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矽肺合并肺大疱的自发性气胸的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为临床上提供相应的指导。方法选择矽肺患者97例,其中31例发生自发性气胸,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于发生自发性气胸的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等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矽肺患者中自发性气胸发生率为32.0%;其中I期矽肺占18.9%、Ⅱ期矽肺占31.0%、III期矽肺占48.4%,不同分期矽肺发生自发性气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结核、重症感染矽肺患者自发性气胸发生率为44.8%,显著高于未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的26.5%(P<0.05);31例患者经治疗后,其中27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占87.1%;4例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死亡,占12.9%。结论矽肺病情临床分期越高,合并肺部合并症比例越高,其发生自发性气胸的危险显著升高,预后相对较差。
关键词:矽肺;肺大疱;自发性气胸;微创手术
本文引用格式:赖卫强.矽肺合并肺大疱的自发性气胸的微创手术治疗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204-205.
0引言
矽肺是目前发生最常见的一种职业病,其发生的原因是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吸人大量的二氧化硅导致肺组织发生纤维化而出现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生的特点主要为病变发展快、与预后相对较差。因此对于这类患者主要在于预防,减少其发生率。矽肺加重肺组织损伤,肺部抵抗力逐渐降低,导致患者常合并各种内科学疾病,如结核、重症感染等。合并的这些疾病促使矽肺患者发生自发性气胸,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自发性气胸是上常见的外科急症之一,并且易于其他疾病发生混淆,导致患者肺功能急剧减退,一旦处理不当,导致患者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心肺功能出现衰竭,最终出现严重后果[2]。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97例难治性矽肺并多发肺大疱和气胸患者,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现对电视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矽肺并多发肺大疱和气胸的可行性及疗效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基本情况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7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矽肺患者97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57-76岁。根据矽肺的临床分级标准,其中I期37例,Ⅱ期29例,Ⅲ期31例;合并结核患者16例,重症感染者13例。97例患者发生自发性气胸患者31例,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胸闷气急等,其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气胸的主要类型包括:单纯型12例(38.7%)、张力型10例(32.3%)、交通型5(16.1%)以及液气胸4例(12.9%)。
1.2临床表现
97例中表现为气促、咳嗽,胸闷、胸痛70例,咳痰35例,头昏、乏力26例。其中5例出现纵隔移位,患侧呼吸音均减弱;29例患侧呼吸音消失。全部患者均行心脏彩超检查,射血分数(EF)均>50%,心电图异常49例。其中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36例,窦性心律不齐16例。低电压、ST段压低及T波低平6例,房性早搏6例,室性早搏3例。经胸部CT证实肺大疱均双侧多发(图1),其中左侧气胸52例,右侧气胸25例:
1.3手术方法
患者并发气胸后经胸腔闭式引流、抽气等治疗2周以上,仍持续Ⅲ度漏气,复查胸部CT提示患侧肺仍压缩40%以上(图2),临床症状得不到改善而转为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用VATS治疗。双腔气管插管,吸入与静脉复合麻醉,单肺通气。手术切口一般为2—3个,第1个术孔位于患者的患侧腋中线的第8肋间,该切口处插人Trocar;第2个术孔为主要的操作孔,位于患者腋前线第4肋间或第5间;若胸腔的内粘连较为严重,再在患者腋后线的第8肋间作辅操作孔。采用电钩或超声刀将粘连烙断并止血,在肺大疱较集中处用卵圆钳将其上提(图3),在其底部>2cm处通过主操作孔使国产或进口腔镜直线切割闭合器切割离断,离断后肺切面用4—0Prolene线连续往返缝合加固(图4)。对于较小的孤立肺大疱,采用4号丝线作基底缝扎切除。切除肺大疱后,使用3—4g滑石粉均匀喷撒于肺表面,促使术后胸膜腔粘连。最后在观察孔及主操作孔各置1根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3]。
2结果
2.1矽肺患者自发性气胸发生情况
97例矽肺患者中发生自发性气胸3l例,发生率为32.0%;其中I期矽肺发生7例(18.9%)、Ⅱ期9例(31.0%)、Ⅲ期15例(48.4%)。不同分期矽肺发生自发性气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787,P<0.05)。
2.2合并症对矽肺患者自发性气胸发生的影响
合并结核、重症感染等肺部合并症的矽肺患者其自发性气胸发生率为44.8%(13/29),显著高于未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的26.5%(18/68)(2=5.263,P<0.05)。
2.3预后情况
31例患者经治疗后,其中27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占87.1%;4例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死亡,占12.9%。
3讨论
