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例腹腔脓肿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穿刺置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记录患者的穿刺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穿刺成功率为91.67%,所有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无复发情况,无参与病灶,也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临床腹腔脓肿患者的治疗中,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引流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穿刺置管治疗;腹腔脓肿
本文引用格式:白超朋.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103-104.
0引言
腹腔脓肿是指在临床中患者腹腔内的某一个间隙或者部位由于组织坏死等原因出现了液化,而脓液又被组织中的肠曲、内脏、腹壁或者网膜、肠系膜等所包裹,进而出现局限性脓液积聚的一种情况,而在临床统计中显示,导致患者出现腹腔脓肿的主要原因为感染。虽然临床中可以采用非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实践发现治疗的时间较长,并且疗效并不是十分的理想,而传统的手术治疗虽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产生较大的损伤,并且术后的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随着近年来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对超生引导下穿刺置管在腹腔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例腹腔脓肿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B超检查以及CT检查确诊为相关疾病,男8例,女4例,年龄32~75岁,平均(52.33±3.88)岁,比较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首先使用腹部B超对临床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了解患者的脓肿位置、脓腔大小、距体表深度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等,根据结果将距离脓肿最近的符合要求的位置作为穿刺点,计算穿刺深度;选定合适的穿刺点和穿刺深度后,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将患者的体位调整至合适的体位,以便进行之后的穿刺工作;首先对患者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工作,放置无菌巾,然后使用2%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工作,然后根据穿刺的深度做相应的切口,长度在3~5 mm,之后在超声监视的协助下,进行穿刺置管工作,在穿刺过程中要注意避开患者的血管以及周围组织,避免对其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在超声观察下即进入患者的脓肿位置即可开始进行抽取工作,保证尽量将体内的脓液吸尽,然后在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甲硝唑对脓腔进行反复的冲洗工作,最后再将导管固定,连接至引流袋;在穿刺工作结束后要保留少量脓液,使用其进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等工作,以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而保证能够在临床中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2]。手术结束后,为了保证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情况,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工作,做好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其处于通畅的状态,并且在允许的情况下要每天使用生理盐水以及抗生素液对引流管进行冲洗工作,如果患者的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则可以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相应的抗生素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引流进行3~5 d后,要再次使用B超对患者的腹腔脓肿情况进行复查,对于引流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的患者要对患者的引流管进行一定的调整或者重新穿刺置管等,保证其能够继续引流。当临床48 h内患者无脓液被引出或者腹部B超检查显示患者的脓腔<2 cm或者完全消失,则可将引流管取出。叮嘱患者在出院后1~3个月回院进行复查工作[3]。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穿刺情况、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相关数据。
2结果
2.1穿刺结果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2例腹腔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临床中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置管治疗,结果显示12例患者中11例患者置管成功,成功率为91.67%,而在11例患者中有7例(63.64%)患者为一次性穿刺成功,3例(27.27%)患者为两次穿刺成功,剩下1例(9.09%)患者为三次穿刺成功;1例穿刺失败患者最终采用手术引流进行临床治疗。
2.2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参与研究患者12例,引流时间4~24 d,平均(8.77±1.52)d,12例患者在临床中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超声复查显示患者均治疗痊愈,顺利出院,出院后为期1~3个月的随访调查中显示,所有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无复发情况,无参与病灶,也无并发症出现。
3讨论
腹腔脓肿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一种情况,其在各类腹腔术、外伤以及继发性腹膜炎等情况后出现,包括隔下脓肿、盆腔脓肿和肠间脓肿等多种情况,而根据发病位置的不同,临床中患者的表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无论何种情况,其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4]。
经皮穿刺引流以及外科手术引流是目前临床中治疗腹腔脓肿患者的主要方式。外科手术引流是临床中应用时间较长的一种治疗方式,但是由于其将会造成较大的创伤,并且具有较多的并发症和较高的治疗费用,在临床中的应用并不是十分的广泛;而经皮穿刺引流则是近几年中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并且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超声引导下的手术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较之外科手术,引流术具有操作更为简便、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且疗效更为明显等优点,在临床中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应用逐渐广泛。在本次研究中,1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工作,11例患者穿刺成功,穿刺效果十分理想,而之后的随访调查中则显示患者康复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出现[5]。
综上所述,在临床腹腔脓肿患者的治疗中,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引流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詹泽锋,洪建文,谢伟超,等.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腹腔脓肿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6):749-750.
[2]和润虎,和金松,吴海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7):122-126.
[3]阿不都热依木·阿不都拉,买买提吐尔逊·吐尔迪,伊斯马依力·艾麦提,等.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重症胰腺炎合并胰周脓肿[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3):390-395.
[4]黄晓东,徐娟,李晓旋,等.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应用的安全性[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3(6):451-453.
[5]张建平.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外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40-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