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手术全程心理干预对学龄期患儿的应用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1 11:01: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心理干预对学龄期手术患儿的实施与效果。方法对50例学龄期手术患儿采用全程心理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50例学龄期患儿常规护理作比较。结果对学龄期患儿实施全程心理干预,可使其在围术期减少哭闹,主动配合手术,整个过程生命体征平稳。对照组患儿围术期情绪波动大,拒绝不配合表现较多。结论对学龄期患儿实施全程心理干预,有助于手术顺利进展,促进快速康复。

关键词:围术期;心理干预;学龄期;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司文,江宇琛,陈安楠,等.手术全程心理干预对学龄期患儿的应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140-141.

0引言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学龄期患儿因身心发育不成熟,给患儿造成严重的躯体和精神打击。对这种强烈的刺激,患儿往往会以哭闹反击,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一旦有过度的反应就会对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使其出现抑制的现象,进一步降低了患儿的免疫力,降低了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出现呼吸性碱中毒,麻药毒性增加,对后续的手术造成影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还会造成患儿术后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精神打击主要来自环境改变带来的心理恐惧和家长对麻醉手术有关常识缺乏的不良诱导等。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积极主动的心理干预能够增进与患儿之间的感情,消除了患儿及家属的顾虑,让患儿消除了陌生感,促进更加顺畅的沟通,让患儿对手术不再惧怕。因此,对学龄期患儿手术的心理干预对保证手术安全,促进患儿身体恢复有重要意义。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征得患儿和其家长同意后,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住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学龄期手术患儿100例,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患者,患儿的疾病种类有腹股沟疝、睾丸扭转、上肢骨折、阑尾炎、浅表肿物等。对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手术护理方法进行,而实验组则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指导。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2.1充分的术前访视

实验组患儿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患儿生命体征及各项化验检查结果,自我介绍,主动与患儿进行接触,使之相互认识,建立初步印象。通过与患儿及家长的耐心交谈,了解患儿及家长的个性特征以及情绪状况和对手术麻醉的顾虑和要求,根据不同层次,耐心对患儿及其家长讲解,使其消除对手术室的陌生感,为实现心理干预提供依据[1]。做好关于手术知识的宣教,正确告知患儿将要面对的人与事和手术的重要性。并向患儿本人及家属讲明白注意事项,巡回护士在术前访视时要发放关于手术的宣传资料和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列表,使患儿获得安全感,并得到双方的信任,告知患儿家属给患儿带他喜欢的玩具过来玩,也可以是患儿比较依赖的物品,这样能够有效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其焦虑情绪。同时为消除顾虑[2],向患儿家属介绍主刀医生、具体的手术方案及预后情况等。同时邀请病房里术后身体和精神康复都很好的学龄期患儿做现身说法,请他们讲解愉快的麻醉和手术经历,以便在同龄患儿中树立起良好榜样从而提高其他患儿的信心[3]。

1.2.2全方位的术中服务

在患儿进入到手术室之前应先将室温调节好,保持在24-26℃,手术当天巡回护士带着适当的玩具亲自去病房接手术患儿,送上微笑与问候,在陪同患儿进入手术间的途中主动鼓励和安慰,增强战胜心理恐惧的信心,消除对环境的恐惧感[4]。患儿进入手术室注意为患儿保暖,覆盖专门儿童用花被,在为患儿摆放体位时应动作轻柔,使用约束带并保持好松紧度,做好患儿隐私部位的保护。术中不离开患儿,主动解释机器发出的声响,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与之沟通,分散注意力,使患者从心理上得到放松,感情上得到支持,增强自信心。在进行静脉穿刺时,转移患儿注意力[5],交谈患儿感兴趣的话题,有利于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感,穿刺成功后给予赞许。进入麻醉状态前随时鼓励患儿,手术结束后告知患儿手术成功结束并肯定表扬,术后疼痛及活动限制会导致患儿出现哭闹、依从性降低情况,对此护理人员应采用温和语言给予患儿鼓励,若条件允许可以为患儿播放他们喜欢的动画片,以此来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疼痛[6,7]。向家长介绍术后止疼泵的使用方法,并由巡回护士亲自将患儿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

1.2.3及时的术后回访

术后1 d巡回护士携带术后访视单到病房看望患儿,了解其术后的生理、心理状态,告知注意事项,当面告知家长患儿在手术室的出色表现,让患儿在家长面前有自豪感,树立榜样。让准备手术的患儿向他学习。同时征求意见及建议并记录,不断优化方案,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围术期的心率及情绪进行比较,同时对比患儿对手术的配合程度及依从性。情绪评价方法听话、不紧张、安静,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评分为0分;稍不安静、稍有紧张、稍劝说后能配合医护人员评分为1分;不安、多语、紧张,在用心劝说下勉强配合医护人员评分为2分;恐惧、不配合医护人员,不愿离开家长进手术室评分为3分;挣扎、哭闹,在全麻后推进手术室评分为4分。

2结果

两组患儿术前均存在轻度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室护士对实验组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干预,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术前,术中,术后实验组患儿心率平稳,对照组心率、情绪波动较大,见表1。


\

 

3讨论

与成人和幼儿相比较,学龄期的患者较为特殊。首先,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越来越强,能够有效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且有一定的切身感受与耐受能力;其次,他们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对于外界有有诱惑力的事物难以控制好。在他们心中,常把手术作为疼痛的同义词,因而对手术相关的一切均感到恐惧。对手术患儿全程进行心理干预,能减轻或消除患儿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去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围术期间对学龄前患儿进行心理干预产生了积极的效果[8],减少并发症,并且能提高家长的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增进信任,相互理解,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吕艳萍,庞英凤,梁爱芳.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学龄期手术患儿配合程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84-85.
[2]孔祥欣.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8):79-80.
[3]申雅文.学龄期DDH患儿手术前后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373.
[4]赵宇希.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8):216-217.
[5]宗渝敏.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效果评估[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8):2488-2489.
[6]庄云仙.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运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150-151.
[7]张健,王明春,郭思玲,等.心理干预用于学龄期儿童术后止痛的效果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11):1140-1141.
[8]高雁楠.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缓解学龄期儿童术前焦虑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6):139,1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5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