矽肺导致肺泡弹性减退,一旦并发气胸,破口闭合困难,病灶迁延不愈。经治疗后易反复发作。内科保守治疗复发率25%.49%,二次发作后复发率高达50%~80%。而手术能使肺迅速复张,且能避免或减少复发。但此类患者胸腔粘连重,且肺大疱多发,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4]。因此要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需把握手术指征,合理地围术期处理.及时、有效地处理并发症:(1)手术指征的把握:以往认为多发性肺大疱、非大疱区有严重肺气肿和有明显并发症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者及其他弥漫性肺疾病(如硬皮病、尘肺)等,不宜采用肺大疱切除术[5]。我们的体会是只要是患者心肺等重大脏器功能能耐受手术且符合以下几点之一者均应积极手术:①气胸虽首次发作,但置管引流后2周仍持续Ⅱ度以上漏气或肺不能复张者;②复发性气胸(发作2次以上);③出现呼吸困难、感染、出血及破裂引起的气胸或血气胸;④双侧自发性气胸;⑤张力性气胸,纵隔偏移删。(2)围术期处理:矽肺患者多老年人,多伴基础疾病,需积极处理并发症:①糖尿病患者控制空腹血糖在8.0mmol/L以下;②肺部感染伴痰多者积极控制感染,术前痰量控制在50mL/d以下;
③白蛋白维持在>35g/L;④纠正心律失常:同时禁烟,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积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6]。(3)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术后持续漏气是矽肺并发肺大疱手术最主要的并发症,术中正确处理肺切面是预防术后持续漏气的关键。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肺大疱尽可能在其基底部钳夹后切割离断,对巨大型肺大疱须细心分离出基底部,从其基底部使用切割缝合器.避免残留;②器械钳夹肺组织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对所剩无几的健康肺组织损伤;③在施行切割缝合器切割离断肺大疱后创面用4—0Prolene线连续往返缝合加固,避免鼓肺时创面的撕裂而出血、漏气;④术毕常规行胸膜固定术;⑤常规放置上下2根胸管;⑥只要患侧呼吸音清晰,胸片提示肺已复张,避免用力咳嗽,以免已愈合的肺创面再次撕裂。有报道术后早期负压吸引能促使肺尽快复张并尽早使脏壁层胸膜相粘连,消灭残腔,防止缝合处漏气,防止胸腔感染,亦可采用。此类患者肺功能差,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易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后果严重,是围术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肺部感染至关重要。我们的具体措施是在术前积极处理肺部感染、糖尿病等并发症,加强咳嗽、呼吸训练[7]。术后采取:①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一般联合使用2种抗生素,适当延长使用时间;②加强呼吸道管理,常规雾化吸入湿化气道,解除支气管痉挛,加强主动、有效地咳嗽咳痰.加强叩背,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③出现呼吸衰竭,应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④加强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治,防止继发性真菌感染;⑤积极通过痰培养寻找致病菌及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本组资料显示,合并结核、重症感染矽肺患者其自发性气胸发生率为44.8%,显著高于未合并其他疾病患者26.5%(P<0.05),证实了存在肺部合并症促进患者自发性气胸的发生。矽肺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主要视患者病情而定,目前临床上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进行胸腔闭式引流[8]。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单纯型患者采用闭式引流,临床效果较好,而对于存在各种合并症患者,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决定治疗手段,如那些引流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矽肺发生白发性气胸患者其预后相对较差,31例患者经治疗后,其中27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占87.1%;4例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死亡,占12.9%,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基础疾病以及合并症情况。
综上所述,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肺大疱+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矽肺伴随多发肺大疱并发气胸,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凌曦,周洋,彭华利.胸腔镜治疗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的应用与可行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5):44-45.
[2]崔海峰.胸腔镜治疗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17(6):152-153.
[3]朱宁,黄婷婷,张羽.沙培林胸膜固定术治疗Ⅱ、Ⅲ期矽肺合并反复自发性气胸疗效分析[J].蛇志,2018,30(02):264-265.
[4]朱殷.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对肺大疱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0):1456-1457.
[5]王庆淮,谭宁.微创快速康复外科技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对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7,4(2):107-111.
[6]张华,葛长胜,孙中美.内科胸腔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胸膜下肺大疱所致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40):3171-3173.
[7]汪长戈.胸腔镜手术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6):14910+14912.
[8]宋长山,沈柏儒,朱珊.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快速康复的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7,18(02):34-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