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及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收治疗的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对比分析,每组5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以及社会适应评分。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分别是(25.4±6.3)分、(23.9±4.9)分,都优于常规组,同时其社会适应评分的各个指标也在常规组之上,两组数据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及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抑郁焦虑情绪
本文引用格式:韩秀梅,雷婧.探究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及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83-284.
0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发病率高,可对患者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其身心健康。此病只要发病应立即送往正规的医院治疗,此病症绝不能暗中治疗,由于大多数人不认识此症状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精神分裂症病人无意的伤害,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因而加强其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收治疗的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的诊断标准,具有独立填表的能力,100例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3~5 0岁。将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对比分析,每组5 0例,实验组男2 8例,女2 2例,平均(31.8±7.3)岁;常规组男30例,女性20例,平均(32.2±7.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两组均采用利培酮片(维思通)治疗,常规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2次/周,30 min/次。心理护理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及其家属尊重患者,鼓励患者,提升患者的自信,去除其自卑感,展开社区精神卫生宣教,让其充分认识抑郁症,消除不利的社会偏见,为患者痊愈开创一个不错的自然环境。②生存技巧培训。患者家人应激励患者强化生存技巧的培训,协助患者制订适合的作息时间表,逐渐开始有规律性的生活,做到早睡早起,多吃素食,注重营养健康,加强日常身体锻炼,定期进行仪器监测,切忌终日休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的生活。③人际关系的营造。精神病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不同的情感淡漠、行为胆怯、粘人性强等不适于人际交往的因素,四周群众也过于注意和评判患者,其中不少歧视与误会。家属应协助患者与旧友的人际关系熟络,又敢于和陌生人进行沟通。亲友、朋友给以关注、协助与热诚。④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周围人应该在闲暇之余研习精神卫生知识,充分了解痊愈的精神病人,视情形给患者安排合适的工作,这对于患者的痊愈有关键作用。⑤防治发作。亲友应当敦促患者坚决药物服用,稳固功效,忌香烟,忌浓茶,生活有规律性,仔细注意患者的呼吸、感情、行为、抗生素化学反应等变动,遇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应对。
1.3护理评价
通过两组患者的抑郁(SDS)与焦虑(SAS)自评表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判定心理干预对精神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的上限都设计在50分,分数越低,表示越有疗效。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社会适应进行相应的评定,内容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职能、精神健康等多方面的内容。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心理干预下的SAS和SDS评分都比干预前要低,而实验组的比常规组的更加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1。
在社会适应评定中,实验组的数据也优于常规组的数据,详细情况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在生活中很容易受到歧视。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尽管在认知上有所提升,但是由于长期的个人世界,导致其与社会格格不入,同时由于人们对于精神病患者带有强烈的排斥心理,很容易使患者处于边缘化,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为了更好地使患者融入到生活实践中,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不仅要疏导,还要指引和鼓励。患者家属还应该积极主动训练患者生存技能,引导其做好人际关系工作,将患者尽快的融入到社会中。
本实验研究表明,在心理护理的作用下,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都低于常规组,说明患者不良情绪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疏解,患者能够控制自我情绪。而在社会适应方面,主要从内到外的进行评定,包括患者心理、健壮、人际、情感等方面,实验组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这就说明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患者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工作。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紫颖,何卓玲,邓琴,等.心理护理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8):164-166,263.
[2]蒋红.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1(3):422-423.
[3]何晓艳,许可,杨梅.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3):353-355.
[4]芦华.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心理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259-260.
[5]公艳.探讨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进行心理干预的康复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2):330-331.
[6]于继兰.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5(10):200-201.
[7]Hogarty GE,Flesher S,Ulrich R,et al.Cognitive enhancement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a:effects of a 2-year randomized trial 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J].Arch Gen Psychiatry,2004,61(9):866-876.
[8]Eack SM,Hogarty GE,Cho RY,et al.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cognitive enhancement therapy against gray matter loss in early schizophrenia:results from a 2-yea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10,67(7):674-6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