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围手术期护理实践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3 11:10: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疾病的特点,分析微创经皮肾镜(MPCNL)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实践。方法在围手术期,对纳入本研究的36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MPCNL)取石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给予必要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36例患者术后肾结石取净率91.67%,肾盂梗阻解除率100%,输尿管上段结石取净率100%,且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采用微创经皮肾镜(MPCNL)取石术治疗,在围手术期加强对患者护理、指导,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皮肾镜;取石术;上尿路结石;肾造瘘管;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梁瑞娟,陈小林,唐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围手术期护理实践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322-323.

0引言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是近年临床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主要方法。该手术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从而可使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已逐渐代替了传统开放手术[1]。我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间,为3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MPCNL)取石术治疗,在围手术期重视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疗效满意。现将护理实践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范围27-65岁,平均(42.5±2.5)岁,其中右肾结石10例,左肾结石15例,双肾结石5例,输尿管结石6例;结石大小:直径1.2-2.8 cm。

1.2治疗方法。麻醉方式一般选择椎管内麻醉。先取截石位,置入F5输尿管导管后改为斜仰卧位,在B超定位下取第11肋间腋后线与肩胛旁线区域内最接近结石处作为穿刺点,穿刺满意后,从穿刺针置入斑马导丝,用筋膜扩张条将穿刺通道扩张到F18,置入可撕开鞘形成经皮肾取石工作通道,经过通道置入F8.5/11.5输尿管镜,接上钬激光碎石机逐渐击碎结石,在直视下应用灌注泵高压持续冲洗出体外[2],,在镜下反复观察各个肾盏未见结石,再用B超反复扫描肾脏,确认无明显结石残留。术后常规在斑马导丝引导下留置F6/F7双“J”管,经经皮肾取石通道置F16/F18肾造瘘管。常规顺行放置双J管,术后1个月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


\


 
2护理实践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等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向患者及家属简要介绍病情,介绍经皮肾镜技术的适应证、优点等,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压力,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治疗。

2.1.2体位训练:术前2-3 d加强指导病人行俯卧位训练,俯卧从开始的15-30 min,逐渐增加至1-3 h,增强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因为此类手术多俯斜仰卧位,且患侧抬高30 cm左右,该体位易致病人呼吸困难,术中可能出现循环呼吸受限等。

2.1.3常规准备:做好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功能、泌尿系B超、腹部X线平片检查,必要时安排行静脉肾盂造影以明确结石的大小、部位,尿路梗阻的程度,或膀胱镜逆行插管造影、CT检查,确保手术无误。

2.1.4肠道准备:术前严格6 h禁食,2 h禁饮,避免肠道积气影响术中观察及治疗效果。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监测:术毕返回病房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2出血状况观察:本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中及术后大出血[3]。①生命体征监测:准确评估患者有无大出血的征兆,及时救治;②肾造瘘管观察:根据引流液性状,评估出血的多少,及时向医师报告病情变化;③定时检查有无肾周血肿。④引流尿液性状观察:评估有无肾内出血。

2.2.3引流管护理:术后通常留置肾造瘘管、导尿管及双J管。观察留置肾造瘘管、导尿管引流尿液的量及色。如血尿逐渐增多,呈鲜红色,提示术后出血,应立即夹闭肾造瘘管,使肾内压增高,达到压迫止血,另外血液在肾脏凝固,也有利于止血[4]。双J管可以有效起到引流支撑、减少术后炎性狭窄等作用,术后应保持大便及管道通畅,并适当予以解痉药物减少膀胱痉挛[5]。

2.2.4活动指导:术后卧床期间行床上翻身,踝泵运动,防止下肢血栓形成。一般术后第一天可下床活动,观察尿液颜色,如果尿色仍红,可适当延长卧床时间。

2.2.5术后第二天复查KUB,观察双J管的位置及结石清除效果。

2.3并发症护理

2.3.1血尿:患者术后多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血尿,一般在2-3天内逐渐转清,这与扩张通道时损伤肾皮质内的血管、碎石过程中损伤了黏膜血管等有关。期间予以相应的止血、抗炎、补液治疗,可嘱患者适当多饮水。

2.3.2全身或肾周感染:注意尿液引流的量、色、性状的观,监测体温,遵医嘱及时复查血、尿常规。

2.3.3尿道刺激症:刺激症的出现与双J管刺激膀胱三角区、尿道黏膜损伤等有关,症状多在双J管拔除后可自行消失[6]。术后第二天,为缓解症状可嘱患者每日适当多饮水,多排尿,转移注意力。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9-10]。

2.3.4肾盂穿孔及邻近脏器损伤:主要是因为穿刺点选择不当、进针角度不当或进针过深等因素引起,本组病例未发生此项并发症,但术后应密切患者有无气胸体征,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生进行处理。

3出院指导

3.1专科指导。嘱患者勤排尿,勿憋尿,不用力排尿,适当多饮水,肾功能无严重损害时,每天饮白开水2000-3000 mL,均匀分配饮水量,避免饮咖啡、茶和酒[7-8]。

3.2饮食指导。多食富含粗纤维、维生素B6的食物,减少脂肪和糖的摄入,少食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土豆等,保持大便通畅。

3.3双J管指导。留置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如跳跃、反复下蹲等,以防双J管移位或脱出,如无不适一般术后1个月来院拔除双J管。

3.4复查。术后至少每三个月到医院复查尿常规、X线或B超检查,若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及时就医。

\

 
4结论

采用微创经皮肾镜(MPCNL)取石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目前治疗尿路结石的主要手段,除了手术技术的进步外,在围手术期加强对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可

参考文献

[1]何永忠,刘建国,曾国华,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原因及介入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6):371-373.
[2]俞建军.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4A):59-60.
[3]袁坚,吴开俊.经皮肾镜术并发大出血16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5,22(16):530.
[4]刘丽华,贾晓君.经皮肾镜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术后出血的观察护理[J].护理研究杂志,2006,10(20):2761-2762.
[5]杨建梅,吴东娟,孙玫瑰.经皮肾镜大功率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病人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34):5051.
[6]余新立,吴荣海,庞健,等.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5,10(4):197-198.
[7]谷现恩,刘继红.尿石症[D].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8]王大伟,鲁军,夏术阶.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发症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9):949-951.
[9]郑哲明,郁兆存,邢发枢,等.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06(4):1-4.
[10]张雄,程伟,黄捷,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69例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33):3352-33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77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