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无创呼吸机用于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3 15:06: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无创呼吸机用于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急诊ICU接受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通过随机表法分为46例对照组与46例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低流量吸氧治疗,治疗组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临床有效性。结果经过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PaO2与SaO2更高,PaCO2更低(P<0.05)。两组NT-pro BNP、cTnl治疗前差异小(P>0.05);经过对比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24 h及治疗48 h的NT-pro BNP、cTnl更低(P<0.05)。结论在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可通过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使其NT-pro BNP、cTnl水平降低,具备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急诊ICU;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本文引用格式:帕尔哈提·马木提,买日也木·马木提.无创呼吸机用于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66-67.

0引言

急性心力衰竭作为医院心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其本质上属于一种急重病症,主要由心脏结构异常或者功能性疾病所引发,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射血功能性受损或者心室充盈,严重时可能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当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射血功能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的情况,此时心脏的正常循环与代谢出现问题,最终导致呼吸衰竭情况发生[3]。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方法临床有效性,具体情况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急诊ICU接受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通过随机表法分为46例对照组与46例治疗组。其中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41~79岁,平均(58.26±6.39)岁;治疗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42~77岁,平均(56.14±6.08)岁。纳入标准:①经检查后,符合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诊断标准;②以自愿为原则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对比后,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P>0.05)。

1.2方法

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措施包括支气管扩张剂与对症治疗。

对照组:本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低流量吸氧治疗,以2.5 L/min的氧流量进行持续治疗。

治疗组:本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以美国S/D20型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将通气模式设置为: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以1:1.5为呼吸比,以2 cmH2O作为首次呼气压,并根据情况逐渐增加至5 cmH2O;以8 cmH2O作为首次呼气压,并根据情况逐渐增加至15 cmH2O;氧浓度以80%为基础逐渐降低至35%,结合患者病情对通气压力与时间进行适当调节,待其病情稳定后可更改为导管吸氧。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指标水平进行比较,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2)以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48 h作为时间点,对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水平及心肌肌钙蛋白(cTnl)水平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气指标水平对比情况


经过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PaO2与SaO2更高,PaCO2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
 


2.2治疗组与对照组NT-pro BNP、cTnl水平对比情况

两组治疗前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比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24 h及治疗48 h的NT-pro BNP、cTnl更低(P<0.05);经过对比后,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24 h及治疗48 h的NT-pro BNP、cTnl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
 

3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使得其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逐渐发生变化,在加上老龄化的影响,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4]。急性心力衰竭具有病情进展迅速与发病急促的临床特点,其发病时往往会导致患者心排血量迅速下降,进一步导致其肺静脉回流不通畅,引发肺水肿情况,导致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最终引发呼吸衰竭[5-6]。由于该疾病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尽早接受有效治疗。

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流量吸氧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情况,但其整体治疗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则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肌疲劳情况,使其动脉血氧饱和度得到提高,增强二氧化碳的排出效果,对患者呼吸衰竭症状进行有效改善[7]。同时该治疗方法还可使患者胸腔负压得到有效降低,使其心脏负荷效果得到缓解,有助于降低其心肌张力与心室回血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力衰竭症状[8]。

通过研究可发现,经过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PaO2与SaO2更高,PaCO2更低;治疗组治疗24 h及治疗48 h的NT-pro BNP、cTnl更低;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24 h及治疗48 h的NT-pro BNP、cTnl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可通过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还可使其NT-pro BNP、cTnl水平降低,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金涛.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6):60-62.
[2]刘轶.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救治中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30):6332.
[3]张秀敏,武海燕,孙晓娟.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4):528-530.
[4]陈莹.无创呼吸机用于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8):2781-2783.
[5]申前进,阳文新,吴飞,等.早期无创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17,19(1):34-36.
[6]李远航,文艳红,唐文辉.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8):1095-1096.
[7]谭并志,马旅明.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救治中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3,1(2):65-66.
[8]邢晓莉,黄少祥.无创呼吸机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器对COPD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7,46(16):2276-22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8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