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小儿推拿治疗遗尿病案两则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4 11:44: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西医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成熟延迟是遗尿的常见病因之一,祖国医学认为遗尿病因责之于先后天,且与脑的关系密切。研究证明,刺激头部穴位对于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疾病以及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等疾病方面有较好作用,在治疗小儿遗尿中,选取头部穴位与常规穴位同用,治疗两例小儿遗尿患者,效果良好。

关键词:遗尿;小儿推拿;头部穴位

本文引用格式:邱梦莹,于娟.小儿推拿治疗遗尿病案两则[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283.

0引言

儿童遗尿症,中国儿童NE疾病管理协作组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定义为:>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患儿。祖国医学一般将遗尿分为:下元虚寒、脾肺气虚、肝经湿热、心肾失交四种证型,推拿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明显,笔者在门诊上接诊小儿遗尿患者两例,均效果良好。
\

 
1病例

1.1病例一


陈某,男,6岁半,遗尿3年余,平均每周遗尿5-6次,每天≤1次;夜间熟睡,遗尿不醒,呼之可应;尿量少,尿色黄,味骚;形体较胖;平素脾气较差,性情急躁,好动;平时饮水较多,晚间饮水量较大,偶有夜间睡觉翻身频繁,唇色红,舌淡胖,苔薄黄,脉数。未行辅助检查。

诊断:小儿遗尿。辨证:肝胆湿热证。治疗原则:清肝泻热利湿

选穴:

头面部:揉百会、风池、风府各1min,拿五经、扫散胆经各10下。按揉头针顶中线、焦氏头针足运感区1min(来源:山西焦顺发同志于1971年首先提出的“焦氏头针”,足运感区:即下肢运动感觉区,位于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1cm,向后引3cm,平行于正中线。)

上肢部:清肝经、清小肠、补肾经各300次;

下肢部:按揉三阴交各200次。

躯干部:按揉丹田、中极、气海、膀胱俞、肾俞1min,擦腰骶部透热为度。每周推拿一次,现夜间遗尿症状明显改善,遗尿次数≤每周一次,偶有遗尿,略有溺出则醒,醒后自行至卫生间排尿。性情较平稳,仍好动,唇色正常,舌淡胖,苔薄白,脉数。

1.2病例二

马某,男,4岁10月,就诊日期:2019年8月17日。主诉:遗尿2年余,每周遗尿≥6次。病史:患儿家长代述,患儿因长期晚间使用纸尿裤,未养成排尿习惯。现每周遗尿≥6次,每日可有1-2次,尿量大,味较小,色淡黄,平日饮水量大,晚间有饮水习惯,纳可,平素易积食,眠略差,易翻身。望诊:患儿好动、精神可,无活动后疲乏,脸色略黄。未行辅助检查。嘱其晚间减少饮水,定时如厕。

诊断:小儿遗尿。辨证:心肾不交证。治疗原则:清心滋肾,安神固脬

选穴:

头面部:揉百会、风池、风府各1min,拿五经、扫散胆经各10下。按揉头针顶中线、焦氏头针足运感区1min(来源:山西焦顺发同志于1971年首先提出的“焦氏头针”,足运感区:即下肢运动感觉区,位于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1cm,向后引3cm,平行于正中线。)

上肢部:清肝经500次、清小肠、补肾经各300次;

下肢部:按揉三阴交各200次;

躯干部:按揉丹田、中极、气海、膀胱俞、肾俞1min,擦腰骶部透热为度。

自初诊至2019年9月2日,治疗5次,患儿遗尿明显改善,遗尿次数3次/周,每日遗尿≤1次,上方继推。

2按语

《素问》指出“督脉为病”,“淫泣遗溺,痹聚属肾”,认为肾、下焦、膀胱、督脉与肝的病变均可致此病,心肾不交,心火不能下移温煦肾阳,水不下禁,则睡中排尿;肝经郁热,下迫膀胱,溺孔郁结,心神蒙蔽而尿床。西医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成熟延迟是遗尿的常见病因之一。刺激头部穴位对于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疾病以及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等疾病方面有较好作用。督脉入络脑,在交通心肾,充养髓海,益脑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疗小儿遗尿中,有许多医家选取了头部、尤其是督脉的穴位进行治疗,张传东[1]等采用益脑补肾推拿法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按揉百会3min,同时配合拿五经、扫散胆经、提拉头皮,各进行3~5遍;自长强穴沿患儿脊柱经督脉向上,直至大椎穴,反复5遍。沈红岩[2]运用扶土抑木法推拿,以醒脑开窍、健脾温肾、疏肝清热为法,选按揉百会“醒神开窍”。杨茯苓[3]等治疗脊柱隐裂小儿遗尿,肾气不足型加肾俞、百会。在治疗中选取的足运感区为焦氏头针的常用穴之一,位于旁中央小叶的头皮反射区,也称下肢运动感觉区,具体定位为前后正中线中点旁开1cm,向后引3cm。赵跃欣[4]等认为针刺足运感区可对脊髓反射性排尿起到抑制作用,通过提高大脑皮质中枢对排尿的调节作用,抑制过度的脊髓反射性膀胱收缩,因此此穴对改善排尿、尿急的控制能力较好,可以使遗尿得以治愈。于竹力[5]等认为足运感区内承督脉之气,总领督脉总督阳气,连通肾脏与脑部,可振奋肾阳;外连膀胱经期,调节膀胱开合。多位医家在针刺治疗小儿遗尿中运用足运感区,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推拿于针刺均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经络系统的中医外治疗法,推拿素有“以指代针”之说,因此在推拿中,引入头针等针刺理论,对于疾病的治疗往往有较好效果。

\

 
参考文献

[1]张传东,张京蓉.益脑补肾推拿法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疗效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8):73-74.
[3]沈红岩,王雪峰.“抑木扶土”推拿法治疗小儿遗尿24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06):494-495.
[3]杨茯苓,周莹,王跃军,等.推拿治疗隐性脊柱裂小儿遗尿30例[J].陕西中医,2011,32(07):886-887.
[4]赵跃欣.针刺足运感区治疗小儿遗尿58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03):89.
[5]于竹力.针刺足运感区结合温针关元、中极治疗小儿遗尿[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0):16-17.
[6]章羽.针刺足运感区结合温针关元、中极治疗小儿遗尿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7,35(09):177-1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8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