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9 16:04: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神经缺损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其中轻度的为22例,中度的为26例,重度的为20例。68例患者均进行有序的MRI检查,有效的超声检测仪对其脑血管反应性进行检测,利用神经缺损程度评分表(CSS)有效的对患者入院初期的情况和3个月的情况进行评价。3个月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评分(MRS)评定,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各期的脑血管反应性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脑血管反应性与患者预后3个月的评分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与入院1 d内所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密切相关,也与病后3个月的预后评分情况相关,可作为有效的预测因素。

关键词:脑梗死;脑血管反应性;神经功能缺损;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沙金秀,史旭.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42-43.

0引言

脑梗死即脑梗塞,在发病48 h内脑部缺血、缺氧,会导致神经功能缺损会形成急性脑梗死[1]。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动脉狭窄导致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而最终阻塞动脉所致,也称之为脑血栓。现如今由于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此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神经功能的缺损是最为常见的症状。其疾病的恢复时间较长,同时这一症状的发生严重的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正常生活。脑血管反应性能够反映颅内血流动力学的相关状态,因此,脑血管反应性的检测有重要临床意义[2]。本研究中,分析了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及预后与其脑血管的反应性的相关性,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均已确诊。按照神经缺损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其中轻度的为22例,男18例,女4例,平均年龄(59.85±9.85)岁;中度的为26例,男20例,女6例,平均年龄(58.85±8.85)岁;重度的为20例,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57.85±7.85)岁。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诊断者;信息资料全面者;精神正常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不符合脑梗死诊断者;信息资料不全面者,精神异常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方法。通过MRI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平扫,再利用超声检测仪进行检测,仪器条件为取样容积11-14 mm,取样深度55 mm,增益30%,然后利用2 MHZ超声监测探头拥有套固定于相应的位置。选择其双侧的大脑中动脉作为脑血管反应对其血管进行有效的监测。通过多普勒超声的相关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并且有效的记录其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以及相关的变化趋势。

1.3统计学分析。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相关的仪器检测,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以及脑梗死不同分组的均值如表1所示。


\
 

超声检测仪显示的脑梗死脑血管反应性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详见表2。


\
 

3讨论

脑梗死是老年疾病中最为常见的脑部疾病,其中缺血性卒中是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大脑中动脉的梗死最为常见[3]。部分学者认为血清HCY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其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4]。脑梗死后脑血管的重建取决于患者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情况,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预后[5]。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呈现多样化,急性期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进展最为常见,发生率高达20%-50%,影响患者的预后[6]。由于此疾病的复杂性及发病群体的特殊性,有效的检测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于其脑血管反应性的的检测方法较为常见的是有效的利用其超声检测仪进行有序的检测,对其血流的速度进行有效的测量。通过其脑血管的反应性对其神经功能的缺损进行有序的分析[7]。有效找寻其脑血管反应性与神经功能缺损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程度脑梗死预后与脑血管反应性之间的联系[8]。

本研究显示,其脑梗死患者各期的脑血管反应性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脑血管反应性与患者预后3个月的评分呈负相关。通过以上可有效得知神经功能的缺损严重程度与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有关。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与入院1 d内所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密切相关,同时与病后3个月的预后评分情况相关,可作为有效的预测因素。

参考文献

[1]张敏,靳航,吴江.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TIBI分级与血管再通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35(1):30-34.
[2]朱慧敏,周志明,徐格林,等.脑血管反应性的检测方法[J].中国卒中杂志,2009,4(12):1001-1007.
[3]王玥,徐莉锋,王伟.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经颅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分型与预后[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1):91-92.
[4]秦榕蔚.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Hcy、sLOX-1及HMGB1水平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1):91-93,96.
[5]孙荣道,余丹,杨国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钾及血清镁检测对急性复发性脑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3):364-366.
[6]王红霞,刘欣,王丽娟,等.孤立性脑桥梗死早期进展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0(1):64-66.
[7]Nealon RS,Ho w e PR,Jansen L,et al.Impaired cerebrovascular responsiveness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J].Journal of Diabetes&Its Complications,2017,31(2):462-467.
[8]Wang X,An F,Wang S,et al.Orientin Attenuates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 Model through the AQP-4 and TLR4/NF-κB/TNF-αSignaling Pathway[J].Journal of Stroke&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2017,26(10):21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5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