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膦甲酸钠氯化钠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8 15:09: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带状疱疹治疗采用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伐昔洛韦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依据就诊时间的前后顺序将所有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胶囊治疗,实验组予以伐昔洛韦胶囊联合膦甲酸钠氯化钠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比较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止痛时间、皮损痊愈时间、止疱时间与参照组比较明显更短,P<0.05;实验组患者药副反应发生率比对参照组数值无差异,P>0.05。结论于带状疱疹治疗过程中采用伐昔洛韦胶囊与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疗法,既能有效的缩短疾病转归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又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伐昔洛韦胶囊;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刘屹球.膦甲酸钠氯化钠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240+243.

0引言

带状疱疹是一种双链DNA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机体遭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并在临床上表现为潜伏感染或水痘感染,在颅脑感觉神经或脊髓后根神经节中持久潜伏,当遭受各种因素刺激后,病毒被激活,最终引发疾病[1]。此病症多发于患有恶性肿瘤、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劳累等机体抵抗力比较低下的成年人群中,典型的皮损表现为单侧沿着神经节分布的簇集性水疱或红斑,患者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神经痛[2]。头面部的带状疱疹包括耳带状疱疹和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前者可影响感觉神经和纤维的运动,累及膝状神经节,产生拉姆齐-亨特综合症;后者可累及口腔和角膜,分为下颌支、上颌支和眼支[3]。头面部的带状疱疹在高龄患者中比较常见,往往伴随明显水肿,且疼痛剧烈,症状显著,更为严重者甚至引发脑炎、失明和死亡。所以,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其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46例带状疱疹患者为例,详细分析了伐昔洛韦胶囊和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见下文。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依据就诊时间的前后顺序将所有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各组23例。参照组中女11例,男12例;年龄40-81岁,平均(69.18±3.36)岁。实验组中女10例,男13例;年龄39-81岁,平均(69.26±3.32)岁。两组患者的病情程度、性别比例、年龄等基本信息并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带状疱疹诊断标准;②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可以配合完成治疗。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史;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②近期服用过其他抗病毒药物;③对伐昔洛韦、膦甲酸钠氯化钠过敏。

1.2方法。参照组带状疱疹患者予以伐昔洛韦胶囊治疗,口服伐昔洛韦胶囊(生产企业:湖北潜龙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5 g×14/盒;国药准字:H20066070),每天2片,每天2次。实验组带状疱疹患者予以伐昔洛韦胶囊联合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其中伐昔洛韦胶囊生产厂家、用法用量等均与参照组一致,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生产企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0 mL:3g/瓶;国药准字:H20000441)3 g/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患者连续治疗7天左右,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加减。在滴注时应告知患者饮水超过2 L或加大补液量,其滴注时间不应短于2 h。

1.3评价标准。①治疗效果:皮损消退面积低于50%,疼痛无明显缓解视为无效;皮损消退面积超过50%,疼痛有所缓解视为有效;皮损消退面积超过75%,疼痛基本消失视为显效;皮损完全消退,无疼痛感视为痊愈;②止痛时间;③止疱时间;④皮损愈合时间;⑤药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急性肾损伤、头晕、恶心等。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两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止痛时间、止疱时间以及皮损愈合时间等数据分析均采用t检验,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应用SPSS 22.0,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从表1数据可以发现,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实验组比较明显更低,P<0.05。


\
 
2.2两组患者皮损愈合时间、止疱时间及止痛时间分析。参照组患者的皮损愈合时间为(10.69±2.64)天,止疱时间为(8.16±2.34)天,止痛时间为(7.56±2.18)天,实验组的皮损愈合时间为(8.94±2.11)天,止疱时间为(5.07±1.46)天,止痛时间为(4.11±1.60)天,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t值分别为2.4833、5.3729、6.1186,P<0.05。

2.3两组患者药副反应发生率分析。实验组中有3例患者继发头晕,有1例患者继发恶心,有2例患者继发血清肌酐值升高,药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09%,参照组中有2例患者继发头晕,1例患者继发肾功能损害,药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04%,实验组药副反应比对参照组无明显增加,经统计学客观比对表无意义(P>0.05)。

3讨论

带状疱疹是一种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引发的皮肤疾病。就头面部带状疱疹来讲,其水肿明显,疼痛感更加强烈,加上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更高,发病部位特殊,所以必须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治疗带状疱疹主要方法包括对症、止痛、营养神经以及抗病毒治疗。口服伐昔洛韦后,此药物可以在体内迅速转化为阿昔洛韦,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发挥抗病毒作用,在血液中与阿昔洛韦的浓度比较此药物浓度要高出3~5倍左右[4]。膦甲酸钠是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此药物是一种无机焦磷酸盐的有机类似物,也是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抑制剂,可以对病毒DNA多聚美的磷酸盐结合位点进行非竞争性阻断,避免延长病毒DNA链,从三磷酸去氧核苷中分离焦磷酸盐,在单纯疱疹病毒2型、单纯疱疹病毒1型以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治疗中均具有一定疗效。将伐昔洛韦胶囊和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尤其是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中,可以更加快速的控制病情。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说明联合用药疗法较单独用药疗法疗效更高;实验组联合用药药副反应发生率为26.09%(6/23),比对参照组单独用药物数值无显著增加,说明联合用药疗法不会增加药物副作用,临床实施兼具安全性及有效性等优势;实验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皮损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用时,说明联合用药疗法较单纯用药疗法起效更快。

综上所述,于带状疱疹治疗过程中采用伐昔洛韦胶囊与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疗法,在没有明显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同时,明显的缩短了疾病的转归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玲.伐昔洛韦联合维生素B_(12)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作用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30(20):2856-2857.
[2]李锦亮,钟金宝,何伟强,等.五味消毒饮加减加火针治疗对比西药用泛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9,31(04):162-163.
[3]董淑珺.龙胆泻肝汤与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热毒炽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01):42-45.
[4]武水斗,伊书红.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J].临床医学,2015,35(02):111-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4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