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眩晕症病人实施天麻钩藤饮加减法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研究样本为本院一年内门诊接收的共80例眩晕症病人,将上述病患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西医治疗方法,基于病人实际病情使用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给予高血压病人降压药物治疗,患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可以使用盐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观察组病人在进行对照组组治疗前提下实施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方式。两组病人经过5周的治疗后,统计并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各项病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95%)与对照组(72.5%)相比明显较高,P<0.05,表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眩晕症病人实施天麻钩藤饮加减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病人头晕、失明、恶心等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眩晕症;加减治疗;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顾晓群.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162-163.
0引言
眩晕症是目前中老年人的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病发率很高且反复性发作,患者往往会有一种头晕,呕吐、眼花并感觉周围的事物总是在不断旋转和晃动的感觉障碍[1]。目前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基于病人的病情来选择治疗药物。该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头晕眼花、呕吐乏力等病症,但给病人造成的预后不良反应也较多,并且依赖性很强,因此这种治疗方法整体临床效果一般。有中医研究发现天麻钩藤饮对于眩晕症有着比较突出的治疗效果,并且不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影响[2]。为验证其临床疗效,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门诊过往接受的共80例眩晕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眩晕症病人实施天麻钩藤饮加减法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研究样本为本院一年内门诊(2018/05至2019/05)接收的共80例眩晕症病人,将上述病患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的基本资料:男女比例为19/21;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为(56.6±4.79)岁;病程为0.5-7年,平均病程(3.6±0.8)年。观察组病人基本资料:男女比例为20/20;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为(55.4±4.58)岁;病程为0.5-6年,平均病程(3.2±0.6)年。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病人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病人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病人接受西医治疗方法,基于病人实际病情使用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给予高血压病人降压药物治疗,患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可以使用盐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3,4]。
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组治疗前提下实施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方式。天麻钩藤饮基本配方包括:天麻、栀子、益母草均12 g,黄芩和钩藤各9 g,24 g石决明,桑寄生、川牛膝、杜仲、夜交藤、茯神各15 g[5]。如果病人有痰湿中阻症状,则适量的加入竹如、姜半夏以及白术;如果病人有肝阳上亢的病症,则加入适量的珍珠母,远志,石菖蒲和酸枣仁;对于气血不足的病人,则在上述配方中适当加入丹参,当归和何首乌;对于淤血内阻的病人则将适量的龙川芎和地龙添加至上述配方中;如果病人表现为脾肾两虚,则加入旱莲草,枸杞子以及生地[7]。用清水煎煮上述药物后除去残渣并提取汁液,每天早晨和晚上服用,每天服用一剂,持续治疗两周。
1.3观察指标
通过眩晕症评分表对病人治疗后各项病症指标进行评估,并进行组间对比。统计并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根据相关标准可以将治疗效果分为以下三种:显效:各个临床病症都明显减轻,病人经过治疗后头晕眼花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各个临床病症都有所改善,病人经过治疗后头晕眼花症状的带有效缓解;无效:治疗后,各个临床病症均没有好转,严重者出现恶化现象。治疗总有效率是指显效和有效占比的数学加和。
1.4统计学方法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收集的数据并分析测量数据。通过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计量资料,并用(±s)表征,用2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P<0.05),代表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治疗后病症评分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各项病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95%)与对照组(72.5%)相比明显较高,P<0.05,表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3讨论
眩晕症本质上是一种感觉障碍,有多种临床表现,其中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耳鸣、乏力、心慌、视力模糊等。这种疾病在患有贫血症、颈椎病、心脏病、高血压和其他疾病的病人中经常出现[7]。眩晕症病人在疾病的急性期通常会失去行为能力,对其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针对这种疾病多采用药物治疗,即基于病人病情的变化进行对症药物治疗,比如对于高血压病人可以给予降压药治疗。这些药物虽然对眩晕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病人预后的不良反应较多,并且依赖性很强,因此需要对该疾病的治疗有更深入的研究。中医有记载称眩晕是由肝阳上亢、肝肾不足,热而生风所造成的[8]。天麻钩藤饮是治疗肝阳上亢的特殊处方。处方中的天麻和钩藤具有平抑肝阳、息风定惊的功效;石决明能够清热明目平肝,不仅能帮助病人清除肝阳上亢,还能除热明目。因此对眩晕症病人给与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各项病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95%)与对照组(72.5%)相比明显较高,P<0.05,表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眩晕症病人实施天麻钩藤饮加减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病人头晕、失明、恶心等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武.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肝阳上亢症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13):123-124.
[2]陈云贵.眩晕症患者治疗中应用天麻钩藤饮的临床有效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7(41):73-74.
[3]曾宪乐.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10):61-62.
[4]陶志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38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50-51.
[5]谷聪丽.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8):167-167.
[6]陈云贵.眩晕症患者治疗中应用天麻钩藤饮的临床有效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5(41):73.
[7]余岚.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0):127-128.
[8]李小宁.天麻钩藤饮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08(4):97-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