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1 10:16: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时间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本院精神科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之下的健康教育,研究组予以时间护理策略干预下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理解程度以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且P<0.05,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理解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时间护理运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理解程度,改善社会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时间护理;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亚妮.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382+384.

0引言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多发病于青壮年,临床症状表现为感知觉障碍、行为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等[1]。由于病程持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认知程度,促进社会功能恢复,有助于患者的康复[2]。临床显示,时间护理应用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取得效果更为明显,具体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在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并且家属以及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签订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39.12±1.23)岁;最长病程7年,最短病程1年,平均病程(3.51±1.34)年;研究组:男22例,女23例;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38.67±1.19)岁;最长病程6年,最短病程2年,平均病程(4.02±1.21)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均依据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判断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入院后进行统计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手册,叮嘱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帮助患者解答疑问。研究组患者予以时间护理基础上的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①单独心理辅导,依据时间护理概念,在每日傍晚5-6点期间或者7-8点之间,选择患者状态好的时间段,进行一对一心理沟通,时间把控在30-60分钟内。从患者的性格特点、个人喜好、教育程度以及社会阅历等多角度出发,重视患者内心感受,给予理解,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消除患者的戒备心理,同时可以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自我认知教育,引导患者正视自己,积极面对疾病,并且对疾病本身有所充分的了解。学习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尽可能让自己处于放松状态,从而有助于缓解病情。详细为患者讲解用药的剂量和注意事项,以此增强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③日常行为教育,帮助患者建立自我行为的准则,培养良好的生物钟,均衡营养膳食,合理制定运动计划,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指导患者适当的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集体,逐渐提升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需要患者家属时刻关注患者状态,给予鼓励,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理解情况和社会能力改善程度。健康知识理解情况进行比较:疾病常识、心理状态、用药知识以及生活习惯。社会功能改善情况:依据社会功能缺血筛选量表(SDSS)[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社会功能改善程度。主要从与人交往、生活自理能力、责任心计划性、对外界的关注程度以及SDSS总分情况。得分情况与社会功能缺陷呈反比。

1.4统计学处理。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相关信息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健康知识理解程度执行卡方检验,社会能力改善情况行t数值检验,以P<0.05来判断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知识理解程度。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疾病常识、用药知识、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
 
2.2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与人交往、生活自理能力、责任心计划性、对外界关注程度以及SDSS评分情况,研究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
 
3 讨论

时间护理是通过人体正常生理规律和病情的基本状况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模式[4]。依据患者的内心情况为主要依托,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其改善病症。研究指出,下午4-5点或者7-8点的时间段,是让人身心放松的时间点,更愿意与人交谈[5]。本次研究针对患者个人的需求,选出患者状态最佳的时间段,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患者提高健康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改善患者消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改善社会功能。

从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应用时间护理在健康教育中的研究组患者知识理解程度以及社会能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显著,符合同意下意义。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护理中运用时间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帮助患者社会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协助患者重拾信心,尽快融入正常生活和工作;规范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体康健[6]。其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绪珍.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智慧健康,2019,5(1):34-36.
[2]聂爱珠,戚兴利,刘艳丽.探讨时间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9,25(1):234-235.
[3]王彧.时间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0):4316-4317.
[4]曹小莉,吴晓慧.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0):102-103.
[5]朱兴凤.时间护理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5(40):180-181.
[6]黎丽华,周志勇,梁凤.时间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7):120-122,1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56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