复查等,指导其认识到每次复查结果,告知其透析会使身体中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不断丢失,需摄入高蛋白质及高维生素类食物。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重体力劳动,依据病因及体力耐受程度开展适当活动,同时做好个人卫生工作,确保充足休息,做好保暖防寒工作等;③技能培训:指导患者和其家属掌握尿量、腹围、体重以及生命体征测量方法,给其现场模拟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的护理与内瘘自检,避免造瘘侧肢体静脉输液、测血压、提重物以及受压等,帮助患者和其家属掌握内瘘血管血流畅通的检查方法和内瘘穿刺处局部护理方法等,若出现感染、水肿和渗血等,应及时就诊。现场模拟透析结束后的压迫带松解方法,若发生出血,应立即对血管进行压迫止血;④心理护理:在知识讲解及技能培训的同时,向患者和其家属反复进行讲解,指导其完全听懂和学会为止。和患者家属加强沟通,使其理解患者心情及病情变化,并给予患者情感支持。指导患者维持积极乐观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开展病友会,邀请透析时间长和自护能力高的患者进行经验传授,有助于患者战胜疾病自信心的提高。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选择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内容包括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以及健康知识水平四个维度,共43个条目,总分在0-172分,分数与自护能力成正相关[4]。
1.4统计学处理。选择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选择χ2检验,P值在0.05以下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前ESCA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后ESCA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HIV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是护理工作中较特殊的对象,其专科性较强,技术含量较高,且风险性较大,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能确保整个血液透析过程安心、舒适,可减少患者痛苦,使并发症出现机率明显降低[5]。
CCM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将Qrem自我护理理论作为框架,将最大程度发挥现有的人力资源作为目标,能促进患者和其家属参与日常护理能力的提高,已被广泛应用至恶性肿瘤放化疗、脑卒中、慢性心衰以及COPD患者中,但有关CCM在HIV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暂无详细临床报道。血透治疗时间长,且并发症较多,多数患者经济及文化水平有限,缺乏社会支持,自护能力较低[6]。CCM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强调人的社会性,注重护士的协调者、倡导者以及临床教育者的角色,体现出医师、护士、患者以及家属等各方面协调作用。患者家属的参与和监督,能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可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进而减少并发症出现,节省医疗资源,促进患者自护能力不断提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提示CCM能提高HIV血透患者的自护能力。
综上所述,给予HIV血液透析患者CCM效果显著,能提高其自护能力,值得在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燕.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7):824-827.
[2]纪笑艳.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2):373-375.
[3]胡晓萍,熊迎春,徐李鹏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8.
[4]尤晓玲,胡淑芬,孙凌等.协同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7,24(14):52-55.
[5]雷延兰,罗玲,陈莉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透析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1):58-62.
[6]张洁,王嫱.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7(24):2885-2887,28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