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输血信息系统在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2 11:52: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输血信息系统在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输血患者60例作为观察样本,通过摸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输血护理,遵从常规临床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保障输血安全;试验组予以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经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输血信息系统;护理安全管理;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闫文.探讨输血信息系统在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64-265.

0引言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其中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导致其发生的住院原因。本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危重、进展速度快、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其不仅要求临床抢救工作和治疗方案安全可行,还需要确保住院过程中患者的生命安全。正因为如此,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愈发凸显出来。本文选择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输血患者60例作为观察样本,现进行如下报告。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消化道出血输血患者60例作为观察样本,通过摸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48-85岁,平均(64.3±11.4)岁;试验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49-86岁,平均(65.2±11.5)岁。组间给予比较,所得结果显示差异并不显著(P>0.05),可予以对比。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遵医嘱用药、严密观察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此外,护理人员需遵从常规输血护理临床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保障输血安全;试验组予以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包括:①输血安全管理,对于出血量大,有输血指征需要补充红细胞悬液的患者,每位输血患者均实施采用输血信息系统管理,利用输血信息平台,从三个方面进行安全质控:a.用血执行;b.用血记录c.配血记录。抽取血标本条码打印,送检血样,用血申请单、血袋接收,输血开始,用血巡视,输注结束,输血单不良反馈单打印。该系统每个流程均有时间记录,执行者签名。输血采样标签,输血记录单系统打印后方可执行,减少常规组人为转抄,容易转抄错误,字迹潦草,不易辨认等诸多安全隐患,避免差错事故发生。各个输血质控环节均能体现双人查对,双人执行,系统监测,更好的落实安全输血制度执行,杜绝输错血、执行输血时间能有效监控,输血不良反应上传上报更加及时规范;②落实护理安全要点:出血期间绝对卧床,叮嘱患者保持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避免大量呕血时因体位不适引起窒息,禁止咽回口中的残留血。协助卧床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由家属或护士搀扶下缓慢起床陪同入厕,避免再次出血发生晕厥。将跌倒坠床醒目的安全管理标识悬挂在床头;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和家属进行沟通,以便更好的配合;③合理用药安全指导:严格遵医嘱应用止血药,如生长抑素、奥曲肽。遵医嘱应用微量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告知患者及陪人药物作用及副作用,限制滴速的目的意义,禁止私自调整药液滴速,密切观察用药效果。配合进行抢救工作时要确保静脉通畅,做好静脉血管保护措施,并严格遵照顺序用药,以出血量大小、患者病情为依据遵医嘱对速度进行适当调节;④基础护理要点;禁食过程中强化口腔护理,在患者呕血后需及时清洁口腔;对于自理能力评分低,压力性损伤评分高的患者提供清洁、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协助卧床患者生活护理指导,间隔2 h翻身1次,以患者病情需要为依据适当予以局部减压器具和气垫床应用,防止出现压力性损伤;⑤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停止后易出现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肝肾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判断其意识行为是否出现异常,观察大小便颜色及是否出现呕吐现象,对尿量变化进行记录,对于24 h尿量<500 mL的患者,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尽快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⑥饮食干预:强化健康饮食的宣教指导,指导患者科学进食,禁止过硬、刺激性较大等食物,介绍饮食不当和再出血之间的关系,并对饮食的重要性进行说明,由流食逐渐过渡至普食;⑦出院宣教指导:做好出院后随访和延续性护理,禁止其饮食酗酒,坚持劳逸结合,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肝功。创建微信群,并对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进行定期科普,做好病情复发的预防措施。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其中显效:经治疗、护理后大便潜血结果连续3次呈现(-),大便次数为1-2次/d,以褐色或黄色为主,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各项生命体征无异常;有效:经治疗后和护理后大便潜血结果连续3次呈现(-),大便次数为2-3次/d,各项生命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对两组继发感染、消化道再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情况[2]。

1.4统计学分析。本组研究数据以SPSS 21.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护理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百分率(%)予以描述,进行χ2检验,P<0.05表明出现了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作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
 

2.2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所示。


\

 
3讨论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机械性损伤、消化道本身炎症、肿瘤、血管病变等导致的,另外,临近器官病变及全身性病变累及消化道也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3]。以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等作为依据,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护理安全管理作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模式之一,其主要通过对临床治疗、护理中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采取预见性措施,以使临床护理工作的前瞻性、规范性充分体现出来,使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4]。与此同时,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促进其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进行深入了解,使其自护能力明显提高,对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进行积极配合,为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保障。作为护理管理者,需要对患者安全管理给予高度重视,以保证住院期间患者可以享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需要医院、医院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三方默契配合,对医疗风险进行规避,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采用输血信息系统在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加强安全管理,对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王春玲.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262.
[2]陈芳.优质护理应用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5):5051-5052.
[3]曹立萍,郑毓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6s管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0):230+235.
[4]朱小英,洪丽华,徐红玲,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后的护理安全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0):3973-39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