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手部多发掌骨骨折术后患者接受功能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手部多发掌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选患者根据是否进行功能康复指导分组,接受功能康复指导为观察组(30例),未接受功能康复指导为对照组(28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处理总有效率为82.1%,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8%;观察组患者常规处理联合功能康复指导的总有效率为90.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6%,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多发掌骨骨折患者术后接受功能康复指导,可提升手部康复效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于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
关键词:手部;多发掌骨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指导
本文引用格式:凌双安.手部多发掌骨骨折术后的功能康复指导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105+107.
0引言
手部多发掌骨骨折是手外科的常见损伤,患者多因手部砸伤、压伤、受暴力撞击等骨折,临床治疗通常采用内固定术,以及后续石膏外固定,整个治疗以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为原则。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尤其是术后可能出现血肿、肌腱粘连等并发症,从促进患手功能恢复及其灵巧性出发,实施术后功能康复指导更应给予重视[1]。关于手部多发掌骨骨折术后行功能康复指导的效果,本次共选取58例患者展开观察,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8例手部多发掌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所选对象是否接受功能康复指导进行分组,接受者为观察组对象(30例),未接受者为对照组对象(2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16、12例,平均(38.6±5.3)岁,其中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17、13例,平均(40.5±6.0)岁,其中闭合性骨折16例,开放性骨折14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行复位内固定术,可进行术后康复情况对比观察。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处理,方法如下:针对患手实施术后镇痛以及消肿处理,镇痛治疗共进行3天,期间实施静脉输液抗感染(闭合性骨折予术前及术后各一次抗生素治疗,开放性骨折抗感染治疗时间为2-3天),7天后消肿;术后患手愈合期间给予伤口周围薰药治疗,以中药薰药为主,洗伤时间为30 min/次,每天洗伤2次,洗伤温度为30℃-40℃,5天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对照组常规处理,同时重点实施功能康复指导,指导中患者手部关节活动训练方法如下:于患者手术后第1天实施掌骨、指骨的康复训练,同时给予患者手腕、手肘以及肩关节等部位的活动指导,患手训练时控制时间、力度等,以此避免患者发生创口出血的情况[2-3];于患者术后3天内,指导患者实施手指间和关节部位主动或被动的训练,每天3次的,每次20 min,训练过程中确保患者能够至少做到一次关节屈伸到基本正常的角度;手术后的2星期内观察是否出现伤口肿胀、疼痛等情况,此阶段鼓励患者延长活动训练的时间;对后续需进行石膏外固定的患者,则于固定两星期后指导功能训练,对肌腱损伤患者或为避免患者术后出现肌腱粘连情况,则依据患者损伤情况以及手术缝合方式给予相应的活动训练指导。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后处理过程以及功能康复指导当中,骨折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恢复判断标准如下:①手术3-4个月内,患者手部疼痛消失,骨折生长愈合,手部活动自如,则为显效;②术后3-4个月内,患手仍有轻微疼痛,骨折有明显愈合,但未完全愈合,则为有效;③术后3-4个月内骨折愈合缓慢,手部握拳等活动时常伴有疼痛,则为无效。
1.4统计学意义。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处理总有效率为82.1%,观察组患者常规处理联合功能康复指导的总有效率为90.0%,后者治疗效果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8%,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手部多发性掌骨骨折通常是受到外力导致,其症状多表现为骨折后疼痛、肿胀以及关节部位的活动障碍、畸形,患者多为青壮年,多发性掌骨骨折当中以第二和第五掌骨骨折多发。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体根据患者骨折部位以及临床手部多发性掌骨骨折分类展开治疗,临床多以手术方式治疗[4-5]。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如何进一步促进患者尽早恢复需要给予患者后续镇痛、消肿、功能锻炼等。针对手部多发性掌骨骨折手术患者治疗后期的功能康复指导及其效果,本次进行了重点观察和分析[6-8]。
本次观察共选入58例手部多发性掌骨骨折患者,其中30例患者接受骨折术后的功能康复指导。此次康复指导涉及如何协助患者活动的手腕、手肘、手指以及肩关节等部位,如在患者镇痛之后,按压患者手指,以此帮助消肿,经镇痛消肿后要求患者每天活动手指间、关节20分钟,一天三次等。另外28例患者则于术后接受常规处理,如镇痛、消肿等。依据本次观察结果显示,患者经功能康复指导后,恢复的总有效率达到82.1%,其中在6个月内愈合、疼痛消失的共17例,与常规处理患者恢复的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在功能锻炼之下能够手部功能可及早恢复。在术后患者恢复观察期间,经功能康复指导后,患者发生并发症共2例,发生率为6.6%,针对发生的并发症如关节僵硬,结合患手是否肿胀、活动训练情况等,给予进一步的康复指导,后期关节僵硬现象消失[9]。常规处理患者并发症率为17.8%,与功能康复指导患者对比,并发症高,差异显著(P<0.05),表明手部多发性掌骨骨折患者在功能康复指导下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手部多发性掌骨骨折术后,给予患者功能康复锻炼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应用于临床后续治疗中。
参考文献
[1]吴绍海.肌力反馈训练对手外伤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11):89-91.
[2]李锐军,蔡荣辉,林浙龙.手部骨折患者实施微型钢板治疗对其手功能康复状况及愈合时间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03):240-241.
[3]袁荣霞,袁峰,王勤琴,等.郑氏正骨手法治疗单手多发掌骨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11):1181-1182.
[4]林静静.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在手外科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3):31-32.
[5]谢强,刘艺祥,谢伟清.手部多发掌骨骨折术后的功能康复指导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4):44-45.
[6]李敬矿,黄潮桐,谢广中,等.闭合性多发掌骨骨折并发急性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处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22):1720-1722.
[7]马乾鹏,童锋,马建平,等.微型钢板治疗多发掌骨骨折107例临床体会[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12):1470-1472.
[8]易先达,王会芳.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程序及体会[J].中医正骨,2007,19(2):55-56.
[9]刘月花,曾莉,罗文洁.手内在肌训练对手外伤术后患儿手部精细动作恢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26-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