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小儿静脉输液中防逆流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使用留置针和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可分为对照组(200例,使用普通留置针及常规护理方法)和观察组(200例,使用防逆流留置针和优质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并加以分析。结果对两组患儿分别应用相应留置针与护理方法后,通过对比可看到观察组患儿的回血率、堵管率、留置时间与冲管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时,使用防逆流留置针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显著减少不良情况发生率,同时还可以结合优质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该方法具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静脉输液;防逆流留置针;应用效果;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韦兰玉.小儿静脉输液中防逆流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317-318.
0引言
在静脉输液时,年龄较小的幼儿通常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到医生的操作,因此在进行临床静脉输液时,通常会使用留置针来确保输液顺利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1]。在输液时使用留置针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的痛苦感,同时还对其心理负面情绪有舒缓作用,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静脉输液过程中不同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其具体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使用留置针和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可分为对照组200例,其中男孩119例,女孩81例,年龄为4个月至7岁,平均(4.89±1.27)岁,观察组200例,其中男孩128例,女孩72例,年龄为5个月至7岁,平均(4.54±1.61)岁。本次研究纳入标准为:①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积极配合治疗;②患儿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可看到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使用普通留置针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使用防逆流留置针和优质护理方法,同时本次研究中,采用的药品种类较多,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类、非皮试类、小针剂类和特殊类,其具体操作方法和措施如下。
1.2.1留置针使用方法
本次采用的输液物品有:3M透明敷料、一次性使用自动排气输液器(非邻苯输液器)、洁瑞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首先选取患儿肘部较粗的血管,并拿出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护理人员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针翼,并缓慢刺入选择好的血管中,当出现回血现象时,即可将针头再刺入2 cm左右。对照组患儿待穿刺成功后使用透明敷料进行固定,输液停止时可采用5 mL 50 U/mL肝素钠生理盐水脉冲式进行封管处理,并与12 h后再行封管处理,如有回血立即进行冲关及封管处理。观察组患儿采用防逆流留置针,待输液停止后,使用5 mL的生理盐水脉冲式进行封管处理,其他操作与对照组相同[2-3]。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其护理措施如下:①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并对其详细讲解静脉输液和防逆流留置针的优点,使其心理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并适当对患儿进行鼓励和安慰,增强患儿及其家属的治疗依从性[4]。②头皮属于难度较高的穿刺部位,当面对这种穿刺部位时,需使患儿呈仰卧位,并在家属的配合下对患儿头部进行固定。如患儿血管不明显时,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尽量选择血流丰富且粗直的静脉血管,在进行穿刺操作时,要确保动作的轻柔性与准确性,尽可能减轻患儿的疼痛感[5]。③需要在输液的过程中,对其留置针静脉情况进行检查,以静脉走向和留置部位为主;其检查以皮肤检查为主,对皮肤的红热、压疮、浮肿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出现,需立即采取针对性治疗,并向医生进行汇报。待输液完成后,护理人员可对患儿穿刺处进行轻柔按摩,使其血液回流得到加强[6]。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回血率、堵管率、留置时间与冲管次数进行对比,并加以分析。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比分析。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t和(±s)来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以2和(%)来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留置针应用效果对比情况
对两组不同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可看到观察组患儿的回血率、堵管率、留置时间与冲管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
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可看到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目前针对留置针的讨论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其舒适性与留置时间的问题。普通留置针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其原因就在于整个输液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封管处理,这种情况不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还有引发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性,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影响[7]。而防逆流留置针的原理就是在针座中安装人工防逆流阀门,促使大气压与输液管液体静压形成完整的输液系统,能够对输液管内压力和人体血管压力进行控制,最终达到缓解逆流回血及堵塞的作用,在静脉输液中具有重要意义[8]。通过本研究可看到观察组患儿的回血率、堵管率、留置时间与冲管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同时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时,使用防逆流留置针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显著减少不良情况发生率,同时还可以结合优质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该方法具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伟,高红岩,姚丽坤.防逆流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231-232.
[2]谷晓玲,王钐钐.集束化干预在预防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并发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6):122-123.
[3]张迎丽.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工作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9):251.
[4]Lu Y,Hao C,He W,et al.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reventing mechanical phlebitis arising from indwelling needles in intravenous therapy by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mirabilite[J].Experimental&Therapeutic Medicine,2018,15(1):276-282.
[5]刘明娣,唐雪梅,王海静.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4):139-140.
[6]赖晓帆,林意,赖丽英,等.运用项目管理改善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效果[J].现代医院,2017,17(3):329-331.
[7]Moschouris H,Stamatiou K,Kornezos I,et al.Favorable Outcome of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Extensive Bladder Ischemia Complicating Prostatic Artery Embolization[J].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8,41(1):191-196.
[8]张丽娟.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泵在短期化疗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干预[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2):227-2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