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尿毒症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引起药物性脑病的临床特点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2 11:33: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尿毒症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引起药物性脑病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对这些患者治疗后所引发的药物性脑病进行探讨。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第1代、第2代、第3代、第4代头孢类抗生素引发的药物性脑病临床特点各不相同,药代动力学存在一定差异性,在经过有效治疗后能够得到良好缓解,无后遗症出现。结论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时,需根据药代动力学对剂量进行调整,并观察不良反应,在必要时需对血药浓度或游离血药浓度进行检测;在药物性脑病发作时需及时进行治疗。

关键词:尿毒症;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性脑病;临床特点

本文引用格式:黄瑞华.探讨尿毒症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引起药物性脑病的临床特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159,161.

0引言

在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中,以感染较为常见,并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较低,继发性感染发生率较高,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往往需要通过抗生素使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1]。在抗生素类型中,头孢菌素属于一种广谱类抗菌素,该类药材常应用于感染预防中,但由于尿毒症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其对于抗生素的吸收效果、分布情况及代谢效果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就容易导致血液中的药物或代谢产物出现积蓄情况,并引发药物性脑病[2-3]。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由头孢类抗生素所导致的药物性脑病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药物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为24~77岁,平均(51.29±6.38)岁。经过相关检查后,所有患者均可被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对所有患者肾功能进行检测后,可看到其血清肌酐为673~2244μm o l/L,平均(1077.5±102.3)μmol/L;平均血肌酐为(688.15±141.58)μmol/L;平均血素氮为(31.23±14.38)μmol/L;平均血尿酸为(573.17±171.28)μmol/L。其中有18例患者接受维持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时间为5~70个月,平均(30±8)个月;所有血液透析患者均为碳酸盐透析,4 h/次,2~3次/周;有2例患者尚未透析。对所有患者感染原因进行统计,其中有2例为尿路感染、有16例为肺部感染、有1例为股静脉置管合并感染、有1例为胆系感染。所有患者均接受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其中头孢呋辛2例(2.25 g/d),头孢唑啉1例(4.0 g/d),头孢哌酮3例(2.0~4.0 g/d),头孢他啶10例(3.0~4.0 g/d),头孢曲松3例(2.0~4.0 g/d),头孢吡肟1例(4.0 g/d)。

1.2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在接受3~9 d的药物治疗后,出现神经或精神类相关症状,其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行动迟缓、躁动不安、反应迟钝、嗜睡、四肢震颤、兴奋、思维混乱、幻听、语无伦次、抽搐、复视等;在对患者神经系统进行检查后,可判定为无定位体征出现。

1.3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其检查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常规胸片、电解质、心电图、血气分析及肝肾功能等,排除肾功衰竭或感染征象后,无其他特异性表现。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颅CT检查,其中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有2例,脑萎缩有2例。部分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其中9例显示为低频波增多情况。

1.4诊断标准

①患者存在贫血、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相关临床症状;②经过血生化检查后,患者血浆蛋白降低,总蛋白量为60 g/L以下,并且白蛋白减少明显,通常低于30 g/L,血钙通常为2 mmol/L左右,血磷通常高于1.7 mmol/L;③患者尿量减少,且肌酐清除率可降低至1.0~2.0 mL/s以下可出现无尿情况;④经过检查后,患者肌酐为707μmol/L以上。

2结果

所有2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于3~11 d后症状相继消失,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4.3 d;在经过有效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能够得到良好缓解,并且无后遗症出现,但经过透析后患者肾功能血肌酐出现一定变化。

\

 
3讨论

头孢类抗生素所引发的药物性脑病存在不同特点,这些临床特点会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表现,具体如下。

(1)其中第1代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具有广泛性与经济性的特点,该类药物通常会受到血脑屏障的阻碍,因此如患者肾功能正常,则不会导致脑病出现[4]。尿毒症患者的脑病发作机制与青霉素所致的脑病机制之间存在很高的相似性。当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的血脑屏障与脑通透性受到严重损伤时,就会进一步导致其脑脊液内的药物浓度出现升高情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透析器清除率[5]。本次研究有1例患者接受头孢唑啉后引发脑病患者;头孢唑啉在肾衰竭患者中的半衰期较长,可达到23 h。因此第1代头孢类抗生素所引发的药物性脑病临床上多见于,药物剂量未能及时得到有效调整,或者仍然未能接受规则透析的尿毒症患者。

(2)第2代头孢类抗生素能够进入患者脑脊液汇总,在尿毒症治疗中,其半衰期明显延长,透析器清除率较低[6]。本次研究有2例患者接受头孢呋辛治疗,大部分患者服药治疗后,于8 h内经过肾脏排泄,当Ccr<10 mL/min时,以0.75 g/d作为标准用量,而本次研究所用药量较多。

(3)3代头孢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具有广泛性,并且其非肾清除率较高,同时大部分透析器清除率较低[7]。本次研究有10例患者接受头孢他啶治疗,在经过规律透析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并且无后遗症出现。头孢他啶主要是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其排泄很依赖肾脏,其肾脏排泄率可超过90%;血液透析能够对患者体内的头孢他啶进行彻底清除,但本次研究的患者中,在接受规律血液透析,经过常规治疗后往往容易出现由中枢神经系统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经检查后可提示为存在药物积蓄情况,需调整药物方案进行治疗。

(4)4代头孢类抗生素由于其价格较高,因此临床应用较少。本次研究中有1例患者接受头孢吡肟后导致药物性脑病,经过检查后,其体内头孢吡肟基本由肾脏排出。

当尿毒症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后引起药物性脑病,需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根据患者药物代谢特点对血液透析加强治疗进行分析,必要时可采取血液灌流方法。在尿毒症老年患者中,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需严格按照用药原则与药代动力学,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性使用抗生素,并根据检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参考文献

[1]玄先法,李莹,王玉新,等.头孢菌素致血液透析患者抗生素脑病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26-29.
[2]王丽媛,张艳平.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脑病血液透析的疗效[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2):182-184.
[3]张果,于秀峙,陆石.头孢哌酮舒巴坦诱发尿毒症患者脑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8,19(1):48-50.
[4]俞英欣,戚晓昆,郑奎宏.临床常见脑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8,25(4):30-39.
[5]张雅君,姜雪,赵明明,等.血液透析联合药物治疗重症尿毒症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4(6):91-92.
[6]Tessitore N,Poli A,Bedogna V,et al.A single dialysis session of hemodiafiltration with sorbent-regenerated endogenous ultrafiltrate reinfusion(HFR)removes hepcidin more efficiently than bicarbonate hemodialysis:a new approach to containing hepcidin burden in dialysis patients[J].Journal of Nephrology,2017,31(17):1-10.
[7]危丽琴,方健,罗崇彬.1例尿毒症伴有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J].抗感染药学,2018,15(12):2094-20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