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9 13:52: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在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诊治的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中选取98例作研究对象,并实行护理干预,并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者设为对照组(n=49),将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者设为研究组(n=49),就2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②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关键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尿路感染;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住院时间

本文引用格式:王晓宇.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276+278.

0引言

泌尿外科患者多数在术后并发尿失禁、尿潴留等并发症,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尿量检测,因而绝大部分泌尿外科患者需留置尿管,以持续引流尿液。然而,据相关报道证明[1],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极易并发尿路感染,发生率高达50%以上。尿路感染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加重其躯体不适、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应积极预防。我科近期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临床护理中引入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纳入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98例,纳入时间: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

(1)纳入标准:①均为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并接受留置尿管操作;②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数据等完整无缺;③参与本研究前无尿路感染等院内感染性疾病。

(2)排除标准:①合并躁狂症等精神病患者;②中途转院或因其他因素退出研究者。以护理方法为分组依据,将本次纳入样本分成对照组49例、研究组4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男23例,女26例;年龄为45-86岁,平均(65.87±4.17)岁;留置导尿管时间是3-14d,平均留置尿管时间是(9.67±1.45)d;研究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男24例,女25例;年龄为49-86岁,平均(65.58±4.69)岁;留置导尿管时间是3-13d,平均留置尿管时间是(9.97±1.39)d;在年龄、留置尿管时间、性别分布等资料上,两组均保持了同质性(P>0.05),可作对比。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每日更换一次集尿袋,以无痛碘棉球轻柔擦拭会阴和尿道口,每日2次。尿道外口不涂抹抗生素,且保证每日尿量不超过2500 mL,期间随机进行情绪疏导,并提供日常生活指导和出院指导等。研究组:以上述护理内容为基础,针对尿路感染的原因,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分析,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并编入针对性护理计划中,严格落实护理计划:

严格把握导尿指征,控制尿管留置时间:引导患者练习自主排尿技能,采取个体化放尿方式,可使用开关夹闭导尿管,每隔4h开放一次,强化膀胱收缩功能。依据患者尿意、膀胱充盈度确定放尿时间,尽快恢复其膀胱收缩功能,尽量缩短其导尿管留置时间。

尿道口护理:导尿前以温水冲洗会阴,再以无痛碘伏进行尿道口消毒,在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下进行导尿。留置导尿管后,以无菌碘伏消毒外阴、尿道口四周,每日2次,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洁会阴,擦洗尿道口,维持尿管无菌。尿道外口应涂抹红霉素软膏,缓解患者痛苦,并作为护理上药,杜绝细菌自腔外途径上行。

不冲洗膀胱:尽量不进行膀胱冲洗,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予以生理性膀胱冲洗。留置尿管5 d后口服抗生素,期间定期实施膀胱冲洗,可取16万U庆大霉素,以500 mL的0.9%氯化钠溶液中和,输入膀胱,夹闭尿管留置半小时,每日2次,若有黏膜碎片、血凝块堵塞尿管,则应进行膀胱冲洗,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

强化无菌意识:严格依据无菌操作规程,应操作认真,尤其是固定尿管的手应保持无菌,不可接触消毒后皮肤。确保见尿后再置入尿道的管道无菌,预防表皮细菌被带入。集尿袋应每日根管一次,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每日进行两次会阴护理。如果需要进行尿培养检查,应利用无菌操作技术,以空针从尿管外壁抽取。

严格监护:随时观察尿液颜色、量等变化,注意避免引流管、尿管受压、弯曲,维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严禁高于膀胱,若出现尿道口污染,应进行早期局部治疗,避免细菌逆行感染。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并记录平均住院时间,其中尿路感染标准为:经尿培养提示为阳性,或白细胞计数大于(+)。

1.4统计学方法。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无序分类资料以(%)表示,实行χ2检验。数值变量资料以
(±s)表示,实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研究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是2.04%(1/49),低于对照组的16.33%(8/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4,P=0.036)。

2.2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是(16.48±1.78)d,短于对照组的(19.97±2.1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52,P=0.000)。

3讨论

留置导尿作为引发尿路感染的最直接原因,要求医护人员着重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2]。对于尿失禁患者,应充分了解患者尿失禁原因,耐心引导患者练习排尿,期间重视心理护理,促使患者自主、自行排尿,若无法自行排尿则使用尿不湿,男性患者可使用集尿袋[3-4]。然而,相当部分泌尿外科患者需留置尿管,为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有必要提供周全、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以免增加患者并发症、延长其住院时间[5-6]。

近几年来,关于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尿管的护理方法较多,但护理方法多依据护理经验等制定,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可满足留置尿管基本护理需求,然而在控制尿路感染方面存在缺陷。因此,笔者认为应选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该护理作为近几年来涌现的新颖护理模式之一,特色即“针对性”,要求针对护理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根据上述针对性护理理念,笔者为本组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制定了针对性护理计划,内容涉及控制留置尿管时间、尿道口护理、膀胱护理、无菌意识培养、严密监护引流液等,护理操作全面、系统,且均为围绕预防尿路感染而制定,效果突出,结果2.1即证明了这一点。同时,研究组住院时间也较短,这与该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较低直接相关。

综上所述,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应选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缩短住院时间。

\

 
参考文献

[1]谢朝云,熊芸,孙静,等.泌尿外科导尿管与非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1):61-66.
[2]张静,石教阳,陈元珍,等.导管专项管理对住院骨科留置导尿患者预防相关尿路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7):1663-1665.
[3]胡秀香,梁江云,汤金聚.居家护理在预防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3):378-381.
[4]王文丽,朱政,彭德珍等.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6):1473-1477.
[5]柳鸿鹏,曹晶,徐园,等.一例超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循证护理[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6):438-441.
[6]张江容,田德美,朱承燕,等.循证干预措施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4):606-6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4